蘋果股價暴漲,逼近歷史新高!到底打了誰的臉?
截止北京時間2018年05月02日晚間22:37分,美國蘋果公司股價當日大漲4.24%,達到176.32美元,總市值8950億美元,距離歷史最高股價183.50美元,僅僅一步之遙。
股價上漲最直接的催化劑,就是剛剛公布的2018年第二財務季度報告。
從財報中看,蘋果凈營收611.37億美元,凈利潤為138.22億美元,與去年同期相比增長了25%。
蘋果2017年9月推出了iPhone 8、iPhone 8 Plus和iPhone X三款產品,其中iPhone X配備了三星定製的OLED屏以及前置原深感鏡頭組,導致其價格高達8388元。這也是外界擔心蘋果這一季度財報情況的原因之一。12月份,市場上到處流傳產業鏈的消息,預示說iPhone X的需求滯緩,銷量不佳,A股產業鏈上相關公司股價暴跌,致使資本市場對本次蘋果財報形成一致唱衰的心理預期。
但是事實如何呢?
第一,來自於大中華區的營收增長排名全球第二。
來自於全球各個地區的營收均為增長態勢,在五大區域中美洲、大中華區和日本區域的營收均比去年同期增長了兩位數。其中,來自於大中華區的營收相比去年同期增長了21%,僅次於日本部門的22%,這個數字就目前來說已經相當難得。
這完全推翻了外界之前對iPhone X的看法。整體來看,這是一份相當不錯的財報,蘋果公司各項指標除Mac外都呈增長態勢。其中,iPhone的表現沒有像傳聞中那樣「一蹶不振」,依然是蘋果公司硬體中營收增長勢頭最好的產品之一。
雖然蘋果公司並沒有公布iPhone營收中每一款iPhone的佔比,但是庫克說iPhone X立功了,他表示「iPhone X是中國上季度最受歡迎的智能手機」。
中國用戶對蘋果iPhone系列產品,嘴上說著不要,身體卻很誠實。
第二,蘋果根本不是一家硬體公司,而是一家服務公司了。
蘋果第二財季財報中,最搶眼的產品既不是iPhone也不是iPad,而是服務和其他產品的營收。其中來自於服務的營收為91.90億美元,相比去年同期增長31%,其他產品營收為39.54億美元,相較去年同期增長38%。服務營收繼續大幅增長,目前已成為蘋果公司的另一驅動力。
這些服務包括iCloud雲服務、Apple Music音樂服務、Apple Pay等等,依託於蘋果生態中10億級iOS用戶和1億Mac用戶,該業務已經成為目前蘋果營收增長第二快的業務。當然,這些都是官方術語,其實真正賺錢的服務類型,資本市場不一定清楚,分析師們也不知道,只要去問問開發者就清楚了。
數千萬的開發者,每年都要給App Store的會員繳納幾百美元的固定費用,來維持自己iOS版本產品的更新和在架狀態。比如,我創辦的產品:青驛,也提供iOS版本App,每年就要定期繳納幾百美元,來維持在蘋果App Store的會員資格。而安卓版本的應用寶等商店,基礎服務功能都是免費的。
在iOS版本App上,所有非線下實體服務類型的交易流水,蘋果都要抽取30%左右比例的費用。遊戲充值、虛擬貨幣等類型都在其中。這就是為什麼在蘋果手機上的App上,交易價格普遍比安卓手機上同款App的交易價格貴出42.8%左右。真的不是因為開發者搞價格歧視,而是蘋果公司徵收的過路費啊!2017年蘋果的一項政策,引起了中國互聯網行業一波爭議浪潮,那就是針對微信公眾號打賞,也要徵收30%比例的費用。雖然蘋果公司和騰訊達成協議,最終取消了,但是可以看出來,蘋果來自於「服務」類型的收入,是多麼地讓其他公司流口水了。
所以,那種認為蘋果智能終端設備出貨量到達瓶頸了就說明股價市值到達頂點了的觀點,就和那種認為微信用戶滲透率達到頂點,就說明騰訊市值到達頂點的觀點,一樣幼稚。
當一家商業帝國的用戶量到達幾十億規模了,觸角伸到了全球的每個角落,不要去擔心它的賺錢能力,更加不要用硬體產品、軟體的用戶量是否到達了頂點來揣測其營收規模、股價市值的頂點。太Naive了啊。
第三,蘋果畢竟是一家美國公司,而不是在中國股市上市,否則那些不專業的國內投資者,天天唱空,人家股價早就該崩盤了。
這5年來,凡是在中國股市做投資的,只要和手機產業鏈沾邊的分析師和投資者,接觸到最多的消息和觀點就是:蘋果創新乏力,股價到頂,A股智能手機產業鏈要變成周期性行業了,向製造業的估值水平去看齊。
蘋果股價倒是在唱空聲中一路高奏凱歌,從來不給做空者和唱空者任何機會,A股智能手機產業鏈的優秀公司,倒是動不動回撤30%幅度,甚至腰斬。
我們之前在文章中,批駁了根據手機出貨量來投資於中國智能手機產業鏈優秀公司的存量投資思維。市場應該可以看到,優秀的公司可以從品類擴張、國產替代進口、5G時代對精密器件的數量質量提升,來實現自己的增長。我們依然維持此觀點保持不變。
無論是在產能滿足程度上,還是在科技創新上,智能手機產業鏈上的中國公司,除了晶元無法滿足世界知名手機巨頭:蘋果、三星、華為、小米、Oppo、Vivo公司外,已經在射頻天線、無線充電、雙攝像頭、聲學、觸摸屏等核心產品上,以超高的性價比和成熟的產能,橫掃了歐美、日韓的競爭對手。展望未來3-5年,中國公司將大踏步搶奪海外競爭對手的訂單,進一步提升份額,同時在工藝創新力度和5G通信等產品線上,確認自身優勢,高速成長。
TAG:范小明的互聯網觀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