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統文化好不好?我就「說」一個字
總會有見到一些人恥笑學習傳統文化的,說「復古」「國粉」。
不屑反駁,人改變不了別人,用心改變自己,還是有點可能的。
我曾在東莞一所市認證的一級學校教過書,後來太喜歡錢了,就辭職跑去經商。
有一次空閑時間,回訪曾經工作的學校,以前的教導主任梁主任,已經就職為正校長了。一路走過,到了他的辦公室,經過了五六間教室。
在上課的時間,老師講課的語言句句入耳,真有點回到以前工作的情景。
老同事熱情接待,幾杯茶水之後,我說:「梁校長,我剛才就走過幾間教室,也沒有停下來聽老師講什麼,但是,我來判斷那幾個班級成績較好,哪幾個班級相對較差點,你看我說得大概對不對?就當試試我有沒遺失了教師的技能。」
梁校長大概是不相信的,有哪么神?「說一下試試……」
我點出那些班級成績好壞,梁校長說:「差不多,是那個樣子。」
梁校長問:「老同事,就你從教室走過的路程,你判斷班級教學的依據是什麼?」
「我,因為把《論語》給讀偏了,我才知道書是要怎麼樣教的,我判斷的依據,是《論語》第一句: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的「說」字,我讀成說話的說了。」
老師的教學好不好,關鍵在一個「說」字。
就說「說」一個字。
說,折開為言兌,兌,在《易經》八卦中屬金,代表悅,喜悅,金玉之聲總是比較悅耳動聽的。比如艮,代表山,也表示艱難。又艮不就是「艱」嗎?悅,是心有喜悅,所以寫為「心兌」,說,言兌,是言語要有愉悅。
最高效輸出去就會讓人接受的語言,是愉悅的說話方式和內容。一個老師,講課死氣沉沉,言語呆板的,學生的精神好不到哪裡去。一份生意,除了價格和質量,還要取決於你說的合不合人聽。
教師即是經商,又有什麼不一樣?經商也是人生,都是一氣相通的。
一個人的言語,總是刻薄刺耳的,沒有人多大喜歡。
能夠言語愉悅的,誰都會喜歡相處。
「得道多助,失道者寡助」,言兌,即是有道。
教學如何?經商如何?人生如何,一「說」就知道。
「說」,也沒有哪么簡單,每個人都天天說話,說好話誰都會,把話說好,就可不是那麼容易了。中國曆來就有人拍馬屁拍到馬腿上的,就是會說好話而沒有把話說好。
「學而時習之」,學知道說,還得練習「說」。一個人,能輸出愉悅的說話,是學知道了也習到火候了。
《論語》最後一句:「不知言,無以知人也」。言,就是和「說」大有關係。聽別人說,知道別人。從自己也喜歡聽愉悅的,也該知道該怎麼樣說。
「說」,告訴我們,要怎麼樣說話。言兌,輸出愉悅,才是好好說話,要能把話說好,也得「學而時習之」。
說,言兌,還有另外一個層次,說話要兌現,一個人,把話說得再好,但是總不兌現,幾次之後,就沒有人相信了。
刻意在言語上取悅他人,沒有兌現,也是有問題的。「學而時習之」,不誤人。
一個「說」字,體現出來人的禮和信。
知言之後就是知人。知人,先從自己知起,然後知言會「說」。
「國粉」就「國粉」吧!復古又怎麼樣?只恨自己懂得太晚,錯過大好年華,更得為自己的子女「不亦說乎」。
傳統文化,好不好不是自己能說,而我,就說「說」。
※蒹葭蒼蒼,白露為霜!你的美,只有「它」能配的上
※大事難事,看擔當。順境逆境,看涵養
TAG:我不喝心靈雞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