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紮根田間 只為豐收——記全國勞動模範禹代林

紮根田間 只為豐收——記全國勞動模範禹代林

您沒有安裝FlashPlayer或版本太低,請點擊獲得最新版本FlashPlayer

每逢春播時節,是自治區農牧科學院農業研究所試驗站站長禹代林最忙碌的時間。在這期間不斷有農民向他請教農業種植技術以及容易忽略和出錯的技術環節。作為一名技術人員,他需要長期奔波在田間地頭,把最新的種植技術和新品種帶給農民。

禹代林生在西藏,長在西藏,年少時受從事農業工作的父親的影響,他知道農民耕種的艱辛,這讓他意識到科學種田的重要性。1982年,他毅然決定報考西北農業大學農學系。1985年7月,21歲的禹代林完成學業後,被分配到西藏自治區農牧科學院農業研究所工作,自此,便開始了他紮根田間的漫漫征途。

禹代林(左二)和同事觀察記載青稞良種的特徵特性

2003年3月,為推廣油菜和青稞的新品種,禹代林被派往當時昌都條件最艱苦、交通最落後的邊壩縣金嶺鄉。金嶺鄉位於邊壩縣西南部,屬半農半牧鄉,種植青稞、小麥、油菜等,全年大約有6個月處於大雪封山期,交通極其不便。儘管已有充分的思想準備,但上路之後禹代林才真切感受到金嶺鄉的險與苦。「去金嶺鄉的前一夜一場大雨致使崎嶇險峻的山路更加泥濘難行,加上大霧繚繞,汽車無法通行,我和同行的人不得不背著行李徒步前行將近8個小時。那個時候也想過放棄,但是我知道,必須要往前走,村民們還在等著我,我必須把新品種帶給他們。」禹代林回憶道。

到達金嶺鄉後,禹代林很快與當地村民打成一片,每天戴著草帽、挽著褲腿穿梭在田間地頭指導村民們科學種植,檢查播種機器刻度、種子包衣情況、化肥施用比例……每件事,他都親力親為,大家都親切地稱他為「禹科學」「感禹啦(意為禹老師)」。

在昌都市卡若區禹代林指導村民科學種植玉米

2005年,自治區開始推廣具有增產、增飼和抗蟲害、抗倒伏等特點的青稞良種「藏青2000」的試種,禹代林作為「藏青2000」青稞新品種選育和大面積示範推廣的主要完成者來到了日喀則市白朗縣白雪試驗站。

最初,「藏青2000」青稞新品種的推廣並不是很順利。「很多群眾已經適應了之前的品種,也有了相對固定的種植習慣,突然讓他們去種另外的品種,從內心來說村民們是很難接受的,甚至有些抵觸情緒。」禹代林回憶道:「為了讓村民儘快接受『藏青2000』,我和同事在白朗縣白雪試驗站進行了試種,試種成功後邀請村民們到試驗田裡去參觀,實地介紹『藏青2000』的優勢,慢慢的村民們接受了『藏青2000』。」

據統計,在「十二五」期間,禹代林負責的日喀則片區累計示範推廣「藏青2000」青稞新品種77.0567萬畝,佔全區累計示範推廣「藏青2000」青稞新品種面積的58.45%,平均每畝增產50斤以上,新增糧食3852.835萬斤,增收7705.67萬元,為糧食增產、農民增收發揮了重要作用。

禹代林在白朗縣巴扎鄉調查青稞苗情

在辛勤地付出和不斷地努力下,禹代林先後榮獲了西藏自治區科學技術獎一、二、三等獎,(全國農牧漁業豐收獎)農業技術推廣成果獎二等獎,西藏自治區農牧科學院科技創新獎特等獎。2014年禹代林榮獲了「全國五一勞動獎章」、「西藏自治區先進工作者」榮譽稱號,2015年榮獲了「全國先進工作者」榮譽稱號。

然而,滿牆榮譽並沒有阻擋禹代林前進的腳步,他常說「要想有成果,必須要吃苦,必須要紮根田間」,他是這樣說的也是這樣做的。在藏工作33年,21年基本都在基層,禹代林走遍了拉薩、日喀則、林芝、昌都、山南五個市地近30個農業縣(區),其中僅日喀則市就有11個縣(區)、20多個鄉鎮、100多個行政村,累計培訓農民5.5萬餘人次。

禹代林在日喀則桑珠孜區進行青稞測產

禹代林(左)在白朗縣巴扎鄉查看「藏青2000」種子純度

在服務農民科學種植過程中,禹代林餓了就和農民一起抓糌粑、吃速食麵,渴了就喝碗山間泉水。基層生活艱苦又乏味,但是看到自己帶來的新品種播撒在田間地頭,為農民帶來豐收,禹代林總有一種自豪感。他說:「我的工作就是和土地在一起,和農民在一起,我見證了農民的豐收,他們也見證了我的成長。」(本文圖片均由禹代林提供)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中國西藏之聲網 的精彩文章:

西藏阿里深處,響起冬季幸福的牧歌
拉薩市爭取2018年末公路通車總里程達到4200公里

TAG:中國西藏之聲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