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反猶疑雲生事端,英國名導杠上比利時首相

反猶疑雲生事端,英國名導杠上比利時首相

以《甜蜜十六歲》、《風吹麥浪》、《我是布萊克》等作品蜚聲影壇的英國國寶籍導演肯·洛奇(Ken Loach)最近遇上一件糟心事。比利時的一家老牌私立學府計劃向其頒發榮譽學位證書,原本皆大歡喜的事,卻因為他一直支持巴勒斯坦人爭取權益,而引發了一場口水戰,就連比利時現任首相夏爾·米歇爾也被捲入其中。

英國國寶籍導演肯·洛奇。東方IC 圖

涉事的布魯塞爾自由大學成立於1834年,是該市乃至整個比利時數一數二的王牌名校,至今已培養過不下五位諾貝爾獎得主,而首相夏爾·米歇爾本人,也畢業於該校法律系。而現年81歲的肯·洛奇曾獲得戛納電影節金棕櫚大獎、柏林電影節終身成就獎和威尼斯電影節終身成就獎等多項榮譽,更因為作品多關注底層人士命運,而被譽為英國電影的良心。按理說,他獲頒布魯塞爾自由大學榮譽學位絕無高攀之虞。但這一決定一經宣布,便引發比利時多個猶太團體抗議。在他們看來,長期公開支持巴勒斯坦的肯·洛奇,具有強烈的反猶主義傾向,是所有猶太人的大敵,不適合獲得任何榮譽稱號。

在此大背景下,首相夏爾·米歇爾上周出席布魯塞爾猶太大教堂舉辦的以色列建國七十周年紀念活動時也公開表示:「任何與反猶主義調和的做法——不管它是什麼形式的——都是不可接受的,哪怕涉及到了我的母校,也是一樣。」稍後,其發言人在接受媒體採訪時進一步表示,首相已審閱過相關材料,確信洛奇先生近期發表的某些爭議言論,足以證明他不適合獲得這一榮譽學位。「當然,首相先生無意干涉學術自由,該校一言一行也無需事先獲得首相批准,他只是表達了自己的觀點,認為目前情況下授予此人這項榮譽的做法,並不合適。」

不過,布魯塞爾自由大學最終還是頂住國內的多方壓力,於上周末如期舉行授予肯·洛奇榮譽學位的典禮。儘管如此,洛奇本人對於比利時首相的公開言論,依然十分憤慨。在典禮之前的記者見面會上,老導演針對夏爾·米歇爾猛烈開火:「我真懷疑他們的法律系是不是水平不怎麼樣?還是說,這人當初根本就考試都沒過?我只知道,一名合格的律師,理應先仔細審核證據,然後再下結論。米歇爾先生,你先看看證據吧……作為一名律師(米歇爾當初曾在布魯塞爾當過一段時間的執業律師,後來才轉而從政,並於2014年起擔任首相一職),他有沒有思考過以色列違反國際法的事?有沒有提出過關於巴勒斯坦領土被以色列變為殖民地的問題?有沒有公開談及過以色列軍人殺死赤手空拳的巴勒斯坦平民的問題?有沒有關心過那些受到聯合國保護的巴勒斯坦難民?以色列無視國際法的例證,比比皆是。」

比利時首相米歇爾。視覺中國 資料圖

另一邊,自由大學現任校長伊馮·安格勒(Yvon Englert)則對肯·洛奇給予全力支持。他表示,此前曾有五個比利時猶太組織提出,肯·洛奇「對於以色列長期以來一直懷有仇恨心理,甚至質疑納粹大屠殺的史實」,但經校方縝密調查,並無證據表明洛奇反猶。而導演本人也在之前一份文字聲明中表示,「有人為巴勒斯坦人所處的困境奔走疾呼,現在僅僅因為我表達了支持這些人的觀點,就說我是反猶主義,這樣的做法真是太可怕了。」

肯·洛奇和歐洲猶太團體結下樑子,要追溯到上世紀80年代。當時,由於作品旨在揭露資本家對工人階級的壓榨、工會組織領導人對工人的背叛以及警察對工人罷工的鎮壓,肯·洛奇遭到英國電影界和電視圈的放逐,影視創作難以為繼,於是只得轉戰舞台。1987年,他將信仰社會主義的工人作家Jim Allen的劇作《毀滅》(Perdition)搬上英國皇家劇院,該劇表現了「二戰」期間,猶太復國主義領導人為了換得部分猶太人前往定居巴勒斯坦的權益,和納粹暗通款曲,導致大批匈牙利猶太人被投入毒氣室。《毀滅》首演前後引起軒然大波,不但遭到諸多猶太團體的抗議,有些演員的家門口甚至被塗上納粹標誌。最終,英國皇家劇院迫於壓力,宣告演出取消。

然而,看似文質彬彬實則性格倔強的肯·洛奇並沒有被這次非難嚇退,反倒老而彌堅。在過去幾年中,他又積極投身一項名為「抵制、撤資和制裁」的反以色列運動。該運動由171個巴勒斯坦非政府組織在2005年發起,呼籲全球民間人士全方位抵制以色列,包括消費者不買以色列商品,科學家不和以色列同行合作,藝人不去以色列演出等等。光是去年,洛奇便點名批評過英國搖滾樂團Radiohead、澳大利亞搖滾歌星Nick Cave等人去以色列辦演唱會的做法,引發激烈討論,也因此成為一些猶太組織的眼中釘。

而肯·洛奇也不是電影圈裡唯一因反猶問題遭遇杯葛的導演。2010年,美國電影藝術與科學學院決定將來年的奧斯卡終身成就獎授予「新浪潮」旗手讓-呂克·戈達爾。雖然戈達爾明確表示不會去領獎,但當時包括《紐約時報》在內的多家美國媒體發文指責反對以色列、支持巴勒斯坦抵抗運動的他是反猶主義者,沒有資格領受小金人。不過,最終學院並沒有收回戈達爾的獲獎資格。

說到底,關於「抵制、撤資和制裁」運動的正義性,關於反對以色列能否與反猶划上等號,關於反對如今的以色列國是否就等於支持納粹,西方知識界就這些問題展開的爭論已經不是一天兩天了,但雙方各執一詞,目前也無統一觀點。因此,可以預見,類似英國名導舌戰比利時首相這樣火星四射的事件,未來仍將不斷上演。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澎湃新聞 的精彩文章:

騎士主帥泰倫·盧因病暫時離隊,詹姆斯:他才是我們的船長
特朗普誓言敘化武襲擊者付出代價,國安團隊不排除軍事行動

TAG:澎湃新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