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探索古時候雲梯是如何誕生的!

探索古時候雲梯是如何誕生的!

雲梯在古代屬於戰爭器械,用於攀越城牆攻城的用具。古代的雲梯,有的種類其下帶有輪子,可以推動行駛,故也被稱為「雲梯車」,配備有防盾,絞車,抓鉤等器具,有的帶有用滑輪升降設備。雲梯的發明者一般認為是春秋時期魯國能工巧匠公輸盤(魯班),其時楚惠王為了達到稱雄目的,命令公輸盤製造了歷史上的第一架雲梯。現代指攀援登高工具的一種,主要做消防和搶險等用途。雲梯在園林建築中屬於山石布置的一種。即以山石掇成的室外樓梯。

春秋時期的兵器和作戰方式的改進:雲梯的發明 在兵員、軍賦、軍種等軍事制度發生變化的同時,各國兵器的製造也在 發展,作戰的方式發生了從車戰為主到步戰為主的轉變,戰場由平原擴展到 山區,一次戰爭的時間逐漸延長,戰術更加靈活多變,軍事上出現了千姿百 態的壯闊場面。 (一)兵器及其製作 春秋後期,生產力發展很快,它的重要標誌就是鐵器的使用。晉國曾經 賦「一鼓鐵,以鑄刑鼎」(《左傳·昭公二十九年》)。孫武所在的吳國,鐵的產量也相當大,煉鐵鑄兵器的技術更是發達。建國以來,在江蘇六合縣屬於春秋晚期的吳墓中,就曾幾度出土過鐵丸和鐵條 。據說吳王閻閻時幹將 &n

bsp; 作劍,即「采五山之鐵精」在爐中冶煉,「金鐵刀懦,遂以成劍」(《吳越 春秋·闔閭年傳》)。從現有資料看,春秋後期雖然仍以銅兵器為主,但鐵 兵器也已經出現。當時的主要進攻武器有弓矢、戈、戟、矛、殳,稱為「五兵」(《司馬 法·定爵》)。弓矢是遠距離射殺敵人的武器;戈,橫刃,裝有長柄,可勾 可啄;矛頭直而尖,也裝有長桿,用來刺殺;就是在長柄上裝有矛頭和橫刃, 可勾可刺,兼有戈、矛兩種效能;量在竹木長桿上裝有很多尖角,用於打擊 敵人。春秋中期步兵興起以後,戰爭往往短兵相接,劍又成為十分重要的武 器。用機械發射、射程遠而準的彎,在春秋後期也已開始使用。《吳越春秋》 卷九 《勾踐陰謀外傳》記述楚國的善射者陳音到越國教士習射,因而向越王 講述:「弩生於弓」,楚琴氏「施機設樞」發明此器;」其威力之大,「鳥 不及飛,獸不暇走,弩之所向,無不死也。」《孫子兵法》中也有這樣的論述:「勢如擴弩,節如發機。」(《勢篇》)春秋末期還出現了一種遠距離殺傷敵人的投石機。《范蠡兵法》上說:「飛石重十二斤,為機發,行二百 步。」 (《漢書·甘延壽傳》張晏注引)可見其威力之大。 防衛武器主要有盾、甲、胄等。盾用犀皮或木板製成,可以掩蔽身體, 防衛兵刃矢石的殺傷;甲類似衣服,多用牛皮或犀皮製成,穿在身上以保護人體;胄即頭盔,其形似帽,多用青銅製,戴在頭上以保護頭部不受損傷。 當時不僅參戰的人有甲,駕車的馬也往往披甲上陣。《孫子兵法·作戰篇》 用「甲胄矢弩,戟盾蔽櫓(用作屏蔽的大盾)」來概括作戰時的各種裝備, 說明防禦武器與進攻武器在戰爭中同樣重要。攻城還有一些特殊的器械和方法,如雲梯、輥、築堙等。雲梯的前身叫 「鉤援」,是一種有鉤的長梯。《詩·大雅·皇矣》云:「以爾鉤援,與爾臨沖,以伐崇墉。」後來改造成雲梯,就把一節或兩節長梯固定在車架上,攻城時推車接近城牆,以便於戰士攀登。是上設屋頂形掩蔽體的四輪車,攻城人員可依靠車身的保護,在內掘城牆或挖地道。堙是城外築起的與城等高的土山,攻城部隊爬上土山,即可登城。 《孫子兵法·謀攻篇》在談到攻城時,就舉出「修櫓、」等器械和「距(通『具』)(通堙)」以及攀登雲梯而「蟻附」等方法。 春秋時兵器的製作都在官府,兵器質量較西周有了顯著的提高。春秋未 年齊人的著述《考工記》,記錄當時「凡攻木之工七,攻金之工六,攻皮之 工五」。可見手工業中的分工已相當精細。關於合金的比例,它記述「金有 六齊 (劑)」,如:「四分其金而錫居一,謂之戈戟之齊;參分其金而錫居一,謂之大刃之齊」。這些合金配比劑量規定,大體上符合各種兵器的性能 要求,是關於合金劑量的科學總結。由於金屬冶煉技術的發展,春秋未年的兵器製造達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峰,其中吳越的劍是最有名的。近年在湖北江 陵出土的越王勾踐劍,質地堅韌,做工精巧,鋒刃銳利,光彩照人,就是明 證。弓箭的製造,在選材、製作順序上也都有嚴格的規定。據說晉平公時有 人作弓,「三年乃成」,平公一射而「穿七札」(《列女傳》卷六《晉弓工 妻》)。兵器製造的考究和性能的良好,由此可見一斑。 春秋時期的兵器和作戰方式的改進:雲梯的發明 (二)車戰、步戰和水戰 春秋中葉以前,戰爭一般都以車戰為主,周圍輔以一些步兵,一輛戰車 上有甲士3人,另有7人在車下,再配以步卒15人,後來,每輛兵車所配的 步卒發展到72人。指揮車上也有3名乘員,主將在左,武士在右,御者居中。 兵車上所備 的進攻武器多是長柄的戈、戟、矛,還有遠射的弓矢

;防衛武器有甲胃 和盾牌。作戰時兵車排成方陣,步卒附在兵車周圍,互相衝擊拼殺。戰車一 般可分進攻型的輕車和防禦型的重車兩大類。輕車馳騁疆場,衝鋒陷陣;重 車則裝載輜重,當作軍壘,進行屯守。《孫子兵法》上有很多關於車戰的論 述。如 《行軍篇》說:「輕車先出居其側者,陳也」;「奔走而陳兵車者, 期也。」《作戰篇》又說:「車戰得車十乘已上,賞其先得者」;「凡用兵 之法,馳車 (指輕車)千駟,革車(指重車)千乘」;「車甲之奉,日費千 金」。可見在孫武的時代車戰還相當盛行。 不過,車戰的地位正在下降,而步兵日益顯示其重要性。首先是一輛戰 車所配的步兵大量增加,同時脫離戰車的獨立編製的步兵亦已出現,並在戰 爭中發揮其威力。造成車戰衰而步兵興的原因很多:一是井田制的破壞,土 地私有化的分割,使戰車通行的道路受阻;二是鄙野庶民大量參軍,不能都 乘兵車作戰;三是戎狄部落侵擾,出沒于山林地區,戰車無法對付;四是人 民起義聚於沼澤地帶,戰車亦無法鎮壓。如公元前632年,晉「作三行(即 三軍步兵)以御狄」;公元前541年,晉與狄人戰,「乃毀車以為行」,結 果「大敗之」;公元前522年,鄭「興徒兵」(即步兵)以鎮壓聚於「萑苻 之澤」的起義者;公元前506年,吳伐楚,更「選多力者五百人,利趾者三 千人以為前陳」(《呂氏春秋·簡選》),「奉甲執兵奔三百里而舍」(《墨 子:非攻中》),竟五戰五勝而入郢。在《孫子兵法》中,除論述車戰外, 更多談論的是步兵作戰。如《行軍篇》說:「塵高而銳者,車來也;卑而廣 者,徒來也。」把車兵和徒兵並提。《九地篇》說:「聚三軍之眾,投之於 險」;《地形篇》說:「視卒如嬰兒,故可與之赴深溪」;《行軍篇》有「處 山之軍」、「處斥澤之軍」,講的顯然都是脫離戰車的步兵。

除車戰和步兵作戰外,春秋後期在楚、吳、越諸南方國家都建立了水軍, 並經常在水中作戰。《左傳·襄公二十四年》記,楚國「為舟師以伐吳」。 杜預註:「舟師,水軍。」《國語·越語下》載,吳越兩國水軍曾「戰於五 湖」。 《左傳·哀公十年》還記,此年吳「徐承帥舟師將自海人齊,齊人敗 之,吳師乃還」。然則,吳、齊還發生過海戰。吳。越水軍的規模己相當可 觀。據 《越絕書》所引伍於胥水戰兵法,戰船「大翼一艘,廣丈六尺,長十 二丈,容戰士二十六人」,再加上劃漿。掌舵。拿重兵器以及領班長官,整 個戰船「凡九十一人」(《太平御覽》卷三一五引》)。越王勾踐晚年,曾 有「樓船之卒三千餘人」(《吳越春秋·勾踐伐吳外傳》)。可知水軍和水 戰在當時南方戰爭中己具有相當重要的地位。 春秋時期的兵器和作戰方式的改進:雲梯的發明 (三)作戰方式的複雜化 用戰車和步兵作戰,必須排成戰鬥隊形,講究陣法。最初的陣形比較簡 單,進攻時排成密集的大方陣,守衛時排成圓陣。但到春秋時,簡單的一元 大方陣,已逐漸為多無的小方陣所取代。如公元前707年,鄭國抵禦王師, 「為魚麗之陣」(《左傳·桓公五年》),即把隊伍分為「左拒」、右拒」 和「中軍」三部分,「先偏後伍,伍承彌縫」,使先頭部隊像尖刀一樣插入 敵陣,後續部隊又源源不斷補充而來,結果「王卒大敗」。公元前541年, 晉伐狄人,「為五陳以相離,兩於前,伍於後,專為右角,參為左角,偏為 前拒,以誘之」 (《左傳·昭公元年》)。這樣組成五個互相關聯的小隊, 使狄人窮於應付,很快就「大敗之」。此外,衛國還有「支離之卒」(《左 傳·哀公二十五年》)。日人竹添鴻光 《左傳會箋》云:「支離,分散也, 蓋分為數隊以誤敵。」這也是一種巧妙地運用隊形的變化以敗敵的方法。 指揮軍隊的信號,當時仍然運用金鼓和旌旗。《孫子兵法》上說:「《軍 政》曰 『言不相聞,故為金鼓;視不相見,故為旌旗。』夫金鼓旌旗者,所 以一人之耳目也。人既專一,則勇者不得獨進,怯者不得獨退,此用眾之法 也。」兩軍交戰,擊鼓為前進,鳴金為停止或退卻,旌旗則標誌著軍隊的存 在或前進的方向。如公元前712年,鄭國伐許,「穎考叔取鄭伯之旗螫弧以 先登」,未成,後「暇叔盈又以(旗)螫弧登。周麾而呼曰『君登矣!』鄭 師畢登」 (《左傳·隱公十一年》)。這樣,以旗為先導,很快就攻入了許 國。公元前684年,齊魯戰於長勺。「齊人三鼓」而魯師不鼓,後魯人乘「彼 竭我盈」之機,一鼓而「齊師敗績」(《左傳·庄公十年》)。公元前589 年,晉齊鞍之戰時,晉帥郡克受傷,其御張侯曰「師之耳目,在吾旗鼓,進 退從之。」於是,他「左並轡,右援抱而鼓,馬逸不能止,師從之,齊師敗 績」 (《左傳·成公二年》)。可見,春秋時將帥運用旌旗金鼓指揮戰鬥, 已相當純熟。當時指揮戰爭,還製成一種能登高瞪望敵情的「巢車」。如晉 楚鄙陵之戰時,楚王就「登巢車

,以望晉軍」(《左傳·成公十六年》)。 這樣,就更增加了指揮的準確性。 訓練軍隊原來都在農隙進行,春秋時出現了專職的常備軍,因此軍隊的 訓練就往往由專人負責,分科進行,而且時間很長。《左傳·成公十八年》 載,晉悼公即位,乃命弁糾「使訓諸御」(駕車的御手),命苟賓「使訓勇 力之士」,命籍偃「使訓卒乘」(步兵、車兵),命程鄭「使訓群騶」(馬 匹飼養員)。據說吳王闔廬伐楚的軍隊,曾經「教七年」(《墨子·非攻中》); 越王勾踐伐吳,亦「教其士臣三年」(《墨子·兼愛下》)。不言而喻,軍 隊訓練有素,又將提高戰爭的難度,使鬥智斗勇愈趨激烈。 最能標誌春秋時期戰爭狀況變化的是,戰場的擴大和時間的持續。原來 的車戰只能在廣闊的平原上進行,現在的步戰和水戰則擴大到高山、丘陵、 江河、湖泊甚至海洋。《孫子兵法·行軍篇》就談到「處山之軍」、「處水 上之軍」、「處斥澤之軍」、「處平陸之軍」等處於各種地形的戰爭要領。 一次戰爭的時間,原來只需一天或者幾天便可決定勝負。到春秋中後期,戰 爭往往遷延時日,難分難解。有的戰爭持續數月,甚至一二年,才告罷休。 如公元前506年爆發的吳楚戰爭,從這年的冬天持續到次年的秋天,歷時一 年,戰場綿延數千里。 更加值得注意的是,春秋時期的戰爭已相當講究戰略戰術。如公元前707 年,周王率蔡、衛、陳等諸侯國軍伐鄭,鄭子元便謀劃曰「陳亂,民莫有斗心。若先犯之,必奔。」 (《左傳·桓公五年》)公元前704年,楚伐隨, 隨季梁又獻謀曰「楚人上左,君必左,無與王遇。且攻其右,右無良焉,必 敗。偏敗,眾乃攜 (離)矣。」(《左傳·桓公八年》)公元前701年,鄖 人與隨、絞、州、蓼四國伐楚,楚斗廉對莫敖屈瑕說:「君次於郊郢,以御 四邑(即上述四國);我以銳師宵加於鄖。鄖有虞心而恃其城,莫有鬥志。 若敗鄖師,四邑必離。」(《左傳·桓公十一年》)戰爭中講究謀劃,於是, 示形作偽、虛張聲勢、佯退誘敵、埋伏突擊、迂迴奇襲、避強擊弱、避銳擊 惰、使用間諜等一系列戰術手段紛至沓來。這些都為孫子總結戰爭經驗提供 了素材。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春秋戰國 的精彩文章:

公子黑肱簡介,公子黑肱是怎麼死的?
東周的前295年為什麼被稱為「春秋」?2分鐘帶你理一理春秋的亂

TAG:春秋戰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