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秦大樹:瓷器化妝土工藝的產生與發展

秦大樹:瓷器化妝土工藝的產生與發展

原標題:秦大樹:瓷器化妝土工藝的產生與發展


化妝土是用經過特別加工的、較細的瓷土或專門選用的高鋁低鐵原料調成的一種泥漿。窯工將化妝土加施在胎體質地較粗糙或胎色較深的瓷器的胎釉之間,以改善瓷器的質量,並起到美化瓷器或改變瓷器呈色的作用。在化妝土高度發達的階段,窯工也曾使用高鐵原料施於器物露胎部,起到美化器物表面,改善器物質量的作用。化妝土主要起到以下三種作用,第一,改善胎體表面的光潔度,主要應用於胎質較粗,吸水率較高的瓷器上,克服由於胎質粗糙而造成的釉面不勻,這在早期的青瓷上應用較多。第二,改變瓷器的呈色,主要用於胎色較深的瓷器上,施了化妝土以後,透過玻璃質釉,使器物表面呈現出化妝土的顏色(一般是白色),由此而成為生產白瓷和釉色淺淡的青瓷的一種重要方法。第三,應用於乳濁釉、結晶釉和黑釉器物上,主要施用於器物底部未施釉的部分,以改善露胎部較粗糙、不夠光潔的現象,這種化妝土也常常被稱為護胎釉。


通過施用化妝土來改善瓷器的質量,是簡單易行且十分有效的方法。因此各窯使用化妝土的時間大體都在瓷器創燒不久,並在中國制瓷業的發展史中長時間、大範圍的使用。化妝土是中國制瓷業中最流行、最重要的一種工藝技術,對制瓷業的發展起到過非常重要的作用。化妝土的使用與發展經歷了以下幾個階段。


一、為改善釉面而使用—化妝土的肇始階段


在瓷器上使用化妝土以改善質量,此法首先在中國南方地區出現。以往認為,在西晉時期(266~317年)浙江婺州窯首先使用了化妝土,是婺州窯窯工在制瓷工藝上的一項創新。但新的研究表明,江西豐城的洪州窯在更早的三國吳時期就開始使用化妝土。江西省南昌市東吳高榮墓中出土了一件青褐釉麻布紋四系盤口瓶,此瓶施釉不到底,從未施釉的部分可見通體施了一層與胎色完全不同的棕褐色的「陶衣」,(圖一,1)這應該就是瓷器上使用化妝土的雛形。儘管現在還沒有關於這件四系瓶上使用的化妝土的檢測和分析資料,但直觀可見為一種不同於胎料的特殊原料。據研究,婺州窯青瓷上使用的化妝土是經過淘洗的制坯原料——瓷土,質地細膩,呈乳白色。在衢州市街路村西晉元康八年(298年)墓出土了一件瓷碗,其胎面上施有化妝土。其時代晚於南昌出土的四系瓶,化妝土的原料已發生變化。不過,目前在窯址上還未發現出土於西晉地層的施化妝土的青瓷。武義履坦村、王宅村出土的東晉瓷碗、盞、壺(圖一,2)等器物,在胎表面均施一層乳白色化妝土,表明東晉時期婺州窯使用化妝土已經成熟並得到普及。東晉時期(317~420年)浙江上虞、德清等窯也開始使用化妝土。德清窯在東晉時的產品主要有青瓷和黑釉瓷器,化妝土在青瓷上廣泛使用,呈乳白色,目的是為了改善較粗的器物胎體表面,使燒成的瓷器釉面光潔勻凈。(圖一,3)可以看到,在兩晉時期化妝土的使用還處於開創和走向成熟的時期。


圖一


1. 東吳高榮墓出土青釉盤口壺  2. 東晉婺州窯盤口壺


3. 東晉德清窯青瓷碗


南朝時期(420~581年),化妝土的使用開始在南方地區普及開來。南朝時期浙東地區越窯的生產處於低谷時期,而江西豐城窯(洪州窯)和湖南湘陰窯(岳州窯)先後成為青瓷生產水平最高的窯場。在這兩個窯場,化妝土的使用多與追求淺淡釉色的精品瓷器相關。江西豐城窯在南朝時期比較普遍地使用了化妝土的技術,如1972年江西吉安縣永和鎮出土的一件南朝?隋代的青釉環足硯,從硯面和底部可見施有一薄層灰黃色化妝土,(圖二,1)在南昌基本建設工地上曾出土一件南朝-隋代印花平底碗,底部的灰白色化妝土亦清晰可見。(圖二,2)隋代出現了施用明顯呈灰白色化妝土的青瓷,器物的呈色明顯偏向淡青色,如2011年江西省吉水方後山隋開皇十年(600年)墓出土的一件青釉戳印枝葉紋缽,外壁明顯可見施乳白色化妝土。(圖二,3)與洪州窯大體同時的湖南湘陰窯也普遍使用化妝土,如湘陰窯址出土的一件青釉碗,明顯可見釉下施用的乳白色化妝土。(圖二,4)這層很薄的化妝土對青瓷質量的改善發揮了重要的作用,但常常被人們所忽視。南朝末期湘陰窯生產的用於貢御的帶「太官」款的青釉碗,也使用了化妝土。(圖二,6)可見,化妝土在南朝後期被用來美化釉色,生產最精美的高檔用具。河北贊皇西高李氏家族墓地清理的北魏永熙三年(534年)李弼墓出土了成批的青瓷器,鑒於李氏家族的地位,這批瓷器代表了當時最高的青瓷生產水平,有學者對其進行了研究,認為這批成熟的青瓷器應該是南方地區的產品,最有可能是湖南湘陰窯生產的精品。其中在蓮座燭台上可以看到流淌的白色化妝土,使整個器物釉面勻凈,釉色青綠淡雅。此乃5世紀末到6世紀時湘陰窯使用白色化妝土的重要證據。(圖二,5)從目前發現的考古材料看,南朝時對化妝土的使用已部分達到了改進釉色的作用。



圖二


1. 吉安永和鎮出土青釉硯  2. 洪州窯出土南朝印花碗  3. 吉水方後山隋墓出土青釉缽  4. 湘陰窯出土南朝青釉碗 5.北魏李弼墓出土青瓷蓮座燭台 6. 湘陰馬王堪窯出土南朝末期青釉碗


二、為改變瓷器顏色而使用——化妝土在北方地區的應用


(一)北方地區制瓷業的興起與青瓷器的改良

中國古代從東漢晚期製造出成熟的瓷器,在相當長的時間裡以生產青瓷器和黑瓷器為主,生產的中心在南方地區,制瓷的工藝技術也是從南方向北方傳播和擴展的。中國北方地區從北魏後期開始生產瓷器,最早的產品是青瓷器。中國社會科學院考古研究所洛陽漢魏故城隊在對北魏洛陽城大市遺址進行發掘時,出土了一些黑釉和青釉碗,(圖三,1)特徵明顯,儘管迄今尚未完全確認生產這些器物的窯址,但在洛陽附近已有瓷器的生產是大體可以確定的。這表明北方地區瓷器的生產應該可以早到北魏遷洛(495年)以後。2005~2008年,河南文物考古研究所(現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等單位對鞏義市白河窯遺址進行了考古發掘,發掘面積2400平方米。發掘者認為最早的遺存是北魏時期的地層,出土有青瓷器,以碗為主。(圖三,4)同時,發現此時白河窯不僅生產青瓷器,還生產白瓷器,而且這些青瓷與白瓷器是同時燒造的。這項考古發現表明洛陽發現的北魏時期的瓷器很有可能是鞏義市白河窯的產品。根據已刊布的照片觀察,可以看到被定為北魏地層出土的青瓷器包括兩種,一種是在淺灰褐胎上施玻璃質感很強、流動性較強的釉的青瓷器,另一種則是在淡淡的青釉之下施有一層很薄的化妝土。儘管發掘者認為北魏時期還未曾使用化妝土,但實際上在有些青瓷器上施用了化妝土,只是所施化妝土很薄,而且多數是通體施用,使青瓷器的釉色顯得十分淺淡,從而被認為是白瓷器。如發掘者報告的白河窯北魏地層中出土的一件粘連了三叉形支釘的「白釉洗」,底部可見施有一層很薄的白色化妝土,使器物的呈色為淡青近白,實際上這件器物仍為一件青瓷器。(圖三,2)此次發掘刊布的簡報較為詳細地交代了這批瓷器的出土地層單位,據以判斷其時代的主要依據,是洛陽漢魏故城大市遺址出土的北魏時期的青瓷器,其與窯址發掘出土的產品造型和製作工藝基本一致。發掘者進一步推斷白瓷器也起源於北魏遷洛後,並認為白河窯是最早生產白瓷器的窯場,而且很有可能就是文獻記載的「洛京窯」所在。



圖三


1. 北魏洛陽大市遺址出土青瓷碗  2. 鞏義白河窯北魏「白釉冼」  3.臨水窯隋青瓷三足托盤 4. 鞏義白河窯北魏青瓷碗  5.北魏洛陽城津陽門內出土白瓷和青瓷碗  6. 磁縣北齊墓出土青瓷碗


關於白河窯產生時代學界有不同意見,有人認為北魏洛陽城大市遺址發掘資料的時代並非北魏時期,也有學者將北方地區北魏時期墓葬出土的青瓷器全部劃歸江西豐城洪州窯和湖南湘陰窯。同時,洛陽漢魏故城隊刊布了洛陽津陽門內大道北魏地層中出土的青瓷器和白瓷器,(圖三,5)參與發掘的學者也認同了北方瓷器始於北魏後期的觀點。不論北方瓷器出現的時間是北魏後期還是北齊,我們可以看到的現象是,北方地區受南方的影響開始生產青瓷器,其接受南方瓷器生產工藝的影響是全方位的,包括了一般瓷器的生產和精品瓷器的生產。北方精品青瓷的生產和改進主要採取了兩種方法,一種是選用優質原料,設法使胎色變淺,胎質細膩,加上晶瑩透明的玻璃質釉,生產出釉色美觀的青瓷器;另一種則與南方地區相似,在胎釉間施一層化妝土,使釉面光潔,同時釉色也變得清麗淺淡。因此,瓷器在北方地區出現伊始就有精緻和粗放產品的等級差別,並很快地在生產精緻青瓷器,改進質量的過程中創製了白瓷器。


北方窯使用化妝土與南方窯有所不同,南方窯在原料的選擇上一開始是使用較精細的胎料,從而使器物表面變得較平滑勻凈,隨著化妝土使用技術的成熟,開始採用接近白色的原料,使器物在改善胎面質量的同時,也使釉色變得淺淡。在此基礎上,北方窯工在使用化妝土的時候,專門選用高鋁、含鐵極少或不含鐵的原料,不僅使器物的胎體表面變得平滑,還可以明顯改善釉色,使其變得淺淡近白,達到粗料細作的效果,這是白瓷器出現的直接原因。北方地區早期青瓷使用化妝土的一個重要特點是施用的化妝土極薄,有時使人難以辨認。如2002年邯鄲臨水窯發掘出土的一件隋代青瓷托盤,從底部可見其使用了很薄的白色化妝土。(圖三,3)有學者認為,北方窯址使用化妝土始於隋代,然而1975年在河北磁縣發掘的北齊武平七年(576年)高潤墓中出土的兩件瓷碗的口部施用了化妝土,(圖三,6)有學者認為其應該是磁縣賈壁窯的產品。這表明最晚在北齊,北方窯址就已開始使用化妝土。在目前發現的北方地區北朝時期的青瓷窯址中,有河南鞏義白河窯,河北邯鄲市峰峰礦區的臨水窯、賈壁窯和內丘邢窯使用了化妝土,在化妝土上施透明度較高的淡青黃色釉,因而器表施化妝土的部分釉色略呈黃白色。


(二)白瓷器的產生與早期生產狀況


北方地區的窯工在改善青瓷器的同時,創製了白瓷器。它的創燒是中國古代成熟瓷器創燒以來最重要的一項技術革命。白瓷器的創製與北方生產高質量青瓷器一樣,主要採用了兩種方法,一種是通過改良胎釉質量,努力尋找含鐵、鈦等著色成分少的原料,使成品的胎體變白,釉變得淺淡而透明,使白瓷器脫離青瓷器而獨立出來。用這種方式生產的白瓷器通常也稱之為精細白瓷。另一種是在較粗且顏色不純的胎體上加施白色化妝土,然後再施一層透明釉,製成不同於青瓷的白瓷器。


2005~2008年,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在發掘鞏義白河窯時,在一座窯爐周圍的幾個灰坑中,發現了北魏時期的白瓷器,主要有杯、碗、盤等器物,其裝燒方法為與青釉瓷器疊燒並放置在最上面,間隔具為三足支釘(三叉形支釘),內底無支釘痕。根據已刊布的照片觀察,除去前述的部分實際為施了化妝土的青瓷器以外,有很少量所謂的北魏白瓷。這些白瓷器胎體細白,白釉微泛青,釉層薄,釉面光亮,布滿細碎開片,器內滿釉,外壁施釉過腹,垂釉現象少見,基本符合白瓷的特點,(圖四,1)特別值得注意的是這些白瓷器並未使用化妝土,是真正的精細白瓷。然而,發掘者對地層的斷代主要依據漢魏洛陽城大市遺址出土的北魏時期陶瓷器,但大市遺址出土器物的時代大體為北魏後期到隋代,並不能確認是北魏時期的。因此關於白河窯最早地層的時代還需進一步討論。


圖四


1. 鞏義白河窯出土北魏白瓷碗  2. 安陽北齊范粹墓出土白釉綠彩瓶  3. 臨漳曹村窯址出土青瓷碗  4. 相州窯址出土隋代瓷碗  5. 相州窯址出土隋代白瓷杯  6. 臨城邢窯博物館藏北朝白釉高足盤  7. 深圳望野博物館藏洛陽地區窯場四系罐  8. 深圳望野博物館藏隋代鞏義窯白瓷辟雍硯  9. 安陽小屯隋墓出土青瓷四系罐


目前發現的最早的白瓷是河南安陽北齊武平六年(575年)范粹墓中出土的9件瓷器。這批早期白瓷胎料經過淘洗,較細白,沒有施化妝土。釉層薄而滋潤,呈乳白色,但仍普遍泛青黃色,有些釉厚的地方呈青色,具有明顯的初創特點。(圖四,2)近年來通過仔細的觀察和研究這批材料,已知范粹墓出土的器物不是白瓷,而是釉陶,是在鄴城附近發現的曹村窯燒造的。(圖四,3)經採用科技考古手段分析確認曹村窯的器物為鉛釉陶器,並通過與范粹墓出土部分器物的對比,認為范粹墓出土器物應屬曹村窯或同類窯口燒制的鉛釉陶器,從而引發了對北齊鉛釉器的討論。實際上,這些瓷器中很可能並不全部是曹村窯的產品,有部分是相州窯的產品。根據近年來對相州窯的考古發掘,顯示儘管沒有發現北齊時期的地層,但在隋代的地層中發現了具有明顯北齊風格的白瓷器,(圖四,4、5)表明相州窯生產白瓷的時間有可能早到北齊時期。可以認為,北方地區白瓷的產生應為北朝末期到隋代初期。考古發現的北朝末期的墓葬中就出土有北方的白瓷器。如陝西咸陽北周宣政元年(578年)獨孤藏墓,北周大成元年(579年)尉遲運墓中都出土有達到標準的白瓷器物。



圖五 北朝—隋窯址分布圖(●北朝窯址■隋朝窯址)


目前發現的北朝到隋生產白瓷的窯址有河南鞏義白河窯,河北內丘的西關窯區、中馮洞窯區和臨城的陳留庄,這一時期的邢窯主要生產粗白瓷,而這些粗白瓷又分為胎質粗、胎色灰白和胎質較細、胎色白中泛黃,但施化妝土這兩類。(圖四,6)根據近年來的考古發掘,我們可初步判定,相州窯生產白瓷也可早到北齊時期。邢窯在鄴城以北的臨近地區,相州窯在鄴城以南,在北朝後期到隋代,我們可以將這兩個窯區視為是以鄴城為中心的一個瓷器生產區域。


隋代北方地區各地的窯場普遍使用化妝土。隋代最重要的瓷器生產中心一是以洛陽為中心的鞏義白河窯、北官莊窯等窯場;另一個中心產區是以鄴城為中心的相州窯和邢窯,這一中心是從北朝後期北方最重要的瓷器生產中心發展而來的。(圖五)隋代這兩個瓷器產區都成功的燒制了高質量的白瓷器,而白瓷器的燒製成功恰好是採用了白胎白釉的精細白瓷和化妝白瓷兩種方法。以鞏義窯為代表的洛陽地區窯場,本身就具有胎色較白,胎質細膩的特點,但為了生產出高質量的白瓷器,許多器物依然採用了加施白色化妝土的方法,其特點是化妝土層十分稀薄,採用通體施加,使白胎白釉的器物呈色更加白潤勻凈。如深圳望野博物館所藏的一件白瓷辟雍硯,從硯面和底部可見施有一層薄薄的化妝土,邊壁一處燒制時的修補也使我們看到了使用化妝土的對釉色的影響,(圖四,8)另有一件四系瓶,也可見明顯的施化妝土和未施部分釉色的差別。(圖四,7)以鄴城為中心的瓷器產區可以相州窯隋代器物為代表。安陽小屯南地73M18號隋墓中出土了四件青瓷四系罐,釉色勻凈,呈青綠色稍泛黃,但明顯可見胎體較粗疏並發黃,其中一件腹部垂流下來純白色的化妝土,正因為化妝土的使用,才使器物的釉色淺淡明快。(圖四,9)


這表明,在白瓷生產之初,生產者就吸收了改良青瓷的方法,達到生產白瓷的目的。


一是努力尋找高質量的原料或在胎釉原料中去除鐵、鈦等著色成分,使胎體變白,釉變得淺淡而透明,加上北方地區饅頭窯易在窯爐內形成氧化氣氛,因此,就使白瓷脫離青瓷而獨立出來。這種方法利用了北方窯爐形制所形成的氧化氣氛,加之在改善青瓷器過程中所積累的經驗,因此,白瓷器的創燒水到渠成。目前看來,最早創製出白瓷器的窯場主要採用這種方法。


另一種方法則是在較粗且顏色不純的胎體上加施白色化妝土,然後再施以淺淡青色的透明釉,也製成了不同於青瓷器的白瓷器。為改善青瓷器而採用的白色化妝土和新創造的無色透明釉,是白瓷器創燒的技術關鍵。由此可見,白瓷器的創製,從一開始就沿著兩條路線發展,且前一種方法佔主要地位。隨著白瓷器的成熟、發展,二者的分野也日益明顯。

(三)早期白瓷器的發展軌跡


白瓷器在北朝後期創製以後,發展極快。到了隋代已有了很大的進步,已完全達到了成熟。1959年河南安陽發掘的隋開皇十五年(595年)張盛墓中出土了一批白瓷器,這批白瓷器已接近標準的白瓷,部分白瓷器使用了白色化妝土,出土的三件白瓷俑上還在發、眉、須和服飾的部分地方加施了黑彩。小屯南地73M18出土兩件白瓷深腹碗,釉色白中略泛青灰色調,與張盛墓的白瓷器相似,證明張盛墓出土的白瓷器可能是相州窯的產品。西安郊區隋大業四年(608年)李靜訓墓中也出土了一批白瓷器。(圖六,1)這些器物的胎質較白,釉面光潤,不易看到白中閃黃或白中泛青的現象,是相當成熟的白瓷器,這批白瓷器多數不施化妝土。1954年陝西西安郭家灘姬威墓中出土一件白瓷樽,是隋代白瓷的代表作。(圖六,2)這件器物儘管胎質堅實白細,但在器表通體施用了潔白的化妝土,然後施一層無色的透明釉,使釉面呈色十分穩定,勻凈光潤。這件器物應是洛陽附近窯場的產品,可以與之印證的是深圳望野博物館所藏的一件同類器物的近底部,可見明顯的化妝土的痕迹。(圖六,3)



圖六


1. 李靜訓墓出土白瓷龍柄壺  2. 西安郭家灘姬威墓出土白瓷樽 3. 深圳望野博物館藏隋鞏義窯瓷樽  4. 內丘步行街遺址出土隋代白瓷高足盤 5. 鞏義官窯址出土精細白瓷杯  6. 邢台順德路出土邢窯隋代粗白瓷碗


就目前所做的考古工作看,河北內丘邢窯在隋代繼續燒制白瓷器,不同的是,從這一時期起,邢窯開始生產細白瓷。這種細白瓷選用優質瓷土精製,胎質堅實細膩,胎色純正潔白,極少數微閃黃綠,器形規整,很少有生燒現象。釉質細潤,透明度較強。由於胎體白凈,釉色顯得純白光亮。(圖六,4)另外,隋代邢窯還生產一種比通常的細白瓷還要精美的「精細透光白瓷」。釉色光潤潔白,胎體略呈乳白色,胎壁極薄,僅厚0.7~1毫米,透影性和瓷化程度等方面都很強,可透視出器內盛放的液體及物品,為邢窯唐代的細白瓷望塵莫及,創造了近乎神話般的奇蹟。近年在河南省鞏義白河窯址的範圍內和新發現的北官莊窯址也發現了這種薄胎的精細透光白瓷,質量與邢窯的精細透光白瓷不分伯仲。(圖六,5)這種透影白瓷的精選原料和精工製作的特性表明其必然與統治階層的某些特別的需求相關。因此儘管其僅在隋代有短時間的生產,但在確立白瓷在瓷器生產中的位置和在統治者心目中的地位,無疑有重要意義。


精細白瓷成為日後在唐代大放異彩的邢窯白瓷和河南府白瓷的傑出代表。邢窯隋代的細白瓷和透影白瓷均為通過改進胎、釉原料的質量所製成,沒有使用化妝土,正式確立了用這種方式製作精細白瓷的方向,也使化妝白瓷和精細白瓷開始向不同功用的方向分化。既便它們在同一窯中並存,也被用於製作不同用途的器物。事實上,邢窯此後在產品上一直是精細白瓷和加施化妝土的粗白瓷並存,而且粗白瓷的數量還相當多。(圖六,6)然而,作為邢窯的代表產品並用於貢御的應是精細白瓷。


唐代北方地區的制瓷業在北朝和隋代的基礎上得到了較大的發展,其中又以白瓷器的發展最為明顯,河南、河北、山西、陝西都有窯場燒造,與同期南方的諸多青瓷窯場相呼應,形成了「南青北白」的格局。從白瓷器本身的發展情況看,出現了兩種趨勢:


較多的普通白瓷器以施用化妝土來增加白度,提高質量。大多數窯場均把這種方法作為一種比較簡便的、並能夠制出白瓷器的方法。在河南地區的窯場中,大多數的白瓷器產品都靠施化妝土來增加白度。(圖七,1)只有少數精品,由於採用高質量的坯料,因而不施用化妝土。而生產這種高檔精品的窯場往往也同時生產施化妝土的粗白瓷,如河南鞏義窯、河北內丘邢窯,這兩個窯均以不施化妝土的精細白瓷做為貢御的產品。


圖七


1. 登封曲河窯出土唐代白釉綠彩執壺  2. 定窯澗磁嶺遺址出土晚唐化妝白瓷執壺  3. 遼會同五年耶律羽之墓出土定窯細白瓷穿帶瓶  4. 臨城邢窯博物館唐代「盈」字款執壺  5. 新密西關窯址出土五代白釉劃花爐  6. 故宮博物院藏金代定窯印花龍紋盞  7. 泰華古軒藏耀州窯五代青釉斗笠盞  8. 曲陽澗磁村晚唐墓出土精細白瓷鳳首瓶  9. 臨城邢窯博物館藏「盈」字款白釉印花盤  10. 泰華古軒藏耀州窯北宋青釉台盞  11. 銅川黃堡窯出土唐代白釉綠彩爐


在生產化妝白瓷的窯場中存在兩種情況:有些窯場在開始生產白瓷器時,以生產易於製成的粗白瓷為主,當技術成熱並找到了精良的原料後,就開始生產精細的、不施化妝土的白瓷器。如河北曲陽定窯,約從中唐時開始生產較多的粗白瓷,胎質粗松厚重,含有大量雜質。(圖七,2)但同時也生產極少量的精細白瓷。(圖七,8)到晚唐五代時,定窯已大量生產高質量的精細白瓷,胎質堅緻細密,釉色純白,不施化妝土。


另有一些窯場,生產的白瓷器均施用化妝土,但這些窯場或把白瓷作為一般性的產品,或產品始終面對下層民眾,沒有向精細白瓷的方向發展。如陝西銅川黃堡窯,從唐代第二期,也即盛唐時期開始生產化妝白瓷,(圖七,11)但最終是以生產精美的青瓷器作為主要特徵,白瓷器只是輔助產品。晚唐時期是北方地區制瓷業集中發展的時期,在河南、河北一帶興起了一批窯場,其中多數窯場始終以化妝白瓷器為主要產品,如鶴壁集窯、密縣西關窯、(圖七,5)登封曲河窯、魯山段店窯。


第二,不使用化妝土的白瓷器已徹底擺脫了青瓷器的影響,成為白胎、白釉的精細白瓷。張盛墓和李靜訓墓中出土的白瓷器大多數不施化妝土,但可以明顯地看到白中閃青,白中泛黃的現象,這是通過去鐵工藝從青瓷器向白瓷器發展的過渡形態。入唐以後,尤其是盛唐以後,邢窯白瓷器質量明顯提高。粗白瓷均施白色化妝土,而精細白瓷質量已相當高,有些產品「胎釉瑩白無與倫比,光潤如玉,皎潔似雪,即使與現代骨灰瓷相比也毫無遜色」。在邢窯遺址中還發現帶「盈」字款和「翰林」款的白瓷製品,與西安唐代大明宮遺址中出土的殘片相同。(圖七,4)表明這種精細白瓷是用於貢御的。這種精細白瓷也應是陸羽《茶經》中所讚譽的「類銀」「類雪」的邢窯白瓷。與邢窯相同的還有河北曲陽定窯,儘管定窯之前生產施化妝土的粗白瓷,但自從晚唐時期開始生產精細白瓷以後,五代時期就以精細白瓷為其主要產品了。遼會同四年(941年)耶律羽之墓中出土的定窯瓷器就是五代精細白瓷的典型代表。(圖七,3)


綜上所述,從邢窯到定窯,精細白瓷不斷發展,胎質細膩,釉色白凈,胎體變薄,邢、定兩窯精緻的仿金銀器造型的器物均為精細白瓷。從唐代開始,邢窯在白瓷器的胎體上施加裝飾,有戳印、刻劃、貼塑和印花等技法。(圖七,9)只是此時帶裝飾的器物很少,有明顯的初創性。邢窯衰落後,定窯發揚光大了這些裝飾,其獨特的刻花、劃花和印花,(圖七,6)成為定窯精品白瓷的典型特徵,這些裝飾應用的普及,成為宋代白瓷器生產的一個主要的傳統。


我們可以看到,不施化妝土的白瓷器經歷了一個轉變,即從脫胎於改良青瓷器的過程到生產胎質細且薄、釉色純白的高檔精細白瓷,並出現了胎體裝飾。


以前學界一直沒有給予充分重視的是,化妝土肇始於南方地區青瓷器生產過程中為改善胎釉質量所做的努力。此後,中國南方地區的化妝土技術影響了北方地區青瓷器的改良和白瓷器的創製,從而成為白瓷器生產的主流方式。同時化妝土的使用在北方地區的青瓷器生產中也一直延續,且始終與高質量的器物生產相關,在北方地區創製乳濁釉以前,化妝土常常被用來生產淡青色或天青色的青瓷器。如耀州窯在五代到北宋初期,生產一種淡青色的產品,主要是仿製金銀器造型的精品器物,為達到淡青或天青的釉色,這些器物常常被施加化妝土。如香港泰華古軒收藏的一對五代淡青釉直壁斗笠盞,就使用了化妝土而使釉色呈淡青色。(圖七,7)化妝土的使用一直延續到北宋中後期,泰華古軒還收藏有一副釉色略呈月白色的台盞,也使用了白色的化妝土,以達到淺淡釉色的目的。(圖七,10)當北宋後期乳濁釉創製以後,北方地區的青瓷器生產中就較少使用白色化妝土了,但在失透的厚釉青瓷器上,開始使用深色化妝土(護胎釉)用於器物未施釉的露胎部分。同時,青瓷器上使用化妝土的工藝可能對湖南衡州地區的青瓷生產和朝鮮半島的青瓷器生產產生了一定的影響。


三、以化妝土為依託的裝飾技法的發展——化妝土使用功能的擴展


以上論述表明,白瓷器從創製之始就有兩種製作方式,到唐代形成了不施化妝土的精細白瓷和施化妝土粗白瓷兩種製造傳統。前一種傳統造就了唐宋時期以邢窯、定窯為代表的標誌著北方白瓷器最高製造水平的窯場。而施化妝土的白瓷器,在唐代,尤其是初唐到中唐時期,它成為精細白瓷的一種補充和伴生產品。在邢窯,它與代表性產品精細白瓷共存;在定窯,它是精細白瓷出現前的初期產品,是初創時期工藝技術不成熟的產物,但精細白瓷產生之後,這類粗白瓷也成為了定窯代表性器物的補充產品。

晚唐到北宋初期(9~10世紀),白瓷器生產完全成熟,表現為白瓷器的兩種生產方式正式分野為兩支系統,即以定窯為代表生產胎質細白,施略失透的白色釉的精細白瓷;以磁州窯為代表的北方廣大地區眾多窯場生產的胎質較粗、胎色較深、在胎上施白色化妝土的粗白瓷。這兩類白瓷器都根據自身的特點,發展了富有特色的裝飾。在供給對象上,也出現了不同的取向,精細白瓷成為士大夫階層所喜愛的產品;施化妝土的白瓷器,則成為專供民用的日用瓷。而後者的生產在北方廣大地區蓬勃發展,開創了一系列富有特色的裝飾手法,成為宋元時期瓷器生產百花園中的奇葩。


晚唐開始,各地出現了一大批生產白瓷器的窯場,如河北的磁州窯,河南的鶴壁集窯、新密西關窯、登封曲河窯、白沙窯、魯山段店窯等。這些窯場的產品以供應周圍地區的民間日用為主,在其生產的主要階段並不以供御而著稱。它們均以當地的瓷土為原料,由於瓷土的品質不高,導致胎體較粗,顏色不純,成品的胎色為灰、灰褐或深褐色,器物整體的呈色則為青灰色,十分不雅。為此,窯工在產品的胎釉之間加施白色化妝土,燒成潔白的白瓷器,達到了粗瓷細作的目的。同時,以這層化妝土為基礎,創製了豐富多彩的裝飾。如在器物上加施綠彩、醬彩,形成了白釉綠彩和白釉醬彩等釉上彩斑裝飾;也有部分窯場採用了劃花裝飾,由於劃透化妝土,露出了較深的胎色,形成了帶有鐵線意味的紋飾,(圖八,1;圖七,5)使人們初步認識到胎色與化妝土的反差。受其啟發,磁州窯以這層白色化妝土為依託發展了各種胎體裝飾,如剔花和在釉下加彩的珍珠地劃花等。這些裝飾的一個重要特點是利用了化妝土的純白色與深胎色的反差或白色化妝土與黑彩的強烈對比,構成了明快、鮮明的特色。這種以化妝白瓷為主要產品,利用化妝土與胎色的反差來進行裝飾,在釉上或釉下施加彩斑和彩繪,就構成了宋元時期磁州窯的主要特徵。而所謂磁州窯的特徵,就是北方地區大批民間窯場的風格。磁州窯在其創燒伊始就有較高的生產水平,能夠生產一些在當時堪稱一流的精品,這與北方地區制瓷業長期發展而積累的經驗分不開,其中,化妝土工藝是最重要的工藝之一。以下我們簡單介紹一些北宋以後在化妝白瓷上最常見的裝飾技法。



圖八


1. 新密西關窯出土白釉劃花枕片  2. 磁州觀台窯北宋地層出土白釉綠彩爐  3. 韓國黃海道州出土磁州窯白釉醬彩瓶  4. 黑石號沉船出水中唐時期鞏義窯白釉綠彩注壺  5. 邯鄲市博物館藏磁州窯白釉剔花盤口瓶  6. 美國私人藏磁州窯珍珠地劃花梅瓶  7. 磁州觀台窯出土白釉剔花瓷片  8. 泰華古軒藏黑釉油滴碗  9. 日本出光美術館藏磁州窯黑剔鵲紋瓷枕 10. 禹州神垕劉家門出土北宋末期鈞釉盒


(一)白釉綠彩裝飾


白釉綠彩是用含銅彩料施於白瓷器的表面,在氧化焰下高溫一次燒成的裝飾技法。在燒成後的瓷器上,形成如嫩柳新荷般美麗的翠綠色彩斑,十分美觀。由於白釉綠彩裝飾以美麗的彩斑取勝,而不以紋飾的精美見長,(圖八,2)因此又被學者們稱為「白釉綠斑」(White with green splashes)。白釉綠彩瓷器中的彩料,起呈色作用的主要是氧化銅,在氧化氣氛中燒成後,呈現出鮮艷的綠色。其製作方法可能是在器物上先施一層白釉,然後再在白釉之上的局部乃至通體施一層含有銅呈色劑的彩釉,一次高溫燒成。燒成的白瓷器就會在局部或整體上呈現翠綠色的彩斑。


白釉綠彩裝飾源自白釉陶上的低溫綠釉裝飾。北齊後期始應用於對高溫瓷器的裝飾。由於其明快鮮艷的呈色,工藝簡單易行,深受民眾的喜愛。從中晚唐時期開始,廣泛應用於白瓷器的裝飾上,首先在河南(圖八,4)、陝西地區流行,並逐漸向四周傳播,北宋時在北方地區達到極盛,此時幾乎所有的北方地區民窯都生產這類器物。北宋後期白釉綠彩開始衰落,金代時停燒。白釉綠彩的裝飾方法被鈞窯所繼承,產生了天青釉加紅彩斑的裝飾。


(二)白釉醬彩裝飾


白釉醬彩指在白瓷器的釉上,用以黑釉為主的高鐵彩料繪製花紋,在高溫下一次燒成的裝飾技法。(圖八,3)由於這種裝飾紋樣大多比較簡單,因此也被學者們稱為「白釉醬斑」(White with brown glaze dots)。白釉醬彩裝飾不同於白地黑花,一方面表現在前者是釉上彩,後者是釉下彩;另一方面表現在二者所用的彩料也不同,這一點是相當重要的。白地黑花裝飾所用的彩料是一種經過窯工特別揀選的、含鐵量較高的黏土狀褐鐵礦礦石,磁州窯的窯工們稱之為「斑花」。由於其含鐵量很高,既使是在白釉釉下,燒成後也是呈現出黑色或黑褐色。而白釉醬彩所採用的彩料就是製作黑瓷器的黑釉土,由於黑釉與透明釉交融後,鐵含量會減少,因此,白釉醬彩的呈色一般是棕黃色,褐黃色或褐綠色。北宋中期開始在黑釉中添加了一些胎泥配製成彩,高溫下不易與白釉交融,克服了紋飾暈散的問題。

釉上黑彩點繪的裝飾在北方地區的繁盛大約是在唐代,尤其是中晚唐以後。山東棗莊中陳郝窯第三期(唐—五代)出土的罐、執壺和水盂的肩部,在青釉上飾醬彩斑。在陝西銅川黃堡窯唐代地層中出土348件白釉褐彩瓷和青釉褐彩瓷,其裝飾技法實際上就是我們所討論的白釉醬彩類裝飾。有一件器物上直接用醬彩書寫「大中」(847~859年)年號,其他器物也似乎都屬唐代第四期(841~907年),紋飾題材有斑、點、豎道和極簡單的叢草紋。釉上黑彩點繪是北宋時期北方廣大地區的民間窯場使用最多的一類裝飾,是當時磁州窯最主要的裝飾技法之一,當白地黑花裝飾產生並成熟以後才逐漸衰落。其沿用的時間一直到金代中後期。


(三)白釉剔花裝飾


白釉剔花是利用化妝土做裝飾的一種工藝。它利用含鐵量較高的胎體本身在燒成後呈現灰色、褐色、赭色或褐黑色,與燒成後的純白色化妝土形成對比的原理,通過剔、劃達到紋樣與地色不同的裝飾效果。(圖八,5)其製作方法分為三步:一是在施過化妝土的器物上先劃畫出花紋。二是用扁平狀的工具剔去花紋輪廓以外部分的白色化妝土,露出較深的胎色,這一步是白釉剔花裝飾的技術關鍵。三是施無色透明釉。剔花裝飾即告完成,可入窯燒制。由於剔去化妝土部分的胎色與化妝土的顏色既有差別又不是反差很強烈,又由於圖案是以流暢的劃紋為基礎,構圖精美,釉色潔白,對比柔和,給人以溫柔文靜、素雅大方的感覺。


白釉剔花裝飾由於採用了減地的方式,使花紋具有凸起的效果,增加了裝飾的立體感。其來源是仿金銀器裝飾中的局部鎏金技法,文獻上稱之為「金花銀器」。白釉剔花裝飾是磁州窯最早採用的裝飾技法之一,在磁縣觀台窯五代後期就採用了這種裝飾,北宋時期在整個北方地區流行,直到金元時期。(圖八,7)


(四)白釉珍珠地劃花裝飾


珍珠地劃花是在劃花紋飾之外戳印出許多小圓圈的一種裝飾技法,由於這些小圓圈密如攢珠,因而被稱為珍珠地。這是借鑒了金銀器中的魚子紋地鏨花的裝飾方法,這是珍珠地劃花的主要特徵。珍珠地劃花裝飾的另一個特徵,就是在絕大多數的劃線中及珍珠地紋中都填入了特製的彩料,燒成後,劃紋呈現棕紅、褐黑及深黑色,與白色化妝土形成較強烈的反差。這是金銀器裝飾技法在瓷器上的應用和發展。(圖八,6)珍珠地劃花裝飾產生於五代到北宋初,主要流行於河南中西部地區和磁州窯,金代以後就很少見了。


(五)白釉黑剔花裝飾


利用斑花彩料與白色化妝土的反差而為裝飾的,還有在磁州窯和當陽峪窯十分流行的黑剔花裝飾。黑剔花裝飾在技法上與白釉剔花裝飾相似,所不同的是它使用了兩層化妝土,即在白色化妝土之上,在局部或全部又加施一層黑色彩料。這層彩料被磁州一帶的窯工們稱為黑色化妝土,它是用鐵礦石(斑花)、制胎用的泥漿和黑釉按比例配製成的。然後於其上劃刻花紋,將花紋以外的黑色化妝土剔去,但又不能傷及白色化妝土,形成比白釉剔花更強烈的反差,成為磁州窯最精美的裝飾技法之一。(圖八,9)這種裝飾與隨後出現的白釉繪劃花裝飾有諸多相似之處,較易混淆。黑剔花與白地黑花的主要區別在於:白地黑花明確地屬於毛筆繪畫的範疇,而黑剔花則屬於剔花範疇。嚴格說,黑剔花也是一種鐵彩的裝飾方法,只是缺少了「繪」這一要素。黑剔花裝飾出現於北宋晚期,並迅速流行,金代以後停止使用。儘管這種裝飾的使用區域不大,但被認為是磁州窯最珍貴的產品。


(六)白地黑花裝飾


這種裝飾準確的稱謂應該是白釉釉下黑彩繪畫裝飾。其主要技術特點有二:第一,它是以俗稱「斑花石」的鐵礦石為彩料的一種彩繪裝飾。由於斑花石中其他成份的不同,加上含鐵量的差別以及窯爐溫度和氣氛的不同,燒成後會呈現出赭色、棕色、棕褐色或棕紅色,形成各種不同的紋飾特點。由於斑花彩料中的含鐵量很高,因此可以將彩料調配成很稀的彩漿,十分適於用毛筆繪畫和書寫文字,這是白地黑花紋飾流暢多樣的基礎,也是磁州窯白地黑花裝飾最重要的特點之一。(圖八,5)第二,白地黑花裝飾採用了釉下施彩的工藝。彩主要施於白色化妝土與透明釉之間。釉下施彩有兩個基本條件:一是胎體上施白色化妝土,使器物表面光潔,避免將彩料直接施於較粗糙的胎體上;二是表層的透明釉可以使彩充分呈現出來。

白地黑花裝飾最早出現於磁州窯,大約在北宋中後期產生,並逐步擴展,金代時成為北方地區最流行的一類裝飾,其繁榮期在元代。明代以後在北方地區幾乎成為唯一的裝飾技法,其使用一直延續到當代。


以上這些裝飾都利用了白色化妝土作為地色,利用釉上和釉下加彩與化妝土的色彩對比,形成了色澤豐富的裝飾效果。


從五代到北宋初期(10世紀),化妝土的功能進一步拓展,不僅是製作白瓷簡便易行的方法,可以粗瓷細作,而且成為了磁州窯,或者北方地區眾多民間窯場豐富多彩裝飾所依託的基本條件,成為窯工們施展他們的聰明才智的舞台。這一切賦予了化妝土更多的意義,拓展了其功能。由此而生產出的化妝白瓷器深受廣大民眾的喜愛,成為宋元時期制瓷手工業中的一朵奇葩。


在化妝土被廣泛應用的宋代,其自身的特點也得到了延伸。最重要的表現就是黑色化妝土的出現和廣泛使用。北宋中後期,隨著白瓷器的發展,黑釉瓷器也快速跟進。特別是飲茶風習的流行,使黑釉茶盞備受珍視。為了保護和美化黑釉瓷器的露胎部分,出現了將黑色化妝土施在黑釉器物未施釉的露胎部分。(圖八,8)這種化妝土的顏色有黑褐、棕紅、棕色等多種。我們也將這種較深色的化妝土稱為護胎釉。北宋末期鈞釉瓷器創製以後,早期製作精美的鈞窯器物也使用護胎釉。(圖八,10)當鈞窯瓷器不再作為精品瓷器以後,護胎釉也不再使用。可見,這種黑色化妝土的使用是從白色化妝土發展而來的,是專門用於生產精緻瓷器的工藝技術,具有保護和裝飾雙重功能。


元代以後,北方地區的制瓷開始走向衰落。一個主要的表現就是不再生產不施化妝土的精細白瓷。明代以後,精細白瓷基本來自南方地區的景德鎮窯,而北方地區則全部生產化妝白瓷。在使用對象和方式上也有了比較明確的分工。化妝白瓷成為專供民間使用的粗大笨重的一類產品。


附記:本文是在2017年2月參加在韓國光州高興郡舉辦的「第三回高興雲垈里粉青砂器國際學術大會」,為探討中國古代制瓷技術與朝鮮粉青砂器的技術交流所做的主題發言稿修改而成。

(作者:秦大樹 北京大學考古文博學院 原文刊於《華夏考古》2018年第1期  此處省略注釋,完整版請點擊左下方「閱讀原文」)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社科院考古所中國考古網 的精彩文章:

洪石:漢代銅玉枕研究
玉中三玦:耳飾之玦

TAG:社科院考古所中國考古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