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BBC紀錄片「造假」,真的不可原諒?

BBC紀錄片「造假」,真的不可原諒?

什麼?BBC紀錄片「造假」?

一直以來,BBC憑藉獨特的視角,精美的製作而廣受好評。

《人類星球》聚焦人與自然的關係,豆瓣評分更是高達9.8

而前段時間「造假」事件爆出,多家外媒嘩然一片。

《獨立報》:BBC承認《人類星球》中部落住在雨林樹屋的場景是偽造的。

Daily mail:BBC陷入造假門,承認為了鏡頭感,讓部落建造樹屋,但實際並不住在裡面。

The Sun:BBC承認紀錄片《人類星球》中的樹屋是偽造的。

外媒的報道紛紛指向,在《人類星球》以叢林為主題的第四集中,生活在印度尼西亞雨林中的科羅威人在高達35米的樹上建造房屋的場景,涉嫌搬演

事件起因是BBC的另外一檔紀錄片《我與部落的一年》的製片團隊走訪《人類星球》中科羅威人的居住地,而當地人告訴製片團隊:

《人類星球》中的樹屋是在節目組的委託下搭建的,節目組還付了報酬,為了配合拍攝,當地人假裝搬進去住。

這還不夠。

BBC另一部高分紀錄片《地球脈動2》中,一隻幼年鬣鱗蜥在群蛇圍攻下逃脫險境的片段,也被製片人曝光是用兩組鏡頭拼湊的——

被圍攻的和最後逃生的不是同一隻鬣鱗蜥

GIF

媒體還競相羅列了其他BBC紀錄片中的「造假」行為,樂此不疲。

其實紀錄片「造假」,不是只有BBC,還有近年在國內大火的《舌尖上的中國》系列。

雖然前兩季口碑爆棚,以美食和人情味兒圈粉無數,但《舌尖1》的第1集《自然的饋贈》中,採摘松茸的片段被曝疑似擺拍。

由於松茸很難找到,1小時只能採集一顆,為了保證拍攝進度,劇組就把已採好的松茸掩埋在土裡,讓演員來表演採摘的過程。

還有《舌尖2》的《腳步》一集,爬樹取蜜的段落也涉嫌造假。

植物學博士顧有容發表了一篇博文,從植物學角度證明《腳步》中的鏡頭是嫁接的。

對此,《腳步》的單集導演李勇回應說,雖然藏族青年白馬占堆的攀爬能力非常強,但節目組在拍攝中仍然要求保證絕對的人身安全。

小萬認為,導演的回應還是避重就輕了,這種出於安全考慮的換樹擺拍倒是可以理解的,但前提是:

當地人確實有爬那麼高的樹去采蜜的習俗。

圖源央視網

以上紀錄片「造假」風波還引來不少網友的論戰,大致分為兩派

激進派代表認為,紀錄片貴在真實,造假做法欺騙觀眾。

保守派代表則引經據典,表示擺拍搬演不能等同於造假。

那麼,哪一派更占理呢?紀錄片是否一定要嚴謹、真實、拒絕搬演呢?

小萬認為這個問題其實是沒有答案的。

從126年前紀錄片誕生開始,就一直有無數關於「真實性」的討論。

紀錄片一詞是英國的約翰·格里爾遜最早稱呼出來的,他是「紀錄片之父」弗拉哈迪的弟子。

然而他並沒有給予紀錄片一個完美的定義,究竟什麼樣的作品能算是紀錄片,圍繞這個問題,眾多名家都產生過分歧。

弗拉哈迪

其中,「紀錄片之父」費哈拉迪的紀錄片就不是現實生活的精確再現,而是詩意的對現實生活進行再創造,大膽的採用「新聞排演」的方法。

《北方的納努克》描述了愛斯基摩人在冰天雪地里的生活場景,如何在荒涼貧瘠的北方為了生存而鬥爭。

片子中「造假」的痕迹無處不在。

愛斯基摩人的冰屋(伊格魯)的正常尺寸是20英尺,而弗拉哈迪為了拍攝的方便竟然讓那努克將尺寸增加到25英尺

導致伊格魯在建造過程不斷地坍塌又不斷地重建。

愛斯基摩人本早已習慣使用獵槍,卻為了弗拉哈迪的所謂表現他們生活的原生態的要求,重新拾起父輩甚至是祖輩的捕獵手段

對立面的,則是擁抱真實,遠離搬演的代表——30-40年代的英國記錄電影運動。

該學派的代表作如《錫蘭之歌》《夜郵》《住房問題》《煤礦工人》等等,這些影片都在構圖、剪輯、音畫配合、聲音等方面及其講究。

然而,技術加工有著明確的限度,決不允許在形象內容上有所添加或竄改

那麼,我們以什麼定義紀錄片呢?

以真實生活為創作素材,以真人真事為表現對象,但不是不允許選擇和剪裁。

相反,可通過藝術手段,加強作品的逼真性和藝術感染力。

紀錄片導演把一個真實的故事提煉出來,然後放大,在其中融入導演的主觀因素是完全正常的。

而這主觀因素也是決定紀錄片好壞非常重要的因素。

但如果是像BBC的「樹屋」那樣,只是為了創造奇觀而要求對方爬樹采蜜,那就有問題了。

畢竟紀錄片的核心取材於真實,若誇大、虛構事實,會在一定程度上導致大眾認知錯誤。

究其本源,BBC的造假事件,避不開紀錄片市場化以及商業化的影響。

導致個別紀錄片濫觴於「搬演」,沒有嚴謹的依照事實還原,沒有做過多的前期策劃準備和資料收集研究。

一味要求追求商業利益最大化,製造瑰麗奪目的視覺效果。

紀錄片本質上都為了讓越來越多人了解宇宙、海洋、生命甚至有限的生命中無法觸及的異域風情。

為渲染藝術和包裝鏡頭語言的拼接或是剪輯、搬演尚可,但如果以嘩眾取寵,奪人眼球的方式目的則不大可取。

小萬還是希望質疑聲過後,BBC能慢慢回歸初心。

英國紀錄片前人們提倡的真實為上的原則,希望能夠得到延續。

註:本文部分圖片來源於豆瓣及網路,若有侵權請主動聯繫我們。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萬達電影生活 的精彩文章:

這份頂級片單,搶到票算我輸
別以為3月沒有大片

TAG:萬達電影生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