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福澤諭吉與日本近代化》、《歷史學是什麼?》入選2018年4月百道書單

《福澤諭吉與日本近代化》、《歷史學是什麼?》入選2018年4月百道書單

原標題:《福澤諭吉與日本近代化》、《歷史學是什麼?》入選2018年4月百道書單


2018年4月份的百道網好書榜近日發布,北師大出版社新史學譯叢系列兩本新書入選,分別是《福澤諭吉與日本近代化》和《歷史學是什麼?科學與藝術之爭》。


2018年,北師大出版社新史學譯叢系列還將向朋友們呈現更多更精彩的好書,敬請關注。


社科類

書名 作者 出版社
槍的合眾國:美國槍文化的形成 [美] 帕梅拉·哈格 著 中信出版集團
過剩時代的學習 方柏林 著 華東師範大學出版社
清算:華爾街的日常生活 [美] 何柔宛 著 華東師範大學出版社
民主的浪漫:當代墨西哥民眾的無聲抗議 [美] 顧得民 著 江蘇人民出版社
革故鼎新:民國前期的法律與政治 楊天宏 著 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
焦裕祿家風 趙瑜 著 河南文藝出版社
早期教育質量:國際視角 [英] 海倫·佩恩 著 教育科學出版社
時代大決戰:貴州畢節精準扶貧紀實 何建明 著 人民出版社
福澤諭吉與日本近代化 [日] 丸山真男 著 北京師範大學出版社
現代政治的思想與行動 [日] 丸山真男 著 商務印書館
偉大的美國城市:芝加哥和持久的鄰里效應 [美] 羅伯特 J.桑普森 著 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
不完美風暴:美國中央情報局反恐30年 [美] 邁克爾·莫雷爾、比爾·哈洛 著 中信出版集團
跨越邊界的社區:北京「浙江村」的生活史(修訂版) 項飆 著 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生活書店出版有限公司
中美關係:故事和啟示 倪世雄 著 江蘇人民出版社
走出迷局:審視歷史中的任性與制度 陳良 著 人民出版社
實證的迷思 葉啟政 著 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
歷史學是什麼?科學與藝術之爭 [美] 斯圖爾特·休斯 著 北京師範大學出版社
馬克思畫傳(馬克思誕辰200周年紀念版) 中央馬恩列斯著作編譯局 編 重慶出版社
統治世界3:世界歷史中的神秘共濟會 何新 編著 遼寧人民出版社
黑格爾的精神現象學 [德] 馬丁·海德格爾 著 南京大學出版社

特別推薦


01


《福澤諭吉與日本近代化》


作者: [日] 丸山真男


出版社:北京師範大學出版社


譯者: 區建英

出版年:2017-8-1


頁數:320


定價:68.00元


裝幀:精裝


叢書:新史學譯叢

ISBN:9787303225064


思想史家的特徵是:埋沒於歷史中時表現得傲慢,從歷史中脫出時表現得謙遜。一方面是嚴守歷史的拘束性,另一方面是自己對歷史的能動工作(所謂「對歷史」,並不能誤解為對現代,這是指自己對歷史對象的能動工作)。在受歷史制約的同時,積極對歷史對象發揮能動作用,在這種辯證的緊張關係中再現過去的思想。這就是思想史本來的課題,也是思想史之妙趣的源泉。


——丸山真男


丸山真男(1914-1996),日本著名的政治思想史學者。1950年至1971年任東京大學法學部教授;並獲得美國哈佛大學、普林斯頓大學分別授予的名譽法學博士和名譽文學博士稱號;1974年成為東京大學名譽教授。其重要著作有:《日本政治思想史研究》《現代政治的思想與行動》《日本的思想》《戰中與戰後之間》《從後衛的位置出發》《讀(文明論概略)》《忠誠與叛逆——轉型期日本的精神狀態》等。



02


歷史學是什麼?科學與藝術之爭


作者: [美]斯圖爾特·休斯


出版社:北京師範大學出版社


譯者: 劉晗


出版年:2018-1


頁數:150


定價:48.00元


裝幀:精裝


叢書:新史學譯叢


ISBN:9787303229796


我認為,三種方法將會有助於引導我們進入這個全新的領域。首先,同樣也是最顯而易見的是科學技術變革帶來的堆積如山的記載。第二個方法是散布在殘疾、疾病、感官適應性的跡象構成的心理-生理歷史研究的基礎。第三個方法是語言,它是有史以來在對所有類型人的調查研究中與感官聯繫最密切的標誌,是身體與心靈之間、生命現象與符號性表達之間一條真切實在的紐帶。


——斯圖亞特?休斯


斯圖亞特?休斯 (1916-1999),出身於書香門第。美國著名歷史學家。哈佛大學博士畢業後,執教於布朗大學。「二戰」期間曾就職於中央情報局的前身—戰略情報局。戰爭結束之後,先後執教於哈佛大學、加州大學聖地亞哥分校。著有《美國與義大利》《意識與社會:歐洲社會思想的轉向》《歐洲現代史》等。


END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新史學1902 的精彩文章:

孫江:近代知識亟需「考古」——我為什麼提倡概念史研究

TAG:新史學190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