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胡玫《紅樓夢》:這林黛玉披頭散髮一看就不正經

胡玫《紅樓夢》:這林黛玉披頭散髮一看就不正經

近日據說由胡玫執導的全新電影版《紅樓夢》開機在即,據悉本片製作成本超兩億。日前影片確認「寶黛釵」將由從兩萬名海選演員中脫穎而出的三位新人演員出演。筆者很開心地點開這則新聞一看,險些像寶玉一樣,只覺心中似戳了一刀的不忍,哇的一聲,直奔出一口血來。

這這這,這林黛玉披頭散髮的一看就不正經!

我想胡玫導演是充分借鑒了2010版《紅樓夢》李少紅導演滑鐵盧的前車之鑒。

那李少紅版滿屏都是銅錢頭,不但人物像是一個模子刻出來的,更大的問題是侯門的夫人小姐少奶奶都頂著當時下九流的戲子裝,實乃貽笑大方。所以胡玫版雖然是背影和剪影,一看就絕不是銅錢頭!

然而、然而,按下葫蘆浮起瓢,這披頭散髮又是怎麼回事?女主角還搖搖擺擺地晃著一把團扇,這儀態……不像是紅樓出來的,倒像是青樓出來的!

首先這《紅樓夢》怕是沒讀好。寶玉身邊站的是誰?一般默認應該是黛玉。然而,黛玉的經典圖像是葬花或者和寶玉共讀西廂,這拿把扇子是怎麼回事?

如果說時代變了,站在寶玉身邊的需要「與時俱進」換成「撲蝶」的寶釵,也就是第二十七回《滴翠亭楊妃戲彩蝶 埋香冢飛燕泣殘紅》:

忽見前面一雙玉色蝴蝶,大如團扇,一上一下迎風翩躚,十分有趣。寶釵意欲撲了來玩耍,遂向袖中取出扇子來,向草地下來撲。

可是如果仔細讀讀就會知道,寶釵拿的是摺扇,不是團扇!你家團扇能從「袖中取出」啊?

其次更可怕的是,不管寶玉身邊站的是寶釵,還是黛玉,披頭散髮不僅不合「禮」,還是「凶兆」!

1983年7月,著名史學大師錢穆先生向美國學者鄧爾麟談及中國文化的特點以及中西文化的區別,認為禮是中國傳統文化的核心。《禮記·冠義》就說:」凡人之所以為人者,禮義也。」華夏先祖對於冠禮非常重視,所謂「冠者禮之始也」,《儀禮》將其列為開篇第一禮,絕非偶然。

古代男孩女孩,都得把頭髮紮起來。小時候這樣,大了更是如此。

所以為什麼有人穿了漢服你卻總覺得左看右看不太對勁又不知怎麼回事,就是沒扎頭髮啊!且不論這漢服還露腿!

古代不只是女孩兒梳雙髻髮式,男孩兒也都將頭髮編紮成兩束,盤在頭頂左右兩側,因形狀類似獸的兩隻角,故稱為「總角」,後來被用來代指未成年男女。如《詩經?齊風?甫田》:「婉兮孌兮,總角丱兮。」

等到了女子年十五歲,則稱為「及笄」。《儀禮.士婚禮》:「女子許嫁,笄而禮之,稱字。」《禮記.內則》「女子......十有五年而笄。」笄,即簪子。自周代起,女子年過15,如已許嫁,便得舉行笄禮,將髮辮盤至頭頂,用簪子插住,以示成年及身有所屬。《朱子家禮·笄禮》「女子許嫁,即可行笄禮。如果年已十五,即使沒有許嫁,也可以行笄禮。笄禮由母親擔任主人。笄禮前三日戒賓,前一日宿賓,賓選擇親姻婦女中賢而有禮者擔任。」

所以,不管寶玉身邊站的是寶釵,還是黛玉,也不論他們是否年滿十五,這頭髮都得紮起來啊!

林黛玉的正確打開方式!

最後,敲黑板,「束髮椎髻」一般被認為是中原華夏民族的傳統髮式。而「被發」則作為東周時期吳越、戎狄地區的主要的髮式,是包括剪髮、髮辮、垂髻在內的髮式系統。在喪禮中反映的男女髮式與日常生活有別。中國傳統禮典中的喪禮髮式稱為「括髮」。唐宋以後之禮典則有被發(披髮)之說。

你讓黛玉(寶釵)披頭散髮,意即她們是夷狄外族?《紅樓夢》明言「無朝代年紀可考」,即使非要落實是在清代,清代的女子也得是把頭髮紮起來的。更何況,披頭散髮是「喪禮」!

這是小題大做嗎?古人云「一葉知秋」,這是胡玫導演的海報,是電影《紅樓夢》的門面,竟然發生這麼大的失誤,可以想像電影內容拍成什麼樣嗎?

87版拍成經典只是演員之功么?看看它的顧問團隊「啟功朱家溍曹禺沈從文周揚周汝昌楊憲益蔣和森」。

所以奉勸胡玫導演,兩個億的投資不能只找演員,還得找個文化顧問掌掌眼才是。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夢影紅樓 的精彩文章:

TAG:夢影紅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