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650.在DTT控制與改變下的自閉症孩子們,你們好嗎?

650.在DTT控制與改變下的自閉症孩子們,你們好嗎?

想教會孩子「蘋果」這個概念,會怎麼做呢?

家長055說:大致會經過三步:

1、訓練「一樣的放一起」,這是配對訓練或歸類訓練。也就是告訴孩子這些都是一樣的,為後面告訴孩子一樣的東西會有一個名字,它的名字叫「蘋果」作準備。

2、訓練「拿蘋果」。

桌子上放幾個蘋果幾個干擾物,對孩子說「拿蘋果」,開始DTT塑造過程,讓孩子做到能把各種各樣的蘋果拿對。這是識別訓練。

3、到「說蘋果」

家長出示一個蘋果,孩子說「蘋果」,這是命名訓練。因為孩子說不好,於是會有一個針對仿說的DTT塑造過程。

普爸說:對於很多孩子來說,一個「蘋果」就可以這樣很長時間認不得,於是得訓練很長時間。

「蘋果」這個概念是什麼?你為什麼認為他不懂「蘋果」這個概念?支持他而不是改變他是什麼意思?我們要搞清楚這三個問題,否則孩子的痛苦就不會結束。

家長056:我的孩子自閉症2歲多,桌子上放了一個蘋果和一個生土豆,孩子拿起蘋果放嘴裡吃,卻不會去拿起土豆放嘴裡吃,這是為什麼?他懂蘋果可以生吃,土豆不能生吃,他還懂土豆要弄熟了吃。我做了一盤土豆燉牛肉,他為什麼抓起土豆往嘴巴里放?我特意把生土豆也放在盤子邊,他為什麼不抓起生土豆咬?

普爸認為這位家長提出的問題值得我們認真思考。

「蘋果」這個概念包括需要、功能和名稱三個部分。從心、做、圖、說四個層次來看,孩子心裡清楚,做上清楚,圖上欠缺,說上不知。

當孩子的心生出一個需要時,他自然就在考慮什麼東西的功能能滿足自己的需要?然後才去拿這個東西使用,這就是認知。

至於這個東西的名字,不需要就可以不說。當我得讓你知道時,我才能去說這個名字,因為我不說你就不知道,文字或語言就是這樣出來的。孩子沒有能力說出來怎麼辦?他可以指出來,可以用照片,這是走向文字表達的中間過程。

例如,桌子上有一個蘋果和一個麵包,這是環境。他在這樣的環境里,他現在渴了,解渴是他的需要。有解渴的需要,才有功能的出現,這個功能不是實在的物體,而是一類物體的同一個功能。他需要一個功能,這個功能得解渴。具體哪些東西有這個功能呢?水、牛奶、飲料、水果等等。但目前在這個環境里只有蘋果有這個功能,於是他拿起蘋果送嘴裡吃。這就是認識蘋果。

認知蘋果並不是拿著蘋果說蘋果就叫做認識,拿著蘋果說蘋果是不正常的行為。我們是不是一直把一個正常的孩子朝著不正常訓練呢?每天給他DTT上百遍,這是正常行為嗎?

這個例子是人的本能就能做到的。人在心和做上是正常的。

如果孩子想讓媽媽遞給他,他對媽媽說蘋果,這是語言交流。語言交流是有源頭的。語言交流是孩子障礙所在,我們不能用障礙來訓練障礙,要從源頭走來。

我們要以孩子的「心做一致」為基礎,我們要善於觀察孩子的心做一致,心做一致是一所大學校。我們要做圖一致和圖說一致讓孩子達到心說一致,自閉問題也就解決了。

我們再來看看是如何DTT訓練孩子的?

家長對孩子下一個指令「拿蘋果」,通過各種形式的輔助、輔助加強或退縮,讓孩子拿起蘋果給家長,家長給孩子一個反饋,強化或不給予強化。這就是一個回合。

通過一遍又一遍的回合重複,直到孩子可以達到無輔助做對反應,這就是目標行為塑造成功。

DTT就是車的輪子,一圈一圈轉,車走向遠方到達目的地,這就是目標行為塑造成功。

目標行為是什麼?拿起蘋果說蘋果!這個目標行為對嗎?如果這個目標行為不對,那麼這麼長時間的DTT回合在塑造什麼目標呢?

DTT有個基本特點,那就是「控制與改變」。控制孩子,不讓他在塑造過程中產生不良情緒和問題行為。怎麼控制他呢?還是通過輔助、強化、懲罰等手段。

例如:給孩子下指令「拿蘋果」,孩子鑽桌子下面要逃跑,孩子的這個行為就被認為是問題行為。要消失這個問題行為還是通過強化與懲罰手段控制他讓他發生改變,讓他消失他的行為,這是違反人性的。人性是遇到負性刺激就逃跑,難道非得讓他笑嘻嘻迎上去?面對惡狼,人的本性是逃跑,但是他卻被塑造成高高興興地迎上去。

孩子想逃跑,我們要想到這是客觀規律。我們應該支持孩子的逃跑不改變孩子的逃跑。

支持而不是改變,說起來中聽,做起來卻是控制與改變。

慶父不死魯難未已,如果「控制與改變」不消失,那麼「支持而不是改變」就無法立起來。孩子的情緒問題是「控制與改變」塑造出來的,還得被「控制與改變」。

在DTT控制與改變下的孩子們,你們什麼時候是個頭?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漢普爸爸 的精彩文章:

625 心做圖說!心力十足!

TAG:漢普爸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