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聯創互聯4標的業績達標存變臉風險

聯創互聯4標的業績達標存變臉風險

長江商報消息凈利潤增速3.5倍於營收增速,股東高管套現超13億

本報記者 魏度實習生 萬少清

3年間,凈利潤暴增57.23倍,大規模併購讓聯創互聯(300343.SZ)經營業績出現神奇增長之時,也將面臨著併購標的業績變臉風險。

上月中旬,聯創互聯發布的重組標的業績實現情況的公告顯示,4家標的公司均順利完成了業績承諾。其中,三年前收購的3家標的均在承諾期內實現了業績承諾。

標的公司如期完成承諾的業績,讓聯創互聯財報頗為亮麗,其凈利潤連年倍增,公司的資產規模也在三年之間猛增了5.48倍。

不過,在業績承諾期內,4家標的公司業績達標均十分精準,去年合計實現扣除非經常性損益後的凈利潤為4.42億元,僅比承諾數多出2193.14萬元。

聯創互聯原本是一家專業生產保溫材料的傳統企業,3年前開始藉助大規模併購實現了向互聯網營銷行業轉型。在上述併購中,均出現了超過10倍的溢價,由此使得公司商譽猛增至32.70億元。

上月底,一大型投行人士向長江商報記者稱,標的資產均為踩點實現業績承諾,存在故意為之之嫌,承諾期滿,一旦業績變臉,將出現較大規模的商譽減值,進而吞噬公司大部分利潤。

營收與凈利增速嚴重不匹配

聯創互聯再次向投資者交出了一份亮麗的成績單的同時,也迎來市場對其凈利潤高速增長的質疑。

根據公司披露的年報,2017年,公司實現營業收入27.68億元,較2016年的23.31億元增長了18.73%。同期凈利潤達到3.72億元,較2016年的2.01億元增長了84.47%。數據顯示,凈利潤的增速是營業收入增速的3.50倍,二者不相匹配。

去年,公司的銷售毛利率為24.05%,較2016年的22.02%微增了2.03個百分點,變化並不明顯。

在收入結構上也無明顯變化。去年,聯創互聯的主營業務構成中,互聯網廣告行業實現的營業收入為23.43億元,占營業收入的84.68%,化工行業實現營業收入4.24億元,佔比為15.32%。2016年,前述兩大主業分別實現營業收入20.59億元、2.73億元,占營業收入的比重為88.28%、11.72%。

在收入結構、毛利率等變動都不大的情況下,聯創互聯的營業收入和凈利潤增速差別如此之大令人意外。

其實,2015年以來,聯創互聯的凈利潤和營業收入一直保持著高速增長之勢。

數據顯示,2015年、2016年,公司實現的營業收入為9.65億元、23.31億元,同比分別增長15.85%、141.65%,同期凈利潤為0.31億元、2.01億元,同比增幅為382.97%、553.59%。

對比發現,2015年至2017年底,公司的資產總額由2014年的9.13億元增長至2017年的59.22億元,3年間增長了5.48倍。同期,營業收入由8.33億元增長至27.68億元,增長了2.32倍。增長最迅猛的是凈利潤。2014年,公司的凈利潤只有638.03億元,跌入上市以來的谷底。而到了2017年,凈利潤達到3.72億元,短短3年間增長了3.66億元,增幅高達57.23倍。如此高的增速,堪稱神奇。

收購3公司溢價均超10倍

凈利潤高速增長的聯創互聯得益於大規模併購,即通常所說的「買來的利潤」,如今,32.70億元商譽懸頂,盈利能力能否持續尚是未知數。

聯創互聯的前身是聯創股份,專註於聚氨酯硬泡組合聚醚的技術研發、生產和銷售等業務。上市前三年的2009年至2011年,其凈利潤為1408.80萬元、3253.01萬元、5089.81萬元,盈利能力穩定提升。上市之後,經營業績不斷下滑。

上市當年的2012年,其實現營業收入4.25億元、凈利潤5089.81萬元,同比增長-4.72%、6.91%。到2014年,其營業收入增長至8.33億元,而凈利潤只有638.03萬元,同比大降89.27%,跌入谷底。

從2015年開始,公司藉助資本市場通過併購重組實現了產業的快速切換。

長江商報記者梳理髮現,從2015年至2017年的三年間,聯創互聯斥資37億元先後將4家公司納入麾下,從而徹底進入數字營銷領域。

具體為,2015年3月,耗資13.22億元收購上海新合100%股權進入互聯網廣告營銷領域。當年下半年,公司又出資17.3億元收購上海激創和上海麟動兩家互聯網營銷公司。2017年下半年,又以6.48億元價格控股了數字營銷服務商鏊投網路。

在上述收購過程中,標的資產均存在高溢價現象。收購之時,上海新合、上海激創、上海麟動評估值均較凈資產溢價15倍、13.55倍、34.93倍。系列收購完成後,聯創互聯的商譽勁升至32.70億元。

高溢價收購同時,交易對方也給出了高業績承諾。具體為,上海新合在2015年—2017年的扣除非經常性損益後的凈利潤分別不低於1億元、1.3億元、1.5億元。上海激創在2015年至2017年扣除非經常性損益後的凈利潤不低於7000萬元、8750萬元、10937.50萬元。上海麟動在2015年至2018年扣除非經常性損益後的凈利潤不低於3400萬元、5000萬元、6250萬元、7820萬元。鏊投網路在2017年至2019年扣除非經常性損益後的凈利潤分別不低於0.98億元、1.23億元、1.55億元。

股東高管密集減持

承諾的業績精準達標、股東及高管密集減持,聯創互聯收購標的業績變臉風險上升。

截至目前,上海新合、上海激創的業績承諾期已滿,均實現了業績承諾。上海麟動和鏊投網路的承諾期還沒滿,目前,期內也實現了業績承諾。

不過,上述4標的實現的業績承諾均十分精準,如上海新合,2015年至2017年實現的凈利潤為1.25億元、1.38億元、1.54億元,合計為4.17億元,僅比承諾的業績多出3715.6萬元。2017年,4家標的合計實現凈利潤4.42億元,僅比承諾的凈利潤多2193.14萬元。

精準達標之時,公司的股東實施了密集減持計劃。

回溯公告,2016年10月下旬,公司控股股東、實控人李洪國實施了大規模減持,其僅在10月27日、28日兩天就減持了2544.56萬股股票,佔總股本的4.31%,套現超6.5億元。

此後,公司的第二、三大股東齊海瑩、周志剛也紛紛實施減持。僅在當年10月28日這天,二人合計減持了2146萬股,套現約5.5億元。

第四大股東邵秀英和齊海瑩繼續實施減持計劃,公司董事、副總裁王璟也加入到減持隊伍中。最近的一次是今年1月11日,邵秀英減持了162.34萬股。

據長江商報記者初步計算,上述減持,共計套現13.02億元。

上述減持股東中,齊海瑩為公司董事、總裁,邵秀英為公司副董事長、總工程師。

經營業績持續高增長,包括董事長李洪國在內的一眾主要高管卻齊刷刷進行減持,讓市場心生疑慮,標的公司業績是否會存在變臉的可能?

值得一提的是,上述減持的高管中,齊海瑩、王璟分別為被收購前上海新合的董事長、前任總經理及董事。目前,上海新合的業績承諾期已滿。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長江商報 的精彩文章:

雷軍重申小米價值觀:小米硬體綜合凈利潤率永不超過5%
海爾空調自己會「洗澡」

TAG:長江商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