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項羽明明有機會殺掉劉邦卻沒有殺,而是選擇自己被逼的烏江自刎,為什麼?

項羽明明有機會殺掉劉邦卻沒有殺,而是選擇自己被逼的烏江自刎,為什麼?

我們都知道,一代霸王項羽最後敗給了劉邦,自盡於烏江,眾人無不扼腕嘆息。

大部分人都認為項羽最後敗給劉邦是因為他的婦人之仁,在鴻門宴時,項羽本可以將劉邦斬殺,但因為他的仁慈,放走了劉邦,而後也有很多機會將劉邦殺掉,但是項羽就是沒殺掉,可以說真是讓讀歷史的大家急出了一身汗。

那麼,項羽為什麼不殺劉邦呢?尤其是鴻門宴上,范增幾度提醒項羽趁機殺掉劉邦,但是項羽都沒有下手,真的是因為他的婦人之仁嗎?

其實並不是這樣的,在這場鴻門宴上,項羽不是不想殺掉劉邦,而是不能殺。

當時劉邦先於項羽進入關中,根據之前的約定,誰先進入關中就可以稱王。但是劉邦並沒有稱王,也沒有佔據咸陽,這就使得劉邦佔到了進退得宜的先機,在得知項羽準備殺自己的時候,他立即向項羽表明誠意,說自己只是給項羽打先鋒去了,這讓項羽找不到殺劉邦的理由。

還有就是,當時項羽有四十萬軍隊,劉邦只有十萬軍隊,但其實項羽手下的四十萬兵士是和其他諸侯加起來一起算的,這麼算來,項羽的親兵也不過只有十幾萬,和劉邦實力相差不多,如果當時項羽和劉邦發生矛盾,其他諸侯不一定會去幫項羽,還有可能會坐看兩人爭鬥,然後收取漁翁之利,這也使得項羽不能動手。

所以,無論從政治上還是道義上來說,項羽都不能殺劉邦,並不是因為他婦人之仁。

對於鴻門宴中的項羽的決擇,你怎麼看呢?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歷史洞察官 的精彩文章:

慈禧的葬禮簡直就是在炫富,太奢侈了

TAG:歷史洞察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