當前位置:
首頁 > 佛學 > 中國古代最著名的禪師,賣柴時聽客人誦經而決意出家修行

中國古代最著名的禪師,賣柴時聽客人誦經而決意出家修行

古代由於聽經、讀經而出家的髙僧不少,如唐代高僧曇榮在聽了靈裕講說《華嚴經》後要求出家;明代高僧智旭偶然翻出《地藏菩薩本願經》閱讀,竟然愛不釋手,遂萌發了出家之想……

而唐代禪宗六祖慧能聽人誦讀〈金剛經》而出家,更是充滿了傳奇色彩。

惠能與神秀

慧能三歲時,父親病故,家中失去了頂樑柱。母子兩人既無家產,又無勞力,生活十分貧困。新州城也無法住下去了,他們不得不搬到城南30里外龍山腳下的夏盧村居住,母親盧李氏替別人做些縫補漿洗的活計,換些糧食糊口,經常是吃了上頓沒下頓。

慧能失去了求學的機會,到十一二歲時,就上山砍柴,然後挑到新州城裡去賣,以維持生計。

慧能每天很早就出去,天黑時才拖著疲憊的身體回到家中,然後就在母親的誦經聲中進入夢鄉。此時的慧能,無論如何也想不到,日後他會與佛法結下不解之緣。

南華禪寺

龍朔元年(661),慧能已經是24歲的小夥子了。一天,慧能一大早就從山中砍好兩捆柴,挑往城裡去賣。集市上人來客往,熙熙攘攘。一家客店老闆看中了慧能的柴,講好價錢之後,老闆叫慧能把柴挑到客店去。

慧能將柴送到客店,從老闆那裡拿到幾文錢,走出客店正要回家,忽然看見客店門口有客人在大聲地朗誦佛經。彷彿鬼使神差,蕙能情不自禁地停下來。「應無所住而生其心」,這話像是從遙遠的地方傳來的呼喚,慧能感到是那麼熟悉,那麼富有感召力。

慧能帶著虔誠的心情坐下來聽客人誦經,他對佛經中的有些內容能聽得懂,有些內容則不甚了了。但聽著聽著,慧能感到有一股暖流在滋潤著他的心田,悟道的智慧源源不斷地從心田中湧出,他頓時感到對佛經的內容能夠心領神會。

當客人讀到「所有一切眾生之類,,若卵生、若胎生、若濕生、若化生;若有色、若無色;若有想,若無想,若非有想非無想,我皆令入無餘涅槃而滅度之」時,慧能不由得怦然心動,他知道這是佛祖釋迦牟尼在告訴諸位菩薩:一切眾生,無論他是從蛋中生出來的、從母胎中生出來的,還是從其他物體變化而來的;無論是物質的,還是精神的;無論是有思想活動的、無思想活動而處於完全入定狀態的,還是談不上有沒有思想活動的,我都要使他們進入脫離生死輪迴、絕對寂滅的涅槃境界,到達理想的彼岸。

文徵明書《金剛經》

慧能從小跟隨母親吃齋敬佛,在他的心中,涅槃是極為美好的去處,既然一切眾生都可以進入涅槃,自己為什麼不可以呢?

誦經聲打斷了慧能的思想,他定了定神,又繼續聽下去,「凡所有相,皆是虛妄,若見諸相非相,即見如來。」他知道這是在說凡是人們所說的事物的相狀,都是虛妄不實的假象。如果懂得了各種事物的相狀都不是真實存在的,他就算到如來的境界了。慧能想,既然世界上的一切都是虛妄不實的,那麼對於富貴貧困就不要過於計較,以免徒生是非煩惱之心。

「須菩提!若有人以滿無量阿僧祗世界七寶持用布施;若有善男子、善女人發菩提心者,持於此經、乃至四句偈等,受持讀誦,為人演說,其福勝彼。」慧能明白這是在以兩個人作對比,如果一個人用「滿無量阿僧祗世界七寶"來進行布施,另外一個人則修習菩提智慧,捧著這部經書念誦,那麼後一個人所得到的福德果報,要比前一個人多。慧能想,自己貧窮,拿不出錢財來布施,只有受持誦讀佛經,弘揚佛法,以積福德。然而自己整天忙於生計,哪有空來誦讀佛經呢?看來只有出家這條路了。

清凈·蓮花

客人一朗誦完佛經,慧能就情不自禁地上前問道:「請問先生,您讀的是哪一部佛經?」客人合上經書,說道:「是《金剛經》。」

慧能又接著問:「再請問先生,您是從哪裡得到這部《金剛經》的?」客人見他儘管衣不蔽體,兩眼卻透出誠懇和智慧,便熱情地回答道:「我剛從蘄州黃梅縣東山寺來。東山寺住持弘忍大師有一千多門人。我去那裡禮拜時,聽弘忍大師講過《金剛經》。弘忍大師常勸人誦讀《金剛經〉,並說常誦此經,就可以領悟佛性,然後就能成佛。因此,不論我到哪裡,行住坐卧,都不忘誦讀《金剛經》。」

慧能聽著,臉上現出恭敬的神情,猶如久旱之後渴望甘霖一般——黃梅、弘忍、東山寺,那裡,便是自己的歸宿!

崎嶇的山路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依他起 的精彩文章:

一文讀懂:信佛之人為何不可隨意傷害昆蟲、草木
梁武帝請菩薩講解《金剛經》,菩薩卻只揮動了一下尺子

TAG:依他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