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劉宇昆:我想創造出讓人目瞪口呆的發明

劉宇昆:我想創造出讓人目瞪口呆的發明

科幻讓我們對未來和科學

充滿一種敬畏感,

給我們一種語言和

思維方式探索未來,

通過巨大變革的隱喻

去探討我們應該如何自省。

劉宇昆

美籍華裔作家

美籍華裔作家劉宇昆

在中國最為人熟知的頭銜是

科幻小說《三體》的英文譯者。

藉由他的翻譯,

這部作品獲得了全球科幻小說的

最高榮譽雨果獎。

《三體》充滿大量中國歷史典故和硬科幻乾貨,

翻譯幾乎是「不可能任務」,

然而劉宇昆做到了。

劉宇昆在英文版翻譯後記中寫道:

「從一種語言、文化和

閱讀群體遷徙到另外一種,

翻譯在兩種讀者群中架起了一座橋樑。

在另一種語言的韻律和節奏中,

他們能聽到一股回聲;

在異國人的姿態和動作中,

他們能感受到一陣震顫。」

現在,這個翻譯了《三體》的

男人有了自己的創作,

他把中國的歷史寫成了一部科幻小說。

Q:新書《蒲公英王朝》對楚漢戰爭的歷史進行了一次重新想像,怎麼會有這樣的念頭?

A:我自己最喜歡的故事有一個主題貫穿始終:跨國界。在不同的語言、文化、思維方式之間進行轉換,在一個參照系中拆解文學作品,並在另一個參照系中進行重組。我妻子麗莎(中文名鄧啟怡)對我說:「你和我都是在中國歷史傳奇中長大的,在你的寫作中,可以不時聽到這些故事的迴響。為什麼不在這方面寫作,賦予古老的故事全新的生命?」

Q:《蒲公英王朝》的創作方法是什麼?

A:長久以來,可以一直追溯到馬可·波羅時代,西方文學對於中國的描寫都局限在殖民主義和東方主義色彩。我覺得這一認識的視角是有誤解和僵化的,我不想再去講一個「魔幻中國」的故事了。所以,我提出了一個更大膽的計劃。我決定創建一個全新的幻想群島——在這個群島上,神祇與人類共存,海底修建著連通各島嶼的隧道,有用來運輸作戰的熱氣球、飛船、潛艇,戰士乘著風箏戰鬥。無數英雄上演著傳奇,帝國四分五裂。兩個截然相反的朋友,一個從徭役看守變成了強盜,一個因為戰敗被奪取了爵位繼承權,他們領導了一場反抗暴政的叛亂後,卻因為如何讓這個世界變得更美好的分歧,成了殊死較量的對手。

這個故事的東方文化基底是漢朝興起的史實,但在敘事技巧上,我冒了最大的風險。融合了古希臘和拉丁史詩、盎格魯-撒克遜詩歌、彌爾頓詩歌、武俠幻想、明代小說和當代穿越小說的敘述方式,給人以一種既熟悉又陌生的感覺。書名副標題《七王之戰》來自《亨利五世》,而蒲公英的核心形象則是受一首唐詩的啟發。

Q:你創造了一個新的概念,叫「絲綢朋克」,指的是什麼?

A:本質上,我是個技術人員,所以即使是在史詩奇幻故事中,我也想創造出讓人目瞪口呆的發明。科幻小說中,創造出一個被技術支配的世界十分常見,定義這類小說時,往往會加上「朋克」這個後綴,因而有了蒸汽朋克、柴油朋克、發條朋克、生化朋克等。每一類「朋克」都是由它自己獨特的技術語言定義的,我需要做的是定義一種新的、能夠達到我理想效果的技術語言。這種語言強調的是設計上的審美,因此我決定稱它為「絲綢朋克」。「絲綢朋克」的語言系統是靈活的、返璞歸真的、生動的,取自生物力學原理、中國古典哲學和工程實例,從視覺或機制上都區別於蒸汽朋克黃銅-玻璃的剛性語言。

Q:為了創造「絲綢朋克」,你在知識、技術上做了哪些儲備?

A:為了練習這種語言,我先寫了一個小故事。主角是一名工程師,想要製造一台軍用飛行器,始終達不到滿意的效果。偶然一次,他發現有些鳥兒儘管擁有與體型極不相稱的短小翅膀,仍然飛得起來。經過調查,他發現了一種比空氣還輕的氣體。慢慢地,我對這種技術語言掌握得越發純熟,不知不覺就有了新的片語和表達。寫作的過程變成了解決問題的過程,而且和現實中的工程建造一樣有趣。

Q:中國讀者對你的第一印象大多是《三體》的英文譯者,書中有很多專業的信息量是非常難翻譯的,你的翻譯理念是怎麼樣的?

A:翻譯,就是要在一門語言中把一件作品分解,然後在另一門語言中將它們運過鴻溝,重新加以構建,形成一件嶄新的作品。《三體》中有大量的中國歷史典故,我力圖將解釋註腳的數量控制在最低限度,在文中謹慎地加入一些信息文字,以此來儘可能地為非中文讀者提供必要的背景知識。有那麼幾處地方,我嘗試進行了調整,使之成為美國讀者更為熟稔的敘事技巧。過分直譯絕非忠於原文,事實上,那種晦澀感反而會扭曲作者的本意。但有些翻譯作品對原文的完整性又完全滿不在乎,乃至原文的韻味和觀點幾乎蕩然無存。對於盡責的譯者來說,兩者皆不可取。某種意義上來說,翻譯可能比原創小說更困難。

Q:你覺得科幻小說承載的意義和價值是什麼?

A:我認為科幻小說的價值不在於預測未來,而在於給未來一種可能性的表達。科幻讓我們對未來和科學充滿一種敬畏感,可以給我們一種語言和思維方式探索未來,通過巨大變革的隱喻去探討我們應該如何自省。我傾向於將科幻作為幻想文學的分支,故事中的隱喻邏輯要比「真實科學」的邏輯重要得多。當我以這種模式創作時,更有興趣使用科幻的語言來探索比喻背後的情緒和感覺。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生活周刊 的精彩文章:

從一本書到一群人,原來你也在這裡
眉黛、唇脂、酒暈妝,先秦到明清的美人用過的妝品,復活了!

TAG:生活周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