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教育孩子愛勞動,得到的好處不止一點點……

教育孩子愛勞動,得到的好處不止一點點……

勞動創造了人

勞動建立和發展了人與人之間的關係

在家人的共同勞動中

能讓孩子體驗細膩而真誠的人際關係

哈佛大學學者曾經做過一項調查研究,得出一個驚人的結論:愛幹家務的孩子和不愛幹家務的孩子,成年之後的就業率為15∶1,犯罪率是1∶10。愛幹家務的孩子,離婚率低,心理疾病患病率也低。另有專家指出,在孩子的成長過程中,家務勞動與孩子的動作技能、認知能力的發展以及責任感的培養有著密不可分的關係。

愛勞動的孩子,做事條理性更強

據統計,大多數在學校成績好的孩子,自理能力也非常棒。許多省市的中考、高考狀元不僅在學校包攬各項第一,綜合素質、組織能力也是絕佳,出類拔萃的成績和優異的獨立個性讓他們成為名副其實的「陽光型」學霸。

古人云,一屋不掃何以掃天下! 一個愛勞動的人,一個生活自理能力強的人,一定是一個做事有條理的人,也是一個責任心很強的人。勞動中包含了一定的條理性,而這是成大事的基礎要素。因此,經常勞動的孩子長大工作後,做事效率也不會低,反觀不愛勞動的孩子一定會弱一點,至少在條理性上很多事都難以彌補勞動所帶來的經驗。

孩子愛勞動,有益於改善人際關係

有位小學老師常常提起她班裡的一個孩子。

那是一個長相極其普通的小男孩,小眼睛、小個子,但是經常因為一些簡單的小事,給人留下深刻的印象。一場夏雨後,從教室到校門的必經之路上,多了一汪水。所有孩子們放學時紛紛繞道而過,只有這個小男孩子經過時,回頭返回教室,投洗墩布,認真擦乾這汪水才離校。

老師們看到後都讚不絕口。因為這是自己班教出的孩子,這位老師臉上也有了光。從此對小男孩格外青睞。

勞動真的能給孩子帶來很現實的便利。勞動讓孩子身上散發出魅力,給人留下良好的印象, 多培養孩子愛勞動的習慣, 就是在培養他們的人際交往,就是父母給了孩子一張未來社上上暢通無阻的通行證。

愛勞動的孩子,常懷感恩之心

在勞動中,孩子能體會到勞動的樂趣,也會品嘗到勞動的辛酸,在體會快樂和品嘗辛酸的過程中,他(她)會明白勞動的不易,會體貼和心疼自己的父母親。當你漸漸老去,孩子漸漸長大時,他(她)會真心地說:「讓我來幫你們做吧。」這大概是父母親最大的欣慰了。

懶惰的人往往比較冷漠,缺乏感恩的心。試想下,若沒有感恩的心,在人類社會中又如何走得遠呢?

GIF

如何培養孩子養成熱愛勞動的習慣?

父母要樹立正確的勞動觀念

熱愛勞動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如果家長都非常嫌棄「家務活」,那麼孩子自然也不會喜愛。還有一些家長整體會威脅孩子說:「如果你不好好學習,馬上就讓你去撿垃圾,去掃馬路。」這些看似不經意的言語,傳遞給孩子的只會是錯誤的觀念。父母既然是孩子的第一老師,那麼我們就要給孩子樹立好的榜樣。家長的錯誤勞動觀影響孩子,不要再把分配家務活當成懲罰孩子的手段,如果你覺得做家務是低賤的活,那消極的態度肯定也會影響著孩子。我們的孩子都非常聰明,也十分愛模仿。

建議家長以身作則,掌握一定的勞動技能,和孩子一起養成愛勞動的好習慣,幫助孩子樹立正確的勞動觀念。

多引導多鼓勵讓孩子更有自信

生活中很多父母都覺得孩子愛搗亂,不相信他們能夠做好一件事。一旦孩子犯了錯,把東西弄壞,就會迎來家長的一頓訓斥和責罵。每個孩子都希望得到父母的賞識和讚美,如果因為孩子犯了錯就要被責備,那麼孩子會對勞動產生抵觸的心理,相反的多給孩子一點鼓勵和讚美,會讓孩子充滿激情,更積極自信的去做任何事。

多給孩子嘗試的機會

孩子的好奇心需要不斷的體驗才能滿足,只有多讓孩子嘗試,才能培養他們愛上勞動的好習慣。學會正確引導,多給孩子一次嘗試的機會,日積月累,她才能保持對勞動的熱情,從而真正愛上勞動。

GIF

可以讓孩子做哪些家務勞動?

家務勞動很多,小一點的孩子,可以讓他自己收拾玩具,自己穿衣脫鞋,當孩子大一點了,可以讓孩子幫忙洗菜淘米;當你洗衣服的時候,可以給孩子一個小盆,教他洗自己的手帕;當你收拾房間的時候,可以讓孩子掃地,讓孩子學習整理自己的書籍、衣物……

知識是從勞動中得來的,任何成就都是勞動的結晶。大膽放手讓孩子動手去做他們想做的事情吧,人生最大的快樂就是自己的勞動得到成果。不要溺愛你的孩子,不要讓他過著衣來伸手、飯來張口的「幸福」生活,要讓孩子和你一起勞動,讓孩子和你共同體驗生活勞動中的酸甜苦辣,你將會收穫友愛、溫馨、相互關懷的親子關係,收穫一個情商、智商更高的孩子!

出品:湖北長江報刊傳媒集團教育新媒體部

編輯:雲妮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楚派教育家 的精彩文章:

周銀浪:數字里蘊含的中國力量
以「互聯網思維」促進智慧校園生態建設

TAG:楚派教育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