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你這個ambulance chaser

你這個ambulance chaser

案源,是所有律師最關心的問題之一。沒有案源,就沒有收入,沒有收入,生存就成問題,這很現實。所以,年輕律師喜歡調侃:這年頭,家裡要是有錢,誰還願意出來做律師啊?

1

題圖是我在看美劇《Better call Saul》學英語時,截的一張圖。老實說,ambulance-chasing 這個單片語合,分開來看,都認識。合在一起,不明所以。後來網上搜索,大致弄清了它的意思。

美國律師很多,為了尋找案源,有律師追著救護車往急診室跑,這樣就有機會攬到人身損害的案子。他人的災難,律師的案源。說起來,就有點違背律師倫理,趁人之危的意思。

根據維基百科的描述,Ambulance-chasing 在美國、英國和澳大利亞都是被禁止的。在美劇《Better call Saul》中,這個片語從劇中警察嘴裡飈出來,足見其對律師的不屑,也更讓人佩服男主角對類似侮辱的淡定,或者司空見慣?

在國內, Ambulance-chasing 這種現象肯定也有。曾經在律所接待一個當事人,他因為受工傷需要委託律師。面談時問他為什麼在沙區住院,跑渝北來找律師?回答是,醫院裡天天很多人圍著病人轉,就問你要不要找律師,「但我不相信他們」。

2

13年前,大學畢業剛開始做記者。做記者需要採訪新聞,新聞就需要線索。線索對於記者,就如同案源對於律師。

剛大學畢業,認識的人少,新聞線索自然也少,每個月的任務考核雷打不動,著急。彼時,江城武漢有四份都市報,報紙和電視表現形式不同,於是翻報紙找新聞線索成家常便飯。每到審片的時候,欄目製片人就笑我們這些新手,「左手小鋼炮,右手XX都市報」。

所謂小鋼炮,是指佳能的一款攝像機,拍新聞時靈活機動、攜帶方便,長鏡頭形似炮筒,因此得名。

再就是各類網路論壇。東湖社區、武漢熱線、天涯、貓撲都是常去的點。投訴、曝光是最愛,但可遇不可求。一次開會,新聞中心主任說,年輕記者總在抱怨沒有新聞線索,沒有線索就應該多往醫院的急診室跑,急診室里出新聞。

這個場景,何其類似。

3

再後來去報社,情況變得大不一樣。

這個變化,主要來自口線。所謂口線,就是記者對口接觸的政府部門、企事業單位。這些部門往往有新聞宣傳需要,一般會主動聯繫記者,口線多了,掌握的新聞線索就多。

還有一些部門,天生就是新聞高發地。比如公安、消防、醫院。我對接的口線單位,以公安居多。各個公安分局下面,派出所是集中處理社會矛盾的地方,各類衝突、離奇事件層出不窮,只要記者腿勤、手勤、嘴勤,根本不愁沒有新聞線索。

兩相比較,那些做得比較好的律師,他們的案源,大部分又來自哪些地方呢?顧問單位。這正如同,那些做的比較好的記者,他們的線索,大部門來自口線單位。

4

以一家生產性企業為例。先說企業內部。企業用工涉及人事勞動爭議,企業股東之間有股權糾紛,企業的管理涉及公司法運用。

再說企業外部。採購、銷售涉及買賣合同糾紛,企業與各級行政部門之間有稅務、工商行政事務,企業與企業之間還涉及知識產權保護等等。

如果你獲聘成為一家企業的顧問律師,你將面臨各種類型的法律問題,隨之而來的,還會有大量訴訟的案子。

這也是為什麼,有的律所律師,拚命壓低顧問費,希望謀求該單位法律顧問的原因。

5

如何找到第一家顧問單位?這是個問題。大成律師事務所的袁華之律師講了他親身經歷的一個例子,我覺得可以參考。

袁律師接到的第一個建築工程的案子,標的3000萬。接這個案子之前,袁律師在建築工程這個領域,只有相關理論知識,完全沒有實踐過。

當對方問他律師費怎麼收,袁回答,都是朋友,看著給。最後收了1萬元。

但袁把這當成一個學習的機會,根本不在意這次收費的高低。最後,官司贏了。再下次,又遇到一個標的3000萬的案子,他的收費變成30萬。而以他現在的水平,同樣標的3000萬的案子,收費遠遠高於30萬。

袁律師的這個例子至少說明,應聘顧問單位和打官司一樣,首先應由充足的理論知識儲備,再有合適的機會練手,慢慢提升自己的收費水平。

我一個同事說,每年,他都會有一些顧問單位離他而去,同時又有一些新的顧問單位找到他。顧問單位在不斷淘汰律師,律師也在不斷淘汰顧問單位。這,其是一個雙向選擇的過程。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人生法門 的精彩文章:

TAG:人生法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