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家是否有自律,若有是否有違天然?
我聽有人說「道不講自律,所言所行皆是道」,甚是無奈。
首先明確一點,所謂自律,律的是什麼?不外乎慾望。一切的自律,歸根到底,都是要控制自己的慾望。而關於控制慾望,可說是老子《道德經》的最核心主題。畢竟道家講究的是「無為」,「無為」的含義很豐富,而站在修行的角度,「無為」即無欲。
所有誠實的、有良心的人類智者,都會教人要自律,老子的道家當然也不會例外。如有人說道家修行不存在自律,這其實是種誤解。如果不存在自律,請問你修的什麼行?你還要學什麼道家?直接依人類的動物本能而行就是。
我們看《道德經》中所言:
第一章,開篇就提出《道德經》全書所要闡明的核心和主題,在於「無欲」:
常無欲,以觀其妙。
第三章,講不可刺激人們的慾望之心:
不見可欲,使民心不亂……常使民無知無欲。
第五章,明白無誤地點出人類慾望的危害,指明聖人不沉迷於慾望:
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聾;五味令人口爽;馳騁畋獵,令人心發狂;難得之貨,令人行妨。是以聖人為腹不為目,故去彼取此。
第十九章,也是教我們要「少私寡慾」:
絕聖棄智,民利百倍;絕仁棄義,民復孝慈;絕巧棄利,盜賊無有。此三者以為文,不足。故令有所屬:見素抱樸,少私寡慾。
第三十三章,直接提出「自勝者強」的主張,「自勝」跟我們現在所講的「自律」、「自製」等幾乎是同義語:
知人者智,自知者明;勝人者有力,自勝者強。知足者富,強行者有志;不失其所者久,死而不亡者壽。
第三十七章,講無欲則能靜,能靜則天下自正:
化而欲作,吾將鎮之以無名之朴。無名之朴,夫亦將不欲。不欲以靜,天下將自正。
第四十六章,講慾望無止,貪得無厭是大病:
禍莫大於不知足,咎莫大於欲得。故知足之足,常足矣。
第六十四章,講聖人以不欲為欲:
聖人慾不欲,不貴難得之貨;學不學,復眾人之所過:以輔萬物自然,而不敢為。
以上所引用的《道德經》原文,代表的是道家。我們再來看道教,道教有一部關於修行的必讀經典《清靜經》:
夫人神好清,而心擾之;人心好靜。而欲牽之。常能遣其欲,而心自靜;澄其心,而神自清,自然六欲不生,三毒消滅。所以不能者,為心未澄,欲未遣也。能遣之者,內觀其心,心無其心;外觀其形,形無其形;遠觀其物,物無其物;三者既悟,惟見於空;觀空亦空,空無所空;所空既無,無無亦無;無無既無,湛然常寂;寂無所寂,欲豈能生;欲既不生,即是真靜;真常應物,真常得性,常應常靜,常清靜矣!如此清靜,漸入真道;既入真道,名為得道;雖名得道,實無所得;為化眾生,名為得道;能悟之者,可傳聖道。
清靜經》全文490字,上面所講的關於「遣欲」的部分就佔了234字,近一半篇幅。若說道家不講自律,那恐就要扶入歧途了。
於說道家講自律有違天然,這不僅跟普通的人類常識不符合,動物最天然,人是不是應該跟動物學習?與道家理論更是格格不入,截然相反。
因為「道」本身就是沖虛至靜,無欲無為的。 人要修道,要合道,必然就要「少私寡慾」,而不是放縱自己的慾望,為所欲為。
現代人總把放蕩當自由,把獸性做人性,實在讓人無可奈何。
TAG:天璣易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