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陳氏宗祠,末代皇帝帝師的家族榮耀

陳氏宗祠,末代皇帝帝師的家族榮耀

宗祠,是一個家族文化傳承最好的存在方式。從古至今,在我國許多地方都有各式各樣的宗祠被傳承和保留下來。尤其在長江以南的許多地方,宗祠也代表了一個家族的地位和榮耀。宗祠,也是維繫家族情感最重要的地方。

福州螺州古鎮的陳氏祠堂應該是一個比較有歷史有特色的一個祠堂,是清代刑部尚書陳若霖出資倡建。祠堂內牌樓、天井、大殿、花園及大戲台等建築,大殿前有迴廊,兩側有廂房。其整體結構保存較為完整,具有濃郁的福州地方特色。螺州陳家自清道光年間任刑部尚書的陳若霖始,世代簪纓,有兄弟父子叔侄同榜進士之榮華,清末代皇帝溥儀之師陳寶琛兄弟6人,三進士,三舉人,人稱「兄弟六科甲」。

陳氏家族不僅在封建科舉時期出過許多進士和舉人,出過許多高官和顯貴,在民國和革命年代也出了許多傑出的人才,有革命先驅,有專家學者,有領導幹部。現代的名人有陸軍中將陳長捷、海軍中將陳慶甲、交通建設學家陳體誠、福建師大教授陳矩孫、經濟學家教授陳岱孫、科學院院士陳彪、物理專家陳萀等等。

想要知道陳氏宗祠的地位有多高,光看著這裡懸掛的牌匾和題字就讓人不禁發出一陣感嘆,多個御賜牌匾赫然在目,門口還留有清末重臣李鴻章和左宗棠的親筆題詞,陳寶琛這個末代皇帝的帝師得到了非常高的榮耀。宗祠的院子里還有前國家領導人給我國傑出的教育家, 中國經濟學一代宗師陳岱孫先生的親筆信,每一個字都飽含了學生對於老師的深厚情感。

關於陳氏的經典故事實在太多,陳氏人對於國家和人民的付出也數不勝數,陳氏之所以百年不衰,人才輩出,都源於家族百年來重視教育有關。以皇帝的老師陳寶琛命名的「陳寶琛教育基金會」更彰顯了陳家百年來對教育的重視,「百年大計,教育為本」,一個家族這樣,一個民族、一個國家更應如此。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行走de世界 的精彩文章:

TAG:行走de世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