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老照片的故事:1949年解放前後澳門紙醉金迷下的眾生相

老照片的故事:1949年解放前後澳門紙醉金迷下的眾生相

澳門古代稱為:濠鏡澳,澳門與香山縣(今廣東中山市)的歷史關係很密切。早在春秋戰國時期,香山就屬於百粵的海嶼之地。約在公元前3世紀,即秦始皇贏政統一中國之時,澳門就正式納入了中國的版圖隸屬於南海郡番禺縣地。澳門從前就是一個小漁村,因為當時泊口可稱為「澳」,所以稱「澳門」。澳門及其附近盛產蚝(牡蠣),因此後人把這個名稱改為較文雅的「濠鏡」。

(下圖是1955年,駛入澳門港灣的帆船,遠處是一艘更現代化的輪船。)

.

公元420年(晉朝元熙二年),澳門隸屬於新會郡封樂縣地,590年(隋朝開皇十年),廢新會郡改屬寶安縣地,757年(唐朝至德二年),廢寶安縣,改為東莞縣轄,自南宋開始,澳門開始隸屬廣東省香山縣管轄。據史料的記載,宋末名將張世傑曾經與軍隊在此一帶駐紮,早期來澳門定居的人們就在此處形成一些小村落,倚靠著捕魚和務農種植為生。

(下圖是20世紀50年代澳門的濱海街道。)

明嘉靖三十六年(1557年),葡萄牙人從當時明朝廣東地方政府取得了澳門的居住權,成為了第一批進入中國的歐洲人,直到1887年葡萄牙政府與清朝政府簽訂了有效期為40年的《中葡和好通商條約》(至1928年期滿失效)後,澳門成為了葡萄牙的殖民地 ,也是歐洲國家在東亞的第一塊領地,第一批葡萄牙人抵達澳門時,詢問當地居民問到這裡的地名的名稱,居民誤以為是問廟宇,就答稱「媽閣」,所以葡萄牙人以其音而譯成「MACAU」,這成為澳門葡文名稱的由來。

(下圖是1948年6月,澳門城市的鳥瞰圖。)

1623年,葡萄牙政府委任了馬士加路也為首任澳門總督。1844年9月20日,葡萄牙女王瑪麗亞二世宣布澳門為自由港。在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由於葡萄牙屬中立國,且有大量的日本僑民居於巴西,所以沒有被日本侵佔。

(下圖是1949年7月,澳門建設的一所建築精美的教會學校。)

1974年4月25日,葡萄牙中下級軍官組成了「武裝部隊運動」在里斯本發起了政變,期間並有很多平民自發參與,推翻了20世紀西歐為期最長的獨裁政權,很多歐洲國家紛紛自願或被迫放棄其殖民地。新政府實行了非殖民地化政策,承認澳門不再是殖民地,而是中國的領土。1986年,中葡兩國政府開始為澳門問題展開合共四輪談判。1987年4月13日,兩國總理在北京簽訂《關於澳門問題的聯合聲明》及兩個附件。聯合聲明說,澳門地區(包括澳門半島、氹仔和路環)是中國的領土,中華人民共和國將於1999年12月20日對澳門恢復行使主權。中國承諾向澳門實行一國兩制,保障澳門人可享有「高度自治、澳人治澳」的權利。

(下圖是20世紀50年代議事亭前地上的葡萄牙英雄美士基打(Lt. Nicolau de Mesquita)的雕像。)

1993年3月31日,全國人大於北京通過《澳門特別行政區基本法》。1999年12月20日零時,在中葡兩國元首的見證下,第127任澳門總督韋奇立和第1任澳門特別行政區行政長官何厚鏵,於澳門新口岸交接儀式會場的場內交接澳門政權。次日(12月21日)早上,澳門群眾歡迎中國人民解放軍駐澳部隊進駐澳門,至此,中華人民共和國正式恢復對澳門行使主權,在「一國兩制」政策的指引下,澳門實行高度自治,享有行政管理權、立法權、獨立的司法權和終審權,而澳門社會和經濟方面的特色會予以繼續保留並得以延續。

(下圖是20世紀50年代澳門大三巴牌坊附近,舊葡萄牙人居住區街道上的黃包車。)

下面讓我們來通過老照片的故事去看一看解放前後澳門紙醉金迷下的眾生相。

下圖是1949年澳門一家銀行職員在秤量金塊。在熔化金條前,先用一把小秤先稱份量,稱好後再分放到一個個的小碗里。金鋪銀樓用杯形小坩堝來熔鑄,把熔化的金液倒入模具,這樣,大小的"黃魚"就熱騰騰地出爐了。

銀行工作的作坊中,三名男子正在作坊提煉黃金。因作坊熱氣大,他們只是系著的圍裙,甚至脫了衣裳,打起了赤膊。

銀行工作坊中的四名工人正在簡陋的工坊里提煉金條,將黃金熔化後灌注成金磚形狀。這家澳門的金鋪確實有實力,不僅可以造"黃魚",而且還製造造金磚,要知道,一塊金磚的份量起碼有1000克。

在簡陋工廠裡面加工煙花爆竹的婦女們。

幾位漁民在竹籬棚上晾曬魚乾。

下午茶時間,大量顧客隨著菲律賓Swing樂隊的音樂,在貝拉維斯塔酒店(Bela Vista Hotel)的露台上跳舞。

在金沙酒店(Sands Hotel)的泳池賭場里,一名荷官正在發牌,金沙娛樂場的玩法是最新最全的。

行走在街頭的葡萄牙水手。

在大人看護下在海邊玩耍的孩子們,不遠處,一些走私者的帆船正駛過他們身後的海灣。

一男一女兩名孩子舉著印有廣告的燈籠在街邊行走。

1949年7月,澳門的一個賭場,中國和葡萄牙的賭客們正在一種骰子的遊戲中下注,台桌旁邊圍滿了想發財的人,賭場里其實有著無限的財富,充滿著希望和誘惑。

夜光燈下,隱藏著桃色的交易。

白天疲倦的有錢男人,一到晚上就溜到了按摩店去舒筋活絡。

在澳門,還有提供特色場所的服務區。

澳門大豐金鋪和大豐銀號的門面,在大豐金鋪,旁邊還有警察在看守。

金鋪里的每天都在進行的黃金買賣。

金鋪裡面擠滿許多購買黃金的顧客。

1949年7月,在金鋪里進行黃金買賣過程中,職員都是通過使用算盤來計算需要兌換給顧客多少的零錢。

澳門繁榮的金融業把金融家、製造業者、企業家、記者、翻譯等不同職業的人拉到了同一個空間之內,許多人開始以翻譯、經紀、中介為主從事業主,進一步促進了近代澳門的繁榮。

如今,澳門除了賭博娛樂業聞名外,還是一個令人留戀的海濱城市,澳門博物館、大三巴牌坊、媽閣廟和乾淨整潔的葡式街道建築和各式中國和葡國的美食,常常令人流連忘返,澳門這個國際化的都市,幾百年來,一直都是中西方文化融和共存的地方。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百史園 的精彩文章:

漢武帝戲鞠牽紅線,報怨以德成就一段姻緣

TAG:百史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