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翻開繪本,找回純真與美好

翻開繪本,找回純真與美好

感受「笑容」的溫度   傳遞「閱讀」的力量

四健薈青少年發展中心

是一個關注及支持社區兒童及青少年心智健康成長的公益機構。成立初期,由廣州市青年社會組織孵化基地孵化——給予資源鏈接以及註冊指導,現與廣州市青年文化宮形成長期合作夥伴關係。

該機構通過設計、組織動手及動腦的課堂引領孩子們和家庭了解自己的身體,促進手、腦、身、心四部位的健康成長,統稱「四健」。同時,四健薈聯合繪本閱讀的專業志願力量,一起來推動繪本在社區的普及及應用,讓更多孩子特別是流動兒童的家庭愛上閱讀。

肖勇,人稱「笑容」,除了是肖勇的諧音外,還與他燦爛的笑容有關。可能是與孩子經常接觸的緣故,肖勇身上仍保留著一顆難得的童心。他的每次出場都是自帶笑聲、正能量滿滿,他說,這是繪本賦予他的,他要把自己從繪本中汲取到的養分和快樂分享給孩子,甚至是成年人,讓他們愛上繪本,愛上閱讀。

在肖勇的童年記憶里,最深刻的就是奶奶給他講的枕邊故事,故事對他的成長起到很大的幫助。在肖勇看來,無論是父母還是服務青少年的公益人,其實與孩子相處的方式可以很簡單,不需要講太多大道理,只要講一個好故事,孩子就可以從中吸收到一些力量與知識,這種方式遠勝於用填鴨式的教育方式。那麼,如何給孩子講好一個故事呢?肖勇認為,繪本就是很好的工具,「因為繪本從創作到成型都傾注了作者的很多心血,裡面有很多正能量、溫暖的東西可以傳遞給孩子,同時也能激發孩子的閱讀興趣。」

出於對故事、對繪本的熱愛,從2012年開始,肖勇組建志願者團隊開始進社區、進校園推廣繪本閱讀。2016年底,註冊成立廣州市越秀區四健薈青少年發展中心,專心致志做公益,用繪本切入閱讀啟蒙,藉此推動家庭的關係以及社區的教育。肖勇說,「不管有錢還是沒錢,有人還是沒人,公益和教育是一直要做下去的事。」他所憧憬的是「當我老了,初心依舊,夢想不老」!

采寫:本報記者 胡媛媛

繪本魔法師,為流動兒童還原一個快樂的家

早在2006年,肖勇就開始關注偏遠山區的留守兒童,每年都會抽出時間,去到肇慶、連南等偏遠山區支教。五、六年的時間下來,肖勇發現自己對孩子和投入教育的感情越來越深,他已經不再滿足於每年兩次、一次三到五天的義教活動。同時,他也發現,那些光著腳滿山跑的留守兒童其實挺快樂,相反城市裡的流動兒童面臨的問題更多。他們學齡前缺乏父母的陪伴,後來隨父母到陌生的城市又難以融入,與父母關係並不親密。於是,肖勇決定把精力投向城市裡、自己曾經視而不見的流動兒童,發起四健薈流動兒童心智健康項目,去到流動兒童聚集的社區給流動兒童做趣味課堂。

也是在這個時期,肖勇接觸到他人生中的第一個繪本《三隻小豬的真實故事》,這本繪本打破了他原有對漫畫和童話的認知,書中的大灰狼不是絕對地惡、三隻小豬也不是絕對地善,它透過不同視角告訴讀者世界不是非黑即白,可以多種角度看問題。《三隻小豬的真實故事》帶給了肖勇無限驚喜,也讓肖勇一下子就愛上繪本,並將之運用到課堂上,開啟了持續推動快樂閱讀的繪本項目,旨在為兒童營造良好閱讀環境,培養兒童繪本閱讀習慣,並積極倡導親子閱讀。

「繪本是一定要大人講給孩子聽的。」從2016年開始,四健薈青少年發展中心在社區里協同當地的黨群服務中心、家庭綜合服務中心及公益機構,組織社區親子故事會,邀請越來越多的家長帶著孩子一起來體驗繪本閱讀的快樂,並在精心設計的故事會裡,潛移默化地推動親子悅讀和親子溝通,不但給孩子一種非常快樂的閱讀體驗,更讓年輕的爸爸媽媽們很容易懂得如何講好一個故事、如何發現孩子的快樂、如何做好一次親子溝通、如何陪伴孩子自然健康地長大。

但肖勇始終認為,一個機構的力量是非常有限的,於是社區親子故事會在不斷實踐的過程中開發了3+3+N的可持續發展模式:即3場親子故事會帶動3次故事爸媽的培育工坊+N次社區自組織故事會,逐漸形成社區繪本魔法師自組織故事小組。這樣,即使四健薈青少年發展中心不在了,社區家庭也能不間斷地自發組織親子故事會。「孩子每天都能聽到爸爸媽媽給他們講故事,爸爸媽媽每天下班最幸福的事就是翻開繪本娓娓道來」,這便是肖勇所期盼的。

生動的繪本讓「性」不再難以啟齒

兒童性教育在過去幾年間的若干兒童被性侵事件後成為熱點,也受到重視。但如何和孩子聊「性」,一直是讓家長和老師為難的事。

為此,四健薈精選了《小威向前沖》、《小雞雞的故事》等和兒童生命、生理、保護等相關的主題繪本,在幼兒園、小學以及社區持續開展生命健康主題故事會、家長及老師工作坊,藉助生動的繪本,推動兒童性別知識的學習,提高兒童的自我保護意識。同時,通過「故事爸媽」的培育引導家長學會與孩子進行繪本親子共讀,並通過繪本及有趣的互動方式,與孩子們分享這原本就應該在家庭里完成的成長。

「小威是一個小精子,他和三億個朋友一起住在布朗先生的身體里。游泳大賽的日子一天天地近了,小威每天都在努力地練習……他知道他必須要游得非常快,才能贏得獎品——一個美麗的卵子……」,不少家長在聽完肖勇的繪本故事分享後,都驚訝道,「原來很多羞澀難以像孩子開口的性教育話題,可以通過繪本故事很自然很輕鬆地與孩子分享,孩子也樂於接受。」參加過生命健康主題故事會、故事爸媽培育工坊的李媽媽表示,現在她在家裡就可以通過講故事跟孩子輕鬆聊「性」,再也不用擔心孩子問自己是從哪裡來的了。

肖勇希望,通過一次又一次的實踐,形成越來越貼近學校和家庭的教育模式,最終可以為中國的家庭、孩子及學校續上「生命教育」這一課,有一天,「性」可以成為爸爸媽媽自然而然會和孩子聊到的話題,而不是談「性」色變。

用有生命的繪本,溫暖病房裡的孩子

「當下,每個星期每個固定的時間,我們都會帶著繪本,帶著主題故事,走進3家醫院的血液科住院部,開展『會講故事的病房』項目」,肖勇回憶起第一次進病房講故事的情景,他遇到了一個「灰色的孩子」,頭戴鴨舌帽,陰沉的臉深深地埋進帽子里,感覺就像顆「烏雲」重重地籠罩著他。可是,當肖勇翻開繪本《神奇飛書》、娓娓道來之時,孩子的「烏雲」漸漸散去,他就像繪本中獲得飛書的小男孩一樣,重新有了色彩,露出了孩子本該有的純真笑容。這一幕深深刻在了肖勇的腦海里,也讓他下定了決心,要持之以恆地為病房裡的孩子講好聽的故事。

但讓肖勇覺得無奈的是「和孩子約定好要讀的繪本,孩子們來不及讀」。就在新年期間,一個特別會畫畫、性格很開朗的孩子離世了。幼小生命的離開每次都給肖勇挺大的觸動。但他還是堅持要做病房裡的故事會,因為這除了能給孩子帶去陽光和快樂,還能給予他們生命的力量。「好的繪本記錄著歡樂和悲傷,理想和希望,充滿生命力。就像《一片葉子落下來》以一片葉子經歷四季的故事講述生與死之間的微妙平衡,詩意地闡述生命存在的價值。通過對生命故事的講述,能幫助家長和孩子走出負面情緒,對死亡有重新的認識」,肖勇說。

肖勇盼望著,有一天,醫院的病房,不再只是面對生死、痛苦的冰冷地帶,而是一個充滿陽光、生機勃勃的治療空間,讓孩子身體上的病痛,在更健康、陽光的心理狀態下慢慢痊癒。未來,他將攜手更多愛講故事的志願者、患童家長、公益機構及醫務工作者給治療中的孩子製造一個充滿笑聲的病房,讓他們得到與其他孩子一樣的快樂童年。

喚醒每一個大人心中的童話

「在看完一本繪本之後,小朋友們可以身心飛揚,再造一個屬於自己理解下的童話,而大朋友們卻不一定做得到了。」在長達六年的繪本推廣過程中,肖勇發現,要走進孩子的心很容易,但要走進大人的心很難。如何讓後排的家長放下手機,專心於課堂;如何扭轉大人認為「繪本是孩子玩的東西」的認知,找回大人丟失掉的童心;如何讓爸媽從被動式講故事,到主動願意並且樂於講故事,是肖勇一直在探索的。

「繪本常常會給我們帶來眼睛享受、心靈愉悅、精神提升的美妙體驗,偶爾的,它還可能提醒我們需要善良、需要正直、需要簡單快樂、需要做自己……」為了讓更多的人認識繪本、愛上繪本,透過繪本敞開身心,找到最簡單真實的自己,更好地與紛擾的世界相處,四健薈青少年發展中心與廣州市青年社會組織孵化基地合作,每月圍繞特定主題的繪本在廣州市青年文化宮開展「繪本悅讀分享會」,為公益夥伴與繪本閱讀愛好者搭建交流平台,通過繪本閱讀與故事分享,激發參與者閱讀興趣、想像力、解決問題的能力。

在肖勇看來,閱讀是個享受的過程,他希望用好聽的故事走進每個人的心裡,產生共鳴。「但願每一個參與者能在繪本的世界裡體會兒時的快樂 ,喚醒純真的美好,激發內心的一點點熱情與活力,找到更綻放的生命力量!」


《神奇的飛書》

故事始於一個颶風肆虐的日子裡,故事的主人公偶遇手握飛書的女孩,開始了他和飛書的神奇故事。

《小威向前沖》

故事的主人公是一顆叫做「小威」的小精子,作者用生動的口吻描述了它努力成為最優秀的精子,進而贏得唯一的獎品(卵子)的一段愛意濃濃的旅程。

《大衛,不可以》

這本書的主角是大衛,一個只有幾歲的小男孩。媽媽同樣是隱在背後的主角,她無時無刻不在關注、關心、關懷著大衛的一舉一動,常常掛在嘴邊的一句話就是:大衛,不可以。為什麼媽媽掛在嘴邊的這句話,讓人聽來有些簡單、粗暴、不舒服呢?

《花婆婆》

跟著花婆婆去享受生活的美好,去身體力行地完成一件簡單的、能讓這個世界變得更美麗的事情。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廣州青年報 的精彩文章:

父母離婚了,我好苦惱
從「頭」開始 美麗整個夏

TAG:廣州青年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