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他是開國元勛,一生中命運大起大落,死後葬於八寶山

他是開國元勛,一生中命運大起大落,死後葬於八寶山

湖北紅安可以說是一個將軍高產縣,曾出過董必武、李先念等多位軍政領導人物,而一生中命運大起大落的謝富治也出生在這裡。他家裡世代務農,家境清苦,青年時期由於受到全國革命氛圍的影響而投身革命洪流,並追隨過李先念,即使經歷過黃麻起義的失敗也還是沒有喪失內心的信念,繼續革命事業。

謝富治不僅驍勇善戰還在長期的戰鬥經歷中總結出來了自己的一套攻敵方案,使得部隊在實際作戰中不必拘泥於固定的計劃而不懂得變通,他的靈活作戰方案在付諸於實踐時得到了不錯的成效,從此後他不僅在軍中的聲望便得到了提升,也得到了上級的關注,將他一路從指導員升任到了軍隊的政治主任,而當時他才僅有30歲,如此年輕便身居要職對當時來說是非常難得的。

然而這位難得的軍事人才卻在後來的張國燾分裂事件中誤入迷途,這也成為他人生中的重大轉折點。當時以張國燾為首的黨內分裂勢力企圖奪取核心權力而不擇手段計的迫害黨內革命同志,使得當時的眾多身居要職的同志都遭到不同程度的身心打擊,而謝富治由於在此次行動中堅決擁護張國燾而被提任為紅四方面軍總政治部的組織部長,並將官員的任免大權交給了他。

長征過後,我黨正式展開了對張國燾等人分裂行動的制裁,但考慮到謝富治罪責較輕又曾為我軍立下過戰功才免罪於他。抗戰時期,謝富治為彌補自己的過錯而奮勇殺敵,並密切配合陳賡將軍,兩人聯手創造了不少歷史性的勝利。

建國後,謝富治被中央調到了雲南,並在當地的軍政機關任重要職務,任職期間清掃了省內的土匪勢力和販毒組織,並促進了軍隊的建設發展。1955年被評為上將,後來又被調回中央,做了公安部長,1965年提任國務院的副總理。

1972年,謝富治因病去世,周總理親自主持追悼會,會後骨灰以國家將領的的名義被葬入八寶山。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暮史 的精彩文章:

他遇險多次,卻一次次被同志們化解,牢記兩位的救命恩
大師一語成讖,說這婦女用扁擔挑的倆孩子日後可當上皇帝

TAG:暮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