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精品賞鑒》瓷器怎麼鑒定出手?

《精品賞鑒》瓷器怎麼鑒定出手?

定窯是漢族傳統制瓷工藝中的珍品,中國宋代五大名窯之一,它是繼唐代的邢窯白瓷之後興起的一大瓷窯體系。主要產地在今河北省曲陽縣的澗磁村及東燕川村、西燕川村一帶,因該地區唐宋時期屬定州管轄,故名定窯。定窯原為民窯,北宋中後期開始燒造宮廷用瓷。創燒於唐,極盛於北宋及金,終於元,以產白瓷著稱,兼燒黑釉、醬釉和釉瓷,文獻分別稱其為"黑定"、"紫定"和"綠定"。定窯的胎質薄而輕,胎色白色微黃,較堅緻,不太透明,釉呈米色,施釉極薄,可以見胎。

此盤盤心繪一升龍,內璧繪八小龍,周邊環繞雲紋,共同組成九龍圖案。外壁繪折枝花卉紋,底部施釉,現出淡淡的火石紅,俗稱「糊米底」。所用青料為江西樂平縣產的「陂塘青」,也稱「平等青」。色料淘煉精細,含雜質較少,發色柔和淡雅,藍中閃灰,呈色非常穩定、平靜,頗有水墨畫風格,與潔白溫潤的胎釉和纖細的紋飾相襯,分外脫俗。龍紋均為五爪,具有非常明顯的「九五之尊,飛龍在天」之意。我國古代以「九」為陽數(奇數)中最大,有最尊貴之意,而五在陽數中處於居中的位置,有調和之意。這兩個數字組合在一起,既尊貴又調和,無比吉祥,常作為帝王之象徵。「九」、「五」兩個數字與封建宮廷生活的各個方面包括瓷器等有著密不可分的聯繫,有著至高無上的象徵意義,可謂宮廷專用,帝王獨享。單從九龍紋飾看,歷朝瓷器上極少見,此盤絕無僅有,可謂「第一龍盤」。

首先,要了解朝代的瓷器特徵。比如明代瓷器造型豐滿、渾厚、古樸,器型線條柔和、圓潤,給人以質樸、莊重之感。瓷器的胎體分為琢器和圓器,琢器指立體造型,如瓶、尊等都是比較厚重的;圓器指平面造型,如盤、碗等,其胎體也較清代厚重。明代青花瓷器早期暈散,中期漂亮,晚期發灰暗淡。明代所有瓷器露胎處多有火石紅痕迹的現象。器足,大件器足多為砂底,永樂、宣德大盤均為白砂底。明代早期和晚期的圓器足底,常有塌底、沾砂、放射狀刮削跳刀痕,到末期更為明顯。器足形狀有直圈足、內斂圈足、卧足、台階式圈足、外傾內斜削式圈足、直切圈足、壁形足、平削圈足、淺圈足、刮削平足等。

藝術品交易中心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古董世家 的精彩文章:

薦·藏 「海螺形狀化石」精品欣賞
奇石怎麼鑒定出手比較快?

TAG:古董世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