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動漫 > 宮崎駿作品中最喜歡的一部

宮崎駿作品中最喜歡的一部

宮崎駿作品中最喜歡的一部——風之谷

劇情簡介 :工業文明的高度發展,卻最終帶來災難,一場為期7天的蟲族毀滅戰爭摧毀了人類文明。一千年後,工業文明遺留下來的癥結仍在困擾這個星球。帶有強烈毒性的植物組成了令人望而卻步的「腐海」森林,隨著時間的推移,腐海有條不紊地向四周蔓延,蠶食周邊世界。在一片腐海森林的旁邊,居住著一群御風而行的人類。女主角娜烏茜卡和族人依靠海風的力量抵禦著有毒孢子的侵蝕,過著平靜祥和的生活。 直到某一天,戰火燒到了這裡。西方強國特洛梅意欲重新建立人類霸權,他們計劃統一周邊諸國,然後向蟲族發起總攻。另一方面,一千年前曾主導摧毀人類的上古怪獸「猛怪」重現人間。毀滅戰爭一觸即發,人類的命運將會如何…… 本片根據宮崎駿同名漫畫改編,並分獲1985年羅馬奇幻電影節和1985年電影旬報最佳影片獎、1985年每日電影大藤信郎獎。

網友評價:彷彿不管多麼凄慘的故事背景,宮崎駿大師總能找到一種美妙而牽動人心的方式將主題表達出來,引人深思,而這種表達總會將我們帶入一個充滿溫情自由無拘束的清新自然的世界,令人憧憬,而正是在這種實際的故事背景凄慘的情況下,能讓我們感受到這種美妙美好,強烈的對比感受一下子就牽住了我們的心,更是一種奇蹟。

網友評價:每個少年少女都曾在一個人的夜晚,在窗邊孤獨地發獃,對未來憧憬或迷茫。然而宮崎駿寄希望於新一代的年輕人。人類與自然在彼此的矛盾中痛苦地掙扎著。我們中年輕人更是負擔上沉重的解決這一矛盾的宿命。看到公主死去那裡真的眼淚都快流出來了,雞皮疙瘩起了一身。宮崎駿用一個象徵希望和拯救的少女的死亡,來警告或讚美自然與人和諧相處的必然性,這一壯烈的構想未嘗不是一種結局。不過,最後公主復活一段的安排也許是因為宮崎駿也放不下希望或者說他也不想大家絕望吧。宮崎駿給孤獨尋求自然與人之間的矛盾答案的主人公一隻寵物的陪伴,想來是心疼這些對自己的命運感到迷惘卻又充滿希望的人兒吧。配樂超級贊,看完之後要去搜OST。畫面也很漂亮,宮崎駿的腦洞大過天!以後誰再說動畫片是給小孩子看的幼稚玩意兒,我就微笑著看著他說你高興就好。

網友評價:我這幾天又把漫畫風之谷重新看了一遍,有了一些新想法。首先,漫畫中的世界要比電影複雜的多。這裡不光有人對自然的褻瀆,也上演著權力的爭奪,毀滅與拯救。在塑造世界的多元性這方面電影的確是望塵莫及。而且各派間為了不同的目的而互相征戰的場面表現的也比電影更加生動。正可謂各揣心腹事,盡在不言中。

其次,漫畫融入了很多哲學性思考與倫理道德爭端:關於人類未來的構想,關於如何才能更順應自然的生存,如何面對已經衰敗的生命等等引人深思的問題。結尾處娜烏西卡將人類為自己鋪設好的路毀滅也體現了老宮頭兒對於人類命運的深刻思考。但是,我仍然深愛電影中的娜烏西卡。「理性的原罪就在於它放棄了存在於我們靈魂中那屬於原始自然的本能而將自己放置到了近似神的位置。」尼採在一個多世紀以前說出了這句驚動哲學界的話語。的確,過多的理性控制只會吸干生命的甘露,而不會讓荒漠長出茂密的森林。當我們放棄了那只有兒時才有的對於自然的最單純最原始的愛時,我們用理性去剝削,去侵佔;當自然哭泣的時候,我們又用冷冰冰的理性去假裝安撫她。無論漫畫有多麼深刻,它都是在用一種人類對於未來構想的理性來強加於我們的生命。相反,電影中的那個娜烏西卡沒有進行那麼多複雜的宿命論倫理與理性假設。你從她身上,只能看到愛,一種最為單純的對於大自然中任何生命的愛。面對各個利益群體的鬥爭,她勇敢的用愛去拯救荷母幼蟲,用愛去平息大地之怒。每次看到這裡,我都有說不出的悲傷,真想拿起電吉他猛噪一通,以掩蓋我的憤怒,我的看到一個少女的夢被這個操X的世界殘酷的撕裂所產生的憤怒與悲痛。

我對那個會破壞陵墓的娜烏西卡興趣不大,卻對那個用身體阻攔憤怒之火的小姑娘無法忘懷。去他的什麼凈化世界,去他的什麼拯救世界!我們需要的,僅僅是一個如電影中那個娜烏西卡一樣充滿愛的心而已!如果一定要選擇,那聽好,我的答案是:熱愛你生活的這個世界,用愛去感受這時空的寬廣與所愛!別再用救世主的眼光看待這個世界了,因為我們也不過是世界中微笑的爬蟲哦,我們能做的,就是熱愛生命!漫畫,給了我更多的思考;電影,卻讓我找到了靈魂的歸宿。願電影中的娜烏西卡永遠快樂的生活在自然的懷抱中!

您的贊是小編持續努力的最大動力,動動手指贊一下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宮崎駿 的精彩文章:

宮崎駿是高畑勛的貴人(八字解析)
天上掉下個小公主|宮崎駿之《天空之城》(1986)

TAG:宮崎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