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紀念一個清末乞丐誕辰180周年 | 短史記

紀念一個清末乞丐誕辰180周年 | 短史記

文 | 諶旭彬




今年是清末乞丐武訓誕辰180周年。



武訓乃山東堂邑柳林鎮武家莊人,1838年生於貧苦之家,幼年喪父。

傭工、行乞三十餘年,不娶妻室,不講享受,積資辦了三所義學。

山東巡撫袁樹勛說他「自恨不讀書、不識字」,發誓「必教人人讀書識字」。當地士紳楊樹坊等人,說他患有「義學症」,心心念念只在辦學,挑擔、拉車、推磨、雜耍、說媒、討飯……無所不做;攢下錢來,或拿去跪請士紳替他放貸生利,或拿去買田置地。




49歲那年,武訓已購置田產230餘畝,積資2800餘吊。次年,求得當地士紳之助,武訓耗資4378吊(不足部分由士紳捐助),並以田產充當義學運營之資,在柳林鎮東門外建起第一所義學,取名「崇賢義塾」。義學之田契,武訓署名「義學正」而非本名,旨在防止自己死後田產落入親族之手。1890年,武訓在館陶縣參與創辦第二所義學。1896年,在臨清縣創辦第三所義學。

同年夏,武訓去世,享年58歲,無餘財,送葬者萬人。

《清史稿》里說他臨終之時,「聞諸生誦讀聲,猶張目而笑」。①





圖:左,聊城武訓祠堂之武訓半身塑像;右,趙丹在電影中塑造的武訓形象



武訓生前,遠不如死後有名。




1909年,為推動新學制改革,激勵地方士紳辦學,山東巡撫袁樹勛奏請朝廷將其義舉載入史冊。




北洋時代,其事迹被編入《清史稿》,開正史為乞丐立傳之先例。梁啟超、蔡元培等,亦撰文稱頌其德行。




南京國民政府成立後,蔣介石親筆題寫了《武訓先生傳贊》,表彰其「以行乞之力,而創成德達才之業」,武訓事迹進入各種教科書;民間則有陶行知等教育大家不遺餘力倡導「武訓精神」,自1942年起,年年廣聚名流,舉辦武訓紀念會。②




1950年,由孫瑜導演、趙丹主演的電影《武訓傳》拍攝完成。公映前,孫瑜攜影片至中南海送審,觀影者有周恩來、朱德、劉少奇、胡喬木等百餘人。據孫瑜回憶:




「大廳里反映良好,映完獲得不少的掌聲。朱德同志微笑著從老遠的坐間走過來和我握手,說了一句:『很有教育意義。』……電影放完後,周總理和胡喬木同志沒有在大廳里提多少意見。」




公映後,該片也備受好評,被《大眾電影》評為1950年十佳電影。③





圖:左,電影《武訓傳》海報;這部新中國第一禁片,至2012年3月才正式解禁。右,1951年5月20日人民日報社論



但好景不長。




1951年3月,《武訓傳》被指歌頌「改良主義」,淪為被批判的典型。4月,事態升級,江青在文化部會議上點名該片:





「看了《武訓傳》生氣。……學校無貧僱農。……替統治階級服務,收租三四十年,職業叫花子,繁華地方走。……武訓非我們傳統。……《武訓傳》歪曲現實,歪曲傳統。」




5月20日,事態再升級,人民日報刊登社論,徹底否定武訓:





「像武訓那樣的人,……根本不去觸動封建經濟基礎及其上層建築的一根毫毛,反而狂熱地宣傳封建文化,……對反動的封建統治者竭盡奴顏婢膝的能事,這種醜惡的行為,難道是我們所應當歌頌的嗎?……對於武訓和電影《武訓傳》的歌頌竟至如此之多,說明了我國文化界的思想混亂達到了何等的程度!」




稍後,江青以「李進」之化名,率「武訓歷史調查團」赴山東實地 「調查」,並於7月底在人民日報上刊文《武訓歷史調查記》,

將武訓定性為一個以興學為掩護手段的「大流氓、大債主和大地主」。




在此之前,7月7日,華北局宣傳部已作出決議,全面清理紀念武訓的學校、碑文、建築,惟保留武訓墓與墓碑。⑤至1966年,義學遺址被摧毀,武訓墓亦被發掘分屍。⑥





圖:紅衛兵小報刊登批判武訓的文章和漫畫




武訓是大流氓、大債主和大地主嗎?當然不是。《武訓歷史調查記》里有太多的強詞奪理。比如,「調查記」評價武訓購置田產,是這樣說的:





「這些土地,大都是被武訓乘人之危從農民手裡零星地奪取去的。每張文約上的地畝數,大都只有一二畝或二三畝。我們見到的七十四張文約內,有三十八張,都是三畝以下的數字;十畝以上的,只有五張。武訓每次置地的數目如此細小,足證大都是貧苦農民遇了危急情況,不能生活下去,不得已才把土地賣給武訓。武訓之成為大地主,是在二十九年內(從他30歲算起),用各種殘酷的方法,逐步地積累起來的。」⑦




每次買地的量都很小,恰恰證明武訓是個省吃儉用、一點一滴積累財富進行投資的底層低收入者。「調查記」說這證明了武訓的「殘酷」,實在是毫無道理可言。類似詭辯甚多,此不贅述。




武訓再次獲得肯定,已是80年代中期。1983年萬里在國務院會議上講話,第一次釋放出武訓可以平反的信息:




「你們可以研究一下,能否恢復他(武訓)的名譽。他要飯所得用來辦學,卻給他戴上一頂維護封建統治利益的帽子。現在如果有這樣精神的人,應該表揚。」




1985年,曾深度參與1951年武訓批判運動的胡喬木,在陶行知基金會成立大會上承認:





「當時這種(對電影《武訓傳》的)批判是非常片面、極端和粗暴的。因此,不但不能認為完全正確,甚至也不能說它基本正確。」



平反進入實質操作階段。1986年4月29日,國務院批複山東方面:





「關於為武訓恢複名譽問題,胡喬木同志作了指示:『武訓其人,過去大加撻伐是錯誤的,現在如大張旗鼓地恢複名譽,似亦過當。

最好在徹底查清當時指責各項問題的基礎上限於地方範圍內處理。

這與武訓傳之涉及陶行知、孫瑜等一大批人有所不同。』請遵照喬木同志的批示精神斟酌處理。」⑧




武訓的個人名譽「限於地方範圍內」得到了平反。至於電影《武訓傳》,2012年出版的《黨史》二卷也有了新的說法:





「對電影《武訓傳》的批判,……對宣傳歷史唯物主義產生了積極作用。

但是,這種批判存在著片面、粗暴和上綱上線過高的情況,沒有能夠真正運用學術爭論的方法來解決問題,在思想文化界開了用政治批判解決學術爭論的不好的先例。

」⑨




注釋


①武訓生平,可參見:張明/主編,《武訓研究資料大全》第一部分「武訓生平及興學資料」,山東大學出版社,1991,P03-448。②參見:張明/主編,《武訓研究資料大全》第二部分「解放前對武訓的評價」,P449-582。但該書未能收錄蔣介石的題詞。③孫瑜,《影片〈武訓傳〉前前後後》,收錄於《中國電影研究資料:1949-1979(上卷)》,文化藝術出版社,2006,P107。④參見《毛澤東年譜 1949-1976》(中央文獻出版社,2014)P343、P381。⑤《毛澤東年譜 1949-1976》,中央文獻出版社,2014,P372。⑥武成廣,《也談武訓墓遭劫記》。⑦《對〈武訓歷史調查記〉的修改和給胡喬木的信》(一九五一年七月),收錄於《建國以來毛澤東文稿(1951.1--1951.12) 》,P402。⑧袁晞,《〈武訓傳〉批判紀事》,長江文藝出版社,2000,P185-189。⑨《中國共產黨歷史第2卷·注釋集》,中共黨史出版社,2012,P45。





本文寫於2010年,略有修訂






推薦閱讀




這四天,在抗戰史上的重要性,被嚴重低估





由北大曆任校長演講,管窺北大精神的時代變遷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短史記 的精彩文章:

1978年,鄧麗君為何能在大陸突然火起來?
越王勾踐劍「千年不銹」?並非如此 | 短史記

TAG:短史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