攝影只和你自己有關
KLALIVE
公眾號ID:klalive
關注
拖延了很久,終於想到要出第一期,然而即使是這些字也是在推文發出前半個月就寫好了。我想每個選擇開設個人公眾號的人都會有一段漫長的糾結期,我很好奇大家在這段時間的想法經歷了一個怎麼樣的變化。
作為陋號的第一篇推文,做不到驚天地泣鬼神,沒有高流量的廣告位,更別提什麼用戶依賴度。因此,我想表達的東西和今天的主題很像,那就是隱私性/私密性。即Privacy。R.索默指出個人就像是包裹在氣泡中,而個人所在的氣泡是人心理上所需要的最小個人空間單位。這個氣泡說的就是個人空間,即personal space。
那麼回到今天的主題——攝影只和你自己有關。其實開始不敢用攝影這個詞,不過鑒於拍照手機的普及,大大降低了攝影的門檻,加之其他辭彙都不夠有品,因此我暫時借攝影二字來闡述我的觀點。
對大多數人而言,攝影不過是構圖和按快門兩個動作而已,甚至很多時候都用不上構圖。整個過程只有你自己參與了。然而很多時候你感受不到個人存在的強烈感,因為生活的絕大多數場景,你的「攝影」過程都會摻雜很多人和事。舉個簡單的例子,你給朋友拍照,拍完後上傳朋友圈。這兩個過程就讓「攝影」產生了群體屬性。
因此很多人會反駁我開頭的觀點,攝影不只和自己有關,攝影是一種分享生活的方式,那麼肯定和其他人會產生聯繫。如果這樣去定義攝影,那麼一開始就錯了。攝影本身是一種形式,藝術形式也好,文學形式也好甚至政治形式。而作為使用體的我們,也就是攝影者,賦予了攝影更多的屬性,包括交際屬性、攻擊屬性等。這裡引用李東川的一句話:「藝術」這樣一種東西,它是屬於個體的,而沒有必要去服從人的意志。
攝影只和自己有關,並不是鼓吹作者的任何個人觀點,不同個體處在相同的環境中,利用自己的工具去構造自己的世界觀,這本身就是一件很了不起的事情。好了,這期不成熟的觀點闡述文就先到這裡啦。
[1]Sommer R. Personal Space. The Behavioral Basis of Design.[J]. Architects, 1969:176.
[2]李東川. 攝影應該是個人的一種表達方式.[OL].2016
GIF
文|烤焦
圖|烤焦
TAG:Klaliv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