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誤導教育的三個騙局,你是否置身局內!

誤導教育的三個騙局,你是否置身局內!

關注兒童成長 關注我們↑↑↑↑↑↑↑↑↑↑↑↑↑↑↑↑

有種被捧上天的教育,叫釋放孩子的天性。孩子身上所有的特點,都可以歸之為天性,無論是好,還是壞,都具有天然的合理性,不可辯駁、不可壓制、不剝奪,家長對孩子非常疼愛,不捨得讓孩子吃苦,發現有一些父母對孩子的學習問題看得比較淡然,覺得孩子如果不喜歡讀書就讓他好好玩,不想讓孩子太辛苦了,對於孩子學習方面沒有給孩子太大的壓力,其實家長的這個做法是錯誤的,家長沒有意識到現在社會殘酷的競爭,下面我特意給各位家長分享了一份關於清華大學的一位教授說的關於現在家長們對於學歷無用和快樂教育及釋放天性的看法,希望能夠幫助到家長樹立正確的教育觀!

一位清華教授憤慨:中國教育的最大騙局就是快樂教育、學歷無用以及釋放孩子的天性,這三個騙局,正在一步一步扭曲中國孩子的成長。

1

「西方快樂教育」是個偽命題

近幾年,中國的初等教育被快樂教育來了個大洗腦,小學好輕鬆,四點半就皆大歡喜的放學了;低年級數學課取消,英語高考不考;孩子要時常表揚,批評也不能使孩子難堪;孩子只管快樂與玩,這教育聽起來真的好美呀!

西方現代教育體系中並不存在以快樂或輕鬆命名的教學流派甚至具體教學方式。(這裡的「西方教育」特指筆者所處的以英美文化為代表的教育環境,但就筆者的觀察,也基本適用於其他與英美文化發展程度類似的文化體系。)

幼兒教育因其教育對象年齡和各項能力的特殊性,理應是整個教育過程中最「快樂」、最「輕鬆」的階段。但如果我們在維基百科上搜索幼兒教育的英文(Early Childhood Education),我們可以看到(如下圖)全篇沒有任何地方使用「快樂」(Happy)一詞。

又如澳洲國家幼兒教育大綱所示(下圖),幼兒教育的三項學習願景和五項學習成果里都不包含「快樂」一項。

有興趣的讀者不妨自行用英文搜索國外的不同教育分支,比如中小學教育、語言教育、音樂教育等。在各個教育理念和教學方法的闡述中,都很少見到對「快樂」或「輕鬆」這類詞語的直接使用。

既然如此,那西方「快樂教育」一詞是怎麼出現併流行起來的呢?總結下來,原因有三:

1·對東西方教育差別的片面理解對於沒有在國外接受過初級教育(中小學),也非國外教育從業人員的國內家長,「快樂」和「輕鬆」的確是東西方教育最直觀的差別。

2·對西方教育理念的錯誤解讀3·留學移民機構的可以炒作

孩子是否能通過遊戲教學法提高能力,與玩什麼遊戲、怎麼玩、跟誰玩等因素都有密切的聯繫,需要成人的精心策劃。最重要的是,遊戲教學法並不保證孩子學習的每一分鐘都是「快樂」的,他也有可能遇到挑戰,甚至因為挫折而不開心。

3·留學移民機構的可以炒作

教育是一項需要付出大量艱苦、時間、精力、智識的挑戰。而這種快樂的結果是:時間的荒廢,基本禮貌、能力、知識和視野一個都沒有,還一個個心比天高,覺得自己與眾不同,受不得管、吃不了苦、受不得罵;

2

最無力的教育:放養

這些年,放養被很多父母捧上了天,孩子要快樂、要自由、要釋放他們最完美的天性、要讓他們獨立自由地成長。看上去很美,實際卻糟糕得透頂。很多父母根本不是「放養」,他們眼中的放養,其實是放棄、是放縱,最後成了犯戒、甚至犯法。

《不平等的童年》一書中寫道:至少在一定範圍內,美國精英階層普遍實行協作培養,大致可以理解為「圈養」,而工人階級和貧民實行的育兒方式才是順其自然的成長,也就是我們說的「放養」。

看吧,被你們捧上天的「放養」,不過是美國底層人民無奈的選擇罷了,就像大部分的中國人一樣,他們沒有足夠的時間和金錢去教育他們的孩子。

背後而且更嚴峻的現實是:放養出來的孩子,根本沒有實力同精英家庭的孩子相競爭,放養的代價可能是,你將永遠失去上升的通道。

著名教育家烏申斯基說過:如果你養成好的習慣,一輩子都享不盡它給你帶來的利息,如果你養成了壞的習慣,一輩子都在償還無盡的債務。

其實,任何國家都一樣,精英教育從來就不是放養出來的!

教育學者丁琳講過這樣一個故事,前段時間,她家裡來了一位美國客人——一位三年級的小姑娘。像所有的小孩子一樣,小姑娘對糖果沒有絲毫的抵抗力,吃完第一顆,還想吃第二顆。

她問媽媽,是否可以。媽媽很明確地說,不可以。小姑娘只好平靜地接受。

很多人都喜歡講國外的教育多麼自由、多麼先進、多麼地尊重孩子的意願,卻有意無意忽略掉了,這自由的前面,還有一條清晰可見的邊界,有些事可以做,有些事堅決不能做。

奧巴馬是美國總統,也是諾貝爾和平獎的獲得者,但有一個身份更令他自豪——兩個孩子的父親,奧巴馬對孩子的教育,堪稱美國精英教育的典範。

奧巴馬有兩個女兒,在她們分別10歲和7歲的時候,他制定了九條家規,內容並不複雜,但操作性強,而且極具意義:

家規1:不能有無理的抱怨、爭吵或者惹人討厭的取笑;

家規2:一定要鋪床,不能只是看上去整潔而已;

家規3:自己的事情自己做,比如自己沖麥片或倒牛奶,自己疊被子,自己設置鬧鐘,自己起床並穿衣服;

家規4:保持玩具房的乾淨;

家規5:幫父母分擔家務,每周1美元;

家規6:每逢生日或是聖誕節,沒有豪華的禮物和華麗的聚會;

家規7:每晚8點30分準時熄燈。

家規8:安排充實的課餘生活:跳舞、排戲、彈鋼琴、打網球、玩橄欖球;

家規9:不準追星。

這樣看下來,你會發現奧巴馬最重視的還是規則的養成,而且都是生活中切切實實可以操作的事情。父母應該給與孩子自由,但這個自由不是無限制、無規則、無節制的,更不是縱容和無作為。

一定的釋放和寬容沒有錯,但在釋放的面前,必須有一條清晰的界限,有些事情可以容忍,但有些界限堅決不能跨越。

江蘇無錫的一家火鍋店,大人都在位子上用餐,只有一個小孩在走道里跑來跑去,從這頭跑到那頭,又從那頭跑到這頭。

他的媽媽就慢悠悠地跟在後面,沒有責罵,更沒有制止,他們一定覺得,自己的孩子活潑可愛,根本沒有必要管吧。

在跑到一處拐角的時候,恰好撞上了轉彎的服務員,服務員的手上還有一鍋烤魚,孩子的額頭剛好貼到滾燙的烤魚鍋上,悲劇瞬間發生,孩子多處被燙傷。

事後,孩子的父母在未經過任何鑒定,也沒有任何法律程序的情況下,態度囂張地索取39萬賠償:「錢不錢的不重要,誰家小孩被燙成這樣不值39萬?」

孩子和父母的責任甩得一乾二淨。

為什麼中國的孩子普遍缺乏規則意識?因為在很多父母眼裡,孩子的天性高於規則。孩子的天性就是好動,所以可以跑、可以鬧,可以肆無忌憚地大聲喧嘩。

在中國,越來越多的孩子無視規則,也有越來越多的悲劇因此而釀成。

3

無知的「學歷無用論」

有人聽說大學生給初中生打工,再加上孩子讀書多麼苦,學習那麼吃力,自己工作有多麼多麼忙,孩子拚命讀書,不一定能考上一個滿意的大學,考上滿意的大學也不一定能找到好的工作,所以覺得上不上大學無所謂。

社會上有一部分人,對於大學生保持一種不屑的態度,大學生甚至給初中生打工,讀了大學沒多大成就。這些言論在看來,只是孩子成績不好時,安慰他的借口而已,但是正因為這種安慰,讓很多學生的成績不好變成了理所當然,並讓很多學生不斷在課堂上做著白日夢。等到真正踏入社會,才發現這個社會並不是想像中的那麼美好,你還指望著人家來給你這個什麼都不會的初中生打工?

讀書不是唯一的出路,但卻是大多數人的出路!如果一個學生連最基本的讀書都不能精通,你還幻想你能在其他領域展現自己的實力? 這樣的人不是沒有,但是少!特別少!我真的不希望的學生做著白日夢幻想成為那千分之一,甚至萬分之一!

龍應台曾經對兒子安德烈說過一段話:孩子,我要求你讀書用功,不是因為我要你跟別人比成績,而是因為,我希望你將來會擁有選擇的權利,選擇有意義、有時間的工作,而不是被迫謀生。當你的工作在你心中有意義,你就有成就感。當你的工作給你時間,不剝奪你的生活,你就有尊嚴。成就感和尊嚴,給你快樂。

在現代的生活架構里,什麼樣的工作比較可能給你快樂?第一,它給你意義;第二,它給你時間。你的工作是你覺得有意義的,你的工作不綁架你使你成為工作的俘虜,容許你去充分體驗生活,你就比較可能是快樂的。

在社會階層的固化的今天,有錢人利用機會和信息來賺錢,窮人通過提升自我而迭代升級。而學歷的提升就是最好的敲門磚。

所謂的「學歷無用論」在現實生活里只是無知的底層階級掩耳盜鈴的說辭,有多少人在現實生存面前,不得不為「五斗米折腰」,吃飯要錢吧,買房租房要錢吧,贍養父母要錢吧……生活從來不輕鬆,當你覺得輕鬆時,有人在幫你承擔了那份辛苦。而一個連最起碼的生活都維持不了的人,又何談人生價值和理想追求。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吉縣安特思庫成長館 的精彩文章:

TAG:吉縣安特思庫成長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