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流亡民族的靈魂之音——亞美尼亞的音樂

流亡民族的靈魂之音——亞美尼亞的音樂

Duduk Of The North (Album Version)

 More Music from the Motion Picture "Gladiator"

Hans Zimmer 

00:00/05:33

流亡民族的靈魂之音

——亞美尼亞的音樂

GIF

GIF

慢游憶

2016年海外生活1年,2017年成為全職旅人,全職旅行20多個國家,願在這裡和你分享我的旅行故事。

願我們一起顛沛流離,只為在路上找尋生命的春光和最真實的自己。慢游憶,記錄我們慢漫遊的每一瞬間心動和感動,不急,不棄......

去年的旅行中我們無意間「闖入」了一場只屬於亞美尼亞人的音樂會,上百人的音樂廳里只有我們兩個異鄉人。在那裡我再一次因為這片土地上的古老所著迷。

這個國度不應該只有高山美景、修道院、大屠殺的歷史被世人所知曉,這裡還有承載延續他們民族性的獨特音樂。

如果每一種樂器都是人類製作出來表達情感和自我的工具,那我相信都都克笛(Duduk)一定有一雙無形的手可以抓住你的靈魂,從它發出的第一個聲音開始便會讓你無法喘息,屏住呼吸仔細細地聆聽這份古老傳遞著的故事。

都都克笛是亞美尼亞最具有代表性的樂器,也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樂器之一。相傳從一千五年前亞美尼亞人便已經擁有了它。它是一種雙簧管吹奏的樂器,由當地最有代表性的杏樹製成,前置有七個孔,後面有一個孔。最特別的之處在於這種樂器和亞美尼亞語言的關係,亞美尼亞音樂家認為都都克笛是一種可以傳遞情緒的樂器,通過它不同聲音的起伏,表達出亞美尼亞語言的魅力。因是吹奏型樂器的原因,所以需要演奏者控制好呼吸,以便讓呼吸環繞在嘴中,讓這種獨特的音好似從他喉嚨中傳來。2008年它也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定為了亞美尼亞的非物質文化遺產。由於音色所具備的故事感,很多知名的好萊塢電影和美劇中都曾經出現過由它配音的電影音樂,比如《角鬥士》、《血鑽》、《權利的遊戲》等。

從我第一次聽到它的聲音時,就被這種樂器所承載的故事和歷史感所震撼,如果你願意多花一點時間了解這個古老民族的故事,就後明白這個樂器就像銜接在古老民族不同時代的生存密碼,它或許就是讓這個古老的民族即便長達上千年的被外族侵略,但是依然飽有頑強生命力的原因之一。一戰後,八百多萬亞美尼亞人顛沛流離地流亡海外,這種無根的的生活就如英國作家菲利普. 馬斯登在他的《The Crossing Place》書中寫到:「我第一次感覺到必須去證實過去發生的事情是如此令人驚狂:既找不到證據,也找不到屍體可以哀悼的時候,哭聲該是如何尖銳!在流亡之中,不具任何確定性,找不到可以觸摸的東西,缺乏保存下來的集中營,所剩只是古老的語言,即將死亡殆盡的受害者世代,以及空曠的沙漠,他們又為什麼要哀悼?」他們的流亡生活是我們立足在自己的土地的人所未曾見過的,只存在於想像之中。

音樂對於他們已經不僅僅是傾訴,而更像是一種治癒,治癒這古老民族千年的創傷。我們在音樂會上遇見了一名來自加拿大的亞美尼亞老人,他也是一戰後隨家人逃離到了加拿大,但是故鄉,故土對於他這個年紀的人來說依然是一種牽絆。他告訴我們這支樂團在全世界都有巡演,這已經不是他第一次來聆聽他們的音樂,當你看著整個音樂廳里坐滿了來自全球不同國家的亞美尼亞人時,越發覺得這種音樂就如他們心中的神山亞拉拉特山一樣,把所有亞美尼亞人凝聚在了同一個時空和時刻。

Hello,夥伴們

GIF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慢游憶 的精彩文章:

TAG:慢游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