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恆順眾生是隨眾、隨波逐流么?看宣化上人等高僧大德解讀

恆順眾生是隨眾、隨波逐流么?看宣化上人等高僧大德解讀

弘柏

卧佛·正版高級圖庫,感恩作者

與某叢林的當家師交談,師父提到現實存在問題,表示了一定的無奈,「因為也要恆順眾生啊,十方道場嘛」。很明顯,這「恆順眾生」,有些無奈,既要面對佛祖所言的「靈山腳下無善人」的實際,又要作安撫進而度脫。佛法的維繫、弘揚並非一句豪言一聲壯語,就可來的。

因此後學就想,難道佛陀時代僧伽事業的發展,還要看「靈山腳下」一類人的臉色嗎?顯然,不是這樣的。當時的比丘提婆達多,領銜一方僧眾,處處與佛陀作對,咄咄逼人,甚至還有以「五法宣言」直陳逼宮的舉動,佛陀堅決予以否決,未作採納。

佛陀最後慢言慢語地說:「愚痴的人!」

正版高級圖庫,感恩作者

我們沒有佛陀的智慧,那就只有來看看高僧大德如何解讀「恆順眾生」的了。

恆與順,按照詞典的解釋,「恆」是持久、經常的;「順」有八層意思,其中有趨向同一個方向及服從、不違背和適合、不彆扭的註解。也就說,恆順就要經常性的隨順某一對象,滿足他們的願望,順達他們的內心慾望,是嗎?

如本法師說:恆是時間概念,「遍及無量三千,無有距離」;「順是隨順度化,悲憫柔和之義」。那麼,恆順眾生「非菩薩人不能克成,最起碼亦得證成無生法忍,方得恆順眾生,不致有退墮之念」。

得,這恆順眾生可不是誰都可以承擔得起,能夠恣意為之的事。

既如此,我們現在講恆順眾生,是不是就為息事寧人,以佛陀的善巧方便之意,來化解、消弭矛盾,處理棘手之事?從字面講,非常簡單明了,長期的持之以恆的隨順十方眾生,大家相安無事,能得一團和氣,還可以得到融融樂趣,美事一樁嘛。

正版高級圖庫,感恩作者

然而,宣化上人可不是這麼看的,這位高僧一語中的,作了揭示。

「恆順眾生,是順著眾生的習慣,又要把他從逆流中救出來,這叫恆順。」宣化上人說,「要不然,你順著眾生,他歡喜造業…你也跟著眾生去起惑、造業、受果報?那不也就變成眾生了。」

怎麼樣,高僧的境界、高僧的智慧體現出來吧。確實,我們都是凡夫,並非高僧大德,更不是佛菩薩,想要做到如他們,一般情況下是不可能的,只能說是盡量效仿,我們來學習他們的善行或菩薩行;然後,我們在娑婆世界裡,盡量的做、日益而改正自己, 不作看不順眼誰、厭煩誰之舉,不逞口舌之能,調伏我心、破除我執和法執。這樣做,可不可以呢?畢竟,只有大德高僧或佛菩薩,才能「常常不厭煩地去教化眾生,令眾生反迷歸覺,離開迷途得到覺悟」(宣化上人語)。宣化上人定義而言道:「所以恆順眾生也就是精進波羅蜜,精進波羅蜜就是不厭煩造罪的眾生。」

正版高級圖庫,感恩作者

我們所誦讀的《大方廣佛華嚴經普賢行願品》,普賢菩薩明確地說:「言恆順眾生者……菩薩如是平等饒益一切眾生。何以故?菩薩若能隨順眾生,則為隨順供養諸佛。」

因此,宣化上人解讀道:「…並不是讓我們去隨順眾生的煩惱,跟著眾生一起做錯事,否則豈不是眾生度了我們去三惡道,而不是我們度了眾生。」

我們的工作生活中,能不能以自己的智慧,針對所面對的對象或群體的不同根性、不同情狀,採取巧妙應對的方式方法,來調理、理順人際關係,來調和、消弭矛盾,但並非要我們作出軟弱的選擇,迴避矛盾,也不是得認可對方的錯誤。比方我們看到了鄰居在教育孩子,從責罵升級到毆打,都會勸阻的,卻不能說「恆順他吧。人家打自己個的孩子,恆順他的脾性就是。這孩子也真是,管他呢」。要是這樣的話,坐視孩子被毆打、痛苦哀嚎,豈不是冷漠無情,而鄰里之間也毫無情誼可講了吧。

或許,我們會說「我又不是佛菩薩,哪有那份心」。

正版高級圖庫,感恩作者

是啊,我們非佛菩薩,即使眾生造的罪業多多,也會度化的,而不會由著眾生墮地獄去。地藏王菩薩不也發了宏願了嘛,「地獄不空,誓不成佛」。所以說,佛菩薩沒有這份分別心的,佛及佛菩薩對眾生有著慈悲心、喜舍心,來度眾生。宣化上人說:「這是真正精進波羅蜜。」

我輩凡夫,做好自己,盡一己之力,做些力所能及的事兒,也就是了,凡夫就不要動此恆順眾生之念了吧。如本法師就說道:「今日不知明日事,尚存三惑之結,盡未來皆是生死業,若要恆順眾生而行化,這是夢人說夢話,水裡月一般的空言,不得實際。」

(16:58,2018年4月25日,1596字,弘柏)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佛子Prajnasarira弘柏 的精彩文章:

完結篇:寺有三寶物寶及人寶,春花秋月夏風冬雪如見天童——東南佛國天童禪寺隱藏密碼
若供有佛像,還請時時勤拂拭、保持潔凈莊嚴為好

TAG:佛子Prajnasarira弘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