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謀而未遠,雖勝不久——論李自成

謀而未遠,雖勝不久——論李自成

李自成是陝北米脂縣人,身經百戰,在他避居山區的時期,終日修武習文,立志推翻明王朝,以成帝王之業。在崇禎十三年到十六年,前後不過三四年中,李自成領導的農民軍不斷發展壯大,原來分散在山東、河南一帶的起義軍都加入了李自成領導的農民軍的隊伍。崇禎十四年,起義軍攻克洛陽,殺死了貪婪殘暴的福王,又先後打敗傅宗龍、汪喬年、丁啟睿率領的明軍,佔領河南全省。接著李自成揮師南攻湖廣,擊破襄陽和湖北的很多州縣。兵峰所指,勢如破竹。

崇禎十六年夏,李自成召集文武要員開會商量作戰方略。大家經過討論形成了三種方案,分別由牛金星、楊永裕和顧君恩為代表。牛金星主張先取河北,直搗北京。楊永裕主張先取南京,截斷漕運,坐困京師,徐圖北伐。顧君恩主張先定關中,然後經山西進搗北京。

這三種方案的選擇實際上關係到了農民軍未來的成敗。我們以後世人的眼光分析,當時的國內存在著明王朝、關外清軍和農民軍三種軍事力量。第一第三種方案都以迅速攻佔北京為目的,農民軍攻克北京後,將直接面對關外虎視眈眈的清軍,從而使農民軍陷入南北受敵的不利地位。

相對之下,第二種方案為上策,南京作為明朝的留都,坐擁江淮,有一定經濟實力,而且軍事力量相對薄弱,完全可以一舉攻佔,這樣就會讓崇禎皇帝處於清軍和農民軍的夾擊之下,而崇禎皇帝不可能放棄山海關防線,這樣就延緩了農民軍過早與清軍遭遇,可以從容進行政權的建設,擴充經濟實力,等待時機成熟,直搗北京,再與清軍決戰,那麼鹿死誰手還未可知。

但李自成選擇了第三種方案。以後雖然攻城略地,但潛存的戰略失誤所造成的危機也隨之一步步逼近。

崇禎十六年九月,李自成在河南汝州殲滅了孫傳庭的軍隊,乘勝破潼關,直下西安,迅速佔領全陝西。十七年(1644年)正月,李自成在西安建國,國號大順,建元永昌,並著手「撫流亡,通商賈,募民墾田」,準備對明政府舉行最後的攻擊。同年二月,農民軍以疾風驟雨之勢,從陝西經山西直搗北京。三月十七,農民軍已至北京城下,城外三大營不戰而降。十八日,農民軍進佔外城,十九日晨,崇禎在煤山自縊而死。明亡。

當農民軍進入北京後,形勢發生了錯綜複雜的變化。一方面明軍還在繼續和農民軍對抗,另一方面東北的清軍隨時準備打進關內,而且明朝總兵吳三桂盤踞在山海關舉棋不定。在這種情況下,農民軍在襄陽開始的戰略失誤逐步凸顯。農民軍內部的問題凸顯了出來。

劉宗敏、李過、田見秀等武將開始志驕意滿,不服從命令,自行其是他們沒有政治遠見,看不見滿清貴族軍事進攻的意圖。牛金星、宋企郊、宋獻策等文臣在進入北京後整天忙著籌備登基大典,想著做太平宰相,對天下大勢不聞不問。

比較有見識的李自成看到了困難,卻表現的一籌莫展,認為久留北京不如回西安。只有李岩頭腦比較清醒,希望在政治上進行一些改革,迅速建立一種新秩序。他反對農民軍對地主官僚的追逼拷打,反對某些將領無組織無紀律的作風,並對招撫吳三桂表現了積極的支持態度,但李岩的主張沒有得到充分的重視。

在這種複雜的情況之下,農民軍領導集團內部不能很好的合作,因此也不能應付當前的形勢,在吳三桂和清軍的聯合進攻之下不得不被迫從北京撤退。五月一日,清軍進佔北京。全力追擊農民軍,採取各種手段拉攏漢族官僚士人,北方的官僚士紳紛紛投降,與清朝合作鎮壓農民軍。轟轟烈烈的大起義失敗了。

曾經有個人叫唐太宗,說過一句話叫「以史為鑒,可以知興替」,意思是可以借鑒歷史的經驗,預測一個國家的興衰。勝利這件事情是好的,誰不想得勝呢?但突如其來的快速的勝利也不好。明末農民大起義的失敗,有兩方面的原因。主觀上是缺乏戰略遠見和內部紀律鬆散弱化了自己的力量,客觀上是因為滿清力量和明朝參與力量的聯合絞殺。

內部原因永遠是事物發展變化的根本原因,李自成的失敗不是註定的,他曾經有很多次機會可以勝利。

第一次機會是襄陽決議。明王朝的經濟來源是江淮地區的賦稅收入,如果他選擇進攻南京切斷明王朝的命脈大運河,穩步建立政權後,再西出四川,等待機會,走漢中至山西,聯合蒙古後進取天下,或者連四川都不走,等經濟實力和政權穩固後直搗北京與滿清決戰。即使沒有機會北伐也不想打北京,最差還能夠劃江而治,甚至以秦嶺淮河為界和北方對抗。機會是不能由內部決定的,但自身的建設是可以做的,能把握住這次機會,富足的江南能夠保證強大的經濟來源甚至可以允許一定的錯誤決策。但李自成錯誤的選擇使得他丟掉了第一次機會。

第二次機會是佔領西安。在攻克西安建立大順政權後,正好有一個機會能夠整合內部的力量,嚴肅紀律,同時學習歷史的經驗,思考下一步的對策。建立了大順,依然能夠徐圖天下,東西夾擊明朝,每進攻一寸土地,就用自己的秩序消化一寸土地,建立穩定的後方,進可以取四川而東進中原,南吞殘明。最後與滿清決戰,退也可以取涼州,天水,佔領河西走廊守函谷關和潼關成為割據政權。雖然第二次機會迴旋的餘地已經不大了,但能把握住依然會有不錯的結果,最後李自成的錯誤選擇又使得他丟掉了第二次機會。

第三次機會就衰微了很多,幾乎沒有迴旋餘地了。那就是整肅隊伍,認清局勢,招降吳三桂從而和滿清決戰。打贏了可以南下中原,問鼎華夏,打輸了依然可以到南方繼續抗清。但李自成錯誤的選擇又一次錯過了機會。最終葬送了農民起義。

李自成失去了三次機會,根本原因是思想認識不足,對三件事情的認識嚴重不足。

第一件事情是長遠的打算,做一件事沒問題,做完一件事下一件事情幹什麼才是問題。推翻明朝沒有問題,問題是推翻了明朝之後要幹什麼,是把天下拱手送給滿清還是建設一個新的政權要考慮清楚。如果要送給清軍,那麼一波平A到北京逼死崇禎是沒有任何問題的,但要建設一個新的國家,就不得不考慮第二件事。

第二件事情,就是要完成我們的目標,要依靠誰。如果目標是推翻明朝,那一切對明朝有不滿情緒的人都是盟友,大可以聯合清軍一起打他。如果目標是建設新政權,一開始就不應該殘害拷打地主士紳,而要籠絡他們,依靠他們建立新的秩序,吳三桂的軍隊給誰打仗也是賣命,在新政權還可以陞官進爵,團結一下何樂不為?最後的敵人只剩下了想問鼎中原的清軍,一個不腐敗的中原王朝,搞不定少數民族是不可能的。隊伍的強大靠的是鋼鐵的紀律,這也是慘痛的教訓。

最後一件事情,就是要建立一個怎麼樣的新組織。在晚明資本主義萌芽茁壯成長的時候,如果能建設議會制度,將皇權和軍權結合起來,作為商人們的保護者,將政策的制定權讓給由新興資產階級組成的議會,那麼走上一條原始積累的路線是完全沒有問題的。李自成如果去江南整合了當地的資本主義力量,一定會走出一條這樣的路。但很可惜他沒有。

李自成的失敗距今已經三百七十四年了,他在具體問題上的處理出現了問題,對我們的借鑒意義不是很大,因為我們不大可能面對相同的境遇。但他思想認識上的問題,在三百多年後的今天依然充滿借鑒意義。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雅爾塔研究室 的精彩文章:

TAG:雅爾塔研究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