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記者觀察:「發動戰爭是最壞的選擇」

記者觀察:「發動戰爭是最壞的選擇」

由於戰爭帶來的巨大破壞,伊拉克部分地區衛生條件惡劣,多地出現傳染病疫情。圖為1月22日,迪亞拉省患兒痛苦地等待治療。孟慶生 攝

今年是伊拉克戰爭爆發15周年。圖為3月20日,在伊拉克首都巴格達街頭,汽車從一座布滿彈孔的廢棄大樓旁駛過。新華社發

2016年7月9日,參加「環太平洋—2016」聯合軍演的美國尼米茲級核動力航母「斯坦尼斯號」飛行甲板一隅,停放著一架F/A—18F「超級大黃蜂」戰鬥攻擊機。 高石 攝

今年4月20日,在敘利亞首都大馬士革東郊杜馬鎮,幾名孩子在廢棄的公園裡盪鞦韆。新華社發

在伊拉克戰爭爆發15周年之際,以歷史的後見之明回視這場戰爭,其強力推翻主權國家政府的非法性質、給伊拉克人民帶來的巨大人道主義災難、給中東地區局勢帶來的長期負面衝擊,都顯露得更加清晰

「美國需要對恐怖主義的蔓延負直接責任」

4月12日,美國國會德克森大廈內,外交關係委員會舉行的一場聽證會上,本報記者看到了7名身著粉色襯衫的反戰人士。安·賴特就是其中之一。因為站起來高喊「不要更多的戰爭!」等口號,很快,賴特被警察逮捕並帶離了聽證會現場。

賴特在聽證會前對記者表示,她曾是一名美國陸軍上校,在國務院擔任過16年外交官。15年前,正是因為美國政府發動對伊拉克的戰爭,她毅然辭職,以表達對這場非法戰爭的抗議。

15年前的3月20日,在未經聯合國安理會授權的情況下,美英發動了伊拉克戰爭。理由是美英認為薩達姆與恐怖襲擊有關,而且薩達姆政府未能銷毀其擁有的大規模殺傷性武器。然而,美國政府花了15年,仍然沒有拿出任何證據來自圓其說。

本報記者在和很多愛好和平的美國人聊起伊拉克戰爭時,他們都用了同一個詞:侵略。「美國政府繞過聯合國,對伊拉克發動的戰爭是非法的,違反了國際法。」美國「反伊拉克戰爭老兵聯盟」主任麥吉·馬丁給了記者一份近1500字的清單,一條一條列舉了美國入侵伊拉克對當事國、對美國人民、對國際社會犯下的罪行和造成的惡劣影響。

曾在伊拉克和阿富汗戰場服役的退伍老兵威廉·格里芬告訴記者,伊拉克戰爭後,在他身邊就發生著家破人亡的慘劇。他的戰友不幸在伊拉克戰場死亡,而這位戰友的弟弟在離開戰場返回美國後,選擇自殺結束自己的痛苦,家裡留下一位老母親。格里芬說:「這樣的事情一天一夜也講不完。」

美國打著「民主」的旗號企圖掩蓋其戰爭罪行。「退伍軍人和平組織」執行主任邁克爾·麥克弗森在17歲時就加入了美國陸軍後備役部隊,「我年輕時,相信戰爭能解決一切問題。」後來,麥克弗森作為美國陸軍第二十四機械化步兵師的野戰炮兵參加了海灣戰爭,正是這場戰爭,徹底改變了他的想法。「我終於明白,發動戰爭不是解決問題唯一的選項,而是最壞的選擇。」

華盛頓智庫中東研究所衝突解決與第二條道路對話項目主任蘭達·斯利姆對記者表示,伊拉克現在依然處於十分脆弱的狀態,重建工作十分困難。美國政府沒有向伊拉克重建國際會議提供任何資金支持,只是讓其在阿拉伯世界的盟國多作貢獻,挑起幫助伊拉克重建的重擔,特別是希望沙烏地阿拉伯緩和與伊拉克的關係,從而對沖伊朗對伊拉克的影響。

2003年開始,「基地」組織和「伊斯蘭國」以伊拉克為原點,迅速蔓延。麥克弗森說,「毫無疑問,美國需要對恐怖主義的蔓延負直接責任。」恐怖主義讓伊拉克和整個世界付出了血的代價。2014年6月,恐怖主義活動和暴力衝突造成約1775名伊拉克平民喪生。

美國國內的普通民眾和退伍老兵同樣為美國政府的魯莽和不負責任付出了巨大代價。2017年1月6日,美國佛羅里達勞德代爾堡國際機場發生了一起槍擊案,造成5人死亡、8人受傷。這起槍擊案的嫌犯是一名26歲伊戰老兵,他從伊拉克戰場回國後精神狀態就已不正常。今年3月10日,美國北加州納帕谷的一個「老兵之家」發生槍手劫持人質事件,造成槍手和3名人質死亡。槍手是一名36歲的老兵。

美國退伍軍人事務部最新發布的數據顯示,在伊拉克戰爭中,每5人中就有1人被診斷患有重症創傷後應激障礙。而且,它們被冠以每場戰爭的名字:「海灣戰爭綜合征」「阿富汗綜合征」「伊拉克綜合征」……

「近半個世紀以來美國最惡名昭著的外交失敗」

伊拉克戰爭被普遍認為是冷戰後美國外交政策的一個轉折點,美國的全球形象因此大大受損。《外交事務》雜誌對這場戰爭的評價是「近半個世紀以來美國最惡名昭著的外交失敗」。

15年來,美國國內一直在發動伊拉克戰爭的合理性問題上存在巨大分歧。皮尤研究中心最新調查顯示,48%的美國人表示使用武力的決定是錯誤的,43%的人認為這是正確的決定。在是否應對伊拉克使用武力的問題上,分歧一直近乎由黨派劃分。目前,61%的共和黨人和傾向於共和黨的獨立人士表示使用武力的決定是正確的,而這一比例在民主黨一側只佔27%。

對沒有經歷過炮火洗禮的人來說,現代戰爭也許只是一場電子競技:幾個按鈕就可以發動一場戰爭,摧毀一個目標、一個城市、一個國家。就像最近美英法聯軍對敘利亞發動的襲擊一樣,美國參謀長聯席會議主席鄧福德上將說,美軍甚至沒有派出一架戰鬥機,只是在遠處的軍艦上按動發射導彈的按鈕,幾分鐘就摧毀了目標。第二天,白宮春季花園遊園會上人頭攢動,鶯歌燕舞,彷彿什麼都沒有發生。

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報道稱,在伊拉克戰爭15周年紀念日,美國必須深刻反省過度依賴軍事力量的失敗。彭博社分析稱,從伊拉克戰爭的錯誤中學習非常重要,但是華盛頓並沒有因此變得更加明智,這場戰爭反而成了華盛頓政治圈進行外交政策辯論時的「籌碼」。

不過,伊拉克戰爭最大的代價還是背負在伊拉克人民身上。時至今日,戰爭在伊拉克造成的具體傷亡數字仍無定論,多方統計都顯示,數十萬伊拉克人在戰爭中失去生命。據聯合國難民事務高級專員辦事處統計,截至2015年底,伊拉克國內的流離失所者達到440萬人。

不久前,《紐約時報》網站刊發「15年前,美國摧毀了我的國家」一文,作者是一位在美國生活的伊拉克作家。文章就伊拉克戰爭後的情形寫道:「種族和教派之間的緊張關係本就存在,但將它們變為政治通貨則是有害的」;「美國的坦克不見了,但佔領的影響無處不在。我的期望值很低,但我仍對自己成長的這座城市的醜陋感到沮喪,也為絕大多數伊拉克人失常、艱難而危險的日常生活感到震驚。」

哈佛大學教授、美國前助理國防部長約瑟夫·奈對本報記者表示,種種民意測驗已經表明,伊拉克戰爭有損美國的軟實力,同時這場戰爭還造成了「伊斯蘭國」的出現以及地區恐怖勢力的上升,因此可以得出結論,伊拉克戰爭給美國整體影響力帶來了負面作用。這場戰爭弱化了美國在中東地區的盟友體系,弱化了美國公眾對介入中東事務的支持。當前,中東地區的局勢類似於17世紀歐洲的30年戰爭,外部力量單純靠增加軍事投入難以給局勢帶來轉圜。

「美國依舊沒有學會自律、謙遜與審慎」

時至今日,美國為入侵伊拉克所拋出的主要理由早已被事實「打臉」。2004年1月24日,時任美國首席武器檢查官戴維·凱對國會表示,在指責伊拉克擁有大規模殺傷性武器問題上,「我們幾乎都錯了」。2007年4月,前中情局局長喬治·特內特表示,美國情報界在戰前從未能確認伊拉克政府與「基地」組織在襲擊美國行動方面存在指示、控制或者共謀關係。

卡內基國際和平基金會副會長包道格對本報記者表示,伊拉克戰爭引起了中東局勢的一系列重組,但這種重組並沒有按照美國政府希望的方式出現,美國所希望看到的「更少威權、更多民主」並沒有出現;相反,它讓一戰以來部分中東國家之間人為劃定的邊境線明顯承壓。

從中東的反恐形勢看,伊拉克戰爭非但沒有完成其初衷,反而孵化出了新的極端組織。「伊斯蘭國」橫空出世,時至今日仍在不斷攪動地區局勢。在包道格看來,當前中東地區不斷出現的新問題,同伊拉克戰爭的後續影響有關;除了打擊「伊斯蘭國」以外,今天美國的中東政策整體來說令人難以理解。

從國際關係的視角看,伊拉克戰爭成為冷戰後國際形勢發展的一個重要轉折點,給以聯合國為核心的國際體系、美歐關係、全球反恐局勢等都帶來了巨大衝擊,其後續影響直至今天仍在延續。

長期以來,伊拉克戰爭最受詬病的一點在於這是一場單方面推翻一個主權國家政權的非法戰爭。在伊拉克戰爭爆發前,聯合國是和平解決伊拉克危機的主渠道,安理會經過反覆磋商一致通過了關於伊拉克問題的1441號決議,法、俄、中等安理會常任理事國反對戰爭的主張得到國際社會的普遍支持。然而,這並沒有阻止美國的戰爭決定。這種非法行為在國際社會引起普遍批評。2004年9月,時任聯合國秘書長安南明確表示,伊拉克戰爭與《聯合國憲章》不符,從憲章的角度看,這是一場非法戰爭。

伊戰爆發15周年之際,美國各界也在反思戰爭。包道格認為,「伊拉克戰爭久拖不決,以及極端組織『伊斯蘭國』的興起,將美國拖入了中東的戰略泥潭,這在經濟上與戰略上對美國來說都是不可持續的。」美國該從伊拉克戰爭中學到什麼?對此,包道格給出的回答是:這可以列出一個長長的單子——尊重歷史,學習將與之打交道的人民的文化,對自己行動所造成的後果有所計劃、否則就不要貿然行動……

現實卻讓人不得不懷疑,美國究竟能否吸取伊戰的教訓。美國全國公共廣播電台的報道稱,在伊拉克民眾眼中,美國此番對敘利亞的行動有一種糟糕的「似曾相識感」,因為同當年對伊拉克的入侵一樣,美國對敘利亞的打擊同樣沒有清晰的法理基礎。

《名利場》雜誌網站以「對敘利亞的軍事打擊證明我們仍未吸取伊拉克的教訓」為題刊文指出,對敘利亞的軍事行動是對國際法和美國憲法的雙重破壞,「這再一次印證了這樣一種觀點——在伊拉克戰爭之後,美國依舊沒有學會自律、謙遜與審慎。」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中國網 的精彩文章:

春風蕩漾,陽光正好,來鄂前旗遇見最美的馬蘭花

TAG:中國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