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知識 > 中國古代發明的陰陽合曆,精確完善,契合天地日月的運行規律

中國古代發明的陰陽合曆,精確完善,契合天地日月的運行規律

說起日曆,大家都在運用國曆,其實是西方傳過來的,可以追溯到古羅馬時代,現在的日曆上大家發現和每月交房租,發工資,禮拜休息有關以外,看起來沒有其他的功能。也沒有什麼規律。

其實,這個西方引進的國曆,還是對應太陽年來定的,也就準確到年了,至於年以內的時間分段就有些亂套了。

有人就會說,這個太陽曆本來就是算不準的。

如果,這樣想,就錯了,還真有一個真正契合太陽運行周期的太陽曆版本,就是中國的二十四節氣。

我們來對比這種節氣歷和國曆。

基本上每個節氣的交日,在國曆每月上旬的5-6日,和下旬的21-22日前後,誤差1-2天,年年如此。

比如,舉世聞名的2012年12月21日,其實就是一個冬至日。

二十四節氣的日曆,也是中國傳統的太陽曆,有八節點:立春,立夏,立秋,立冬,春分,秋分,夏至,冬至。

每逢春分,秋分節氣交日,就真的日夜平分,太陽光照時間和夜裡的光照時間是相等的。

夏至日是北半球光照最長的日期,冬至是北半球光照最長的日期;南半球相反就對了。

這樣一對比,二十四節氣,才是嚴格的按照太陽的運行周期而定的,(本質上是地球圍繞著太陽公轉,相對於地球觀察而言,是太陽的運行周期,初中地理課常識,普及一下。)

同時,每個節氣的交日,都有嚴格的分段特徵,每個節氣對應太陽黃經跑15°,每個節氣可以分三個階段,俗稱三候,所以一年又可以分成72後。

每個節氣,甚至每個後,有什麼樣的氣候特徵,大自然生物,有什麼樣的特徵,驚蟄打雷蛇開眼,動物結束冬眠,簡直就是一部百科全書。

而對國曆而言,還是想著什麼時候月底發工資,星期到了,去做個禮拜把,什麼氣候,不知道。

對中國傳統曆法有點了解的人,其實更加熟悉的是初一,十五,月圓月缺,花前月下,總是會懂得。這個農曆初幾,其實是太陰曆初幾的說法更加準確。

我們知道,初一晚上就是月亮完全看不見的日期,而十五晚上的時候,月亮是最圓的。非常的準確,從不失誤,千年而不止,差不多有五年前的歷史記載,中的歷史記載自從漢朝起是沒有斷層的,漢朝之前也是有連貫性的記載的,而曆法是最嚴格的組成部分,沒有一個皇帝敢改動日曆。

不像西方日曆,羅馬皇帝高興就用自己的年號多加兩個月,非常隨意,覺得不好,又該一下,中國的史官根本不會去干這個事情。

宋朝的時候,中國已經製造的水力驅動自動化的水運儀象台,不僅可以準確計時,還模擬了天體的運動,相比同時代的西方,有很大的先進性。在鐘擺機械的運用上雖然晚於歐洲安提基特拉機械十三個世紀,但蘇頌的水運儀象台卻是目前已知的世界上最早的「不中斷」鏈條傳送動力的裝備,最早的傳送機械動力鏈條由古希臘哲學家費羅於公元前3世紀所發明,在1092年他的著作《新儀象法要》中描述了設計要點。

不管如何,時至今日,中的曆法,陰陽合曆,勉強的給保存下來,這個要歸功於民間傳承世家和傳統文化傳承的努力。而西方的日曆,就是線性的沿用了我們現在熟知的國曆紀法而已。

我們的官方直到20年前,我們還是不過傳統節日的,現在已經恢復了清明節,端午節,等一批傳統節日,但是還有一些很重要的傳統節日,比如龍抬頭二月初二,三月初三狂歡節,現在很多人,還以為是少數民族的節日,其實三月三就是正宗的炎黃子孫的狂歡節,和春耕男女婚配有直接關係的。

中國傳統的陰陽合曆,不僅採用了太陽曆節氣、太陰曆初幾的紀法,中間還採用了干支紀法,就採用十天干、十二地支,形成的六十數周期的紀法。

雖然有些複雜,但是多個維度並進,把日夜星辰,還有太陽系整體對地球的時間場影響特徵值都精準的概況,並總結分析,形成一套完善的曆法系統,實在是很高明,不愧是華夏文明的瑰寶。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隱士申子源 的精彩文章:

太陽位於行星橢圓軌道的焦點上,另外一個焦點就是太陰真身了
關於丹田和大小周天的千古之謎,今天就來說一說

TAG:隱士申子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