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第2款艦載電子戰機,「咆哮鯊」殲-15D換裝新雷達!
「咆哮鯊」殲-15D再次曝光,和上次的地面模糊照不同,這次是試飛照。該機採用了雙座布局,非殲-15的單座,是以貌似已經下馬的殲-15S為藍本研製而來,總算沒浪費這個平台。據悉殲-15D採用了殲-16D成熟技術,以加快研製步伐,當然這兩種機型都是沈飛的,不存在什麼借鑒、山寨之類的。
「咆哮鯊」殲-15D艦載電子戰機
另外,和殲-15以及殲-15S的原型機比,殲-15D的雷達罩比殲-15S要短一些,還取消了空速管,採用了嵌入式大氣感測器。基本可確定,殲-15D已換裝了有源相控陣雷達,電子戰機對雷達性能要求高,只有更先進的有源相控陣電掃體制雷達才能滿足需求,而殲-15配備了無源相控陣,升級的話只能是有源相控陣了。
當然和殲-15、殲-15S一樣,殲-15D依然有兩片鴨翼,不管喜歡與否,它只是發動機不給力的折中選擇,對於滑躍起飛型艦載機,鴨翼能提升升力,縮短滑跑距離,這已經足夠了。令人奇怪的是,發動機竟然從殲-15S的太行重新換回了俄制AL-31F,難道太行還不行?應該是為了穩妥,畢竟艦載機對發動機的要求更高,殲-15S只用於陸地起降訓練,並不上航母。另外該機的15D機體要比15S略長一些,應該是為了容納更多的電子設備進行了拉長。
貌似已下馬的殲-15S
殲-15D兩邊翼尖掛架上的兩個新型電子戰吊艙,是其最大的外觀特徵之一,最大用途是被動截取敵方雷達或無線電信號,並精確定位發射源,然後實施壓制、干擾或反輻射導彈伺候。遠看其外形和殲-16D的電子作戰吊艙類似,但近看還是有所不同。更早一些的殲-16D,其電戰吊艙上有比較顯眼的四根天線,在殲15D上已經不見,而是採用了微凸減阻長邊條設計,減少了雷達反射點和飛行中的阻力,細節上做的更好了。
15D和16D的這種新型電子戰吊艙都具備前後雙向探測、壓制和干擾能力,兩邊各一個,360度無死角,可能還實現了精確波束控制和針對某一頻段干擾定向干擾能力,並可連續解算與跟蹤敵方雷達調頻波段進行不間斷壓制,殲20的探測系統就具有這樣的功能,不可能放著不用。
殲-16D和殲-15D的吊艙近距對比
當前全球範圍內,用在航母上的現役專用艦載電子戰機,只有美軍的「咆哮者」E/A-18G這一款,如果未來殲-15D上了航母,那麼就將成為全球第二款專用的電子戰艦載機。有人說我軍是美軍最大粉,無疑再次得到印證,緊跟美軍少走彎路,美軍的裝備多以實戰經驗加以改進,我們沒這個條件,所以這沒什麼不好的。
而殲-15D也是繼殲-16D後,中國的第二款重型電子戰飛機,未來兩型戰機必將大大提升我航母戰鬥群和空海軍的整體作戰實力。在信息化作戰的今天,掌握電磁權就等於掌控了戰場的主動權,E/A-18G能在演習跨代幹掉F-22,電子戰機的威力絕對強大,未來我空海航空兵無疑手握兩柄利劍。
※誰吃虧?中國用M20導彈技術換白俄發射車底盤技術!
※007防務簡報:002比遼寧號強在理念,敘利亞再遭導彈襲擊40死!
TAG:007武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