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怎麼懲罰孩子能夠起到事半功倍的教育效果!

怎麼懲罰孩子能夠起到事半功倍的教育效果!

生/活/就/要/四/平/八/穩

主播 | 曹輝 新浪微博 | @幕聊長官

01

懲罰不等於體罰

「棍棒之下出孝子、不打不成材」,這句俗語為很多父母懲罰孩子提供了理論依據。儘管現在象我們小時候那樣暴揍孩子一頓的情況少了,但懲罰應該說仍然是教育中的一個選項。

到底該不該有體罰?這是中國教育中的矛盾衝突最大的命題,應該說仁者智者各有己見。我個人的意見是,體罰要盡量避免,最好是一種選項而永遠沒有被選中。但是,懲罰是教育中必要的部分。

於是問題又來了,到底用什麼方法來懲罰呢?因為懲罰並不是目的,而是通過懲罰傳遞正確的教育才是目的

這怎麼做到呢?只要我們掌握一個原則就能做好懲罰和教育並舉的目的。

02

錯誤的懲罰越罰越錯的多

這個原則,就是還原錯誤行為本身帶來的懲罰,盡量減少人為的懲罰比例。這基於一個因果關係——犯了錯誤就會帶來相應的不良後果,而這個後果應該是由犯錯誤的人來面對的。

所以,犯錯是因,而懲罰是果。這兩者之間的因果關係是我們在教育中,尤其是教育初期應該能夠明確傳遞給孩子的。而不是「做錯了事兒媽媽要懲罰我」,或者是,「不能做這件事兒因為爸爸會打我」。

如果形成的是這樣的因果邏輯,那麼孩子就會認為「只要犯的錯誤爸爸媽媽不知道,或是現在不會懲罰我就意味著錯誤是可以犯的」這種錯誤因果關係。

舉個栗子:

人為的懲罰:

在超市裡,孩子不聽話到處跑並且把東西弄壞。如果父母對孩子吼叫「你再這樣我不會給你買餅乾了!回家也不要看電視了!取消去迪斯尼假期等等的」甚至對著屁股啪啪幾巴掌,這就是人為造成的懲罰。

因為,犯的錯誤和買餅乾、看電視、去迪斯尼沒有必然因果關係。這會讓孩子覺得,是爸爸媽媽的權威決定了這件事兒不該做。

真正有教育意義的懲罰應該是:

馬上帶著孩子對造成的破壞道歉、賠償,並且絕對不解釋說「孩子小不懂事兒」等等的話,當場就應當接受超市管理人員對孩子的批評,教育,甚至是指責,而絕對不能袒護。這是錯誤行為的當下不良結果。

同時,下次來超市的時候對孩子說「我不能帶你去超市,因為你沒能很好的控制你自己。如果你能認識到自己的錯誤,並且決心做好也許未來我會帶你去,但是,現在不行。」

並且,犯了錯誤,要儘快採取彌補措施,這也是犯錯後應該即時的反應。

03

懲罰的目的在於承擔責任

有一次,我發現沙發上有一堆水果皮,我問兩孩子:「誰幹的?」,他們都互相指對方,我第一反應是「一定有人撒謊」,但其實越這麼想,孩子們越想表明自己的清白。

所以,首先,我明確表達了我的憤怒:「垃圾扔到沙發上,我很憤怒,並且我對誰幹的不感興趣,我只想知道現在該怎麼補救!現在,我想讓你們兩幫我清理沙發和清除水果皮。」

話剛說完,兩孩子立即動起手來。

你看,不用指責和懲罰,要讓孩子把注意力集中在承擔的責任上,而不是逃避或者報復。

當然,我們都知道,沒有一種方法是永遠見效的,生活是一個不斷調整的過程,親子教育更是如此,這一場偉大的發現之旅,需要父母耐心的陪伴和調整。

要記住的是,當我們出現衝突的時候,不要把精力用於彼此的應付,或者擔心誰輸誰贏。我們把能量和精力放在解決問題上,尋種一種方法,讓家庭成員個人需求得到尊重,才能促成良好的合作。

- End -

圖片| 網路 音頻尾曲| 《三字經》

都是親人,看完別急走,到最下方點贊轉載哦

- 四平八穩 -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四平八穩 的精彩文章:

為什麼孩子不再和你說心裡話?
父母越這麼說話,孩子越聽你話

TAG:四平八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