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四十之惑系列之五-親情

四十之惑系列之五-親情

中國人向來重視親情,比如春節後的「走親戚」,小時候,從初二一直走到正月十五,每天都有親戚走,而且基本上都有說法。如初二走姥姥家,初三走姑家,初四新女婿上門等等。從至親到表親,從父輩的兄弟姊妹到祖輩的兄弟姊妹,最後甚至連祖輩、父輩的表兄弟姊妹也要走上一遍。不過也不覺得累,那時候走親戚節禮也不重,也就是花捲、饅頭什麼的,而且一天只走一家,下午回來時對方也給帶上點水餃、麵條等作為回禮(俗稱「壓筐子」)。那時候更注重的是親情,是在一起說說話,吃頓飯的親切,至於禮物,實屬點綴,可有可無。

囿於農耕經濟的分散性,再加上封建社會地方制度的不完善,基層力量薄弱,封建社會一個縣有正式編製的人員很少。《光緒會典》規定,縣一級政府官員的編製數一般為5-7人,吏員12至14人。兩者加起來最多也就是21人,和現在縣一級黨委政府動輒過萬財政供養人員是無法比擬的。所以說「親情」在鄉村日常生活中扮演著重要的角色。從地緣角度講,近一點的是本村不出五伏的族人,遠一點的是七大姑八大姨之類的親戚。在自給自足的農耕時代,充滿親情色彩的宗族自治發揮了重要的作用。

但中國又似乎過分注重親情,在「自治」的過程中缺少「法」的精神,以「族長」道德水平和感情好惡為出發點,人情面子在所難免。所以說,中國式人情以親情為主要紐帶,一般走不出30華里。仔細想想也不是沒有道理,一般農村的婚姻圈子基本就是在半徑30華里左右,超30華里的就很少了。有親情在,是一家人,親親熱熱,啥事都有照應。沒有親情,形同陌路,事不關已,高高掛起。這種區別對待幾千年來已經深入人心,想改變的話短期內怕是很難做到。

注重親情讓中國人更愛家,更充滿人情味。但社會在發展,人類在進步,在愛家人愛親人的同時,還要有博愛精神。把對親人的「特殊」關愛「奉獻」出來,獨樂樂不如眾樂樂,對每一個人都有春天般的溫暖,夏天般的火熱,秋天般的果實,冬天般的潔白!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臨海聽風che 的精彩文章:

TAG:臨海聽風ch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