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淮海戰役前,杜聿明為何說自己是以赴刑場的心情上戰場?原因是這個

淮海戰役前,杜聿明為何說自己是以赴刑場的心情上戰場?原因是這個

杜聿明是蔣介石的嫡系愛將之一,他可以說是蔣介石打內戰的馬前卒,在遼瀋戰役和淮海戰役這兩場大決戰中,都看以看見杜聿明的身影。他一會被派到東北戰場,一會被派到淮海戰場,簡直是最忙碌的國民黨將領。甚至淮海戰役爆發三天之後,杜聿明才急匆匆地趕赴徐州,指揮救援黃百韜兵團的軍事行動。那麼深受蔣介石器重的杜聿明,為何說自己是以赴刑場的心情上戰場呢?讓我們接著往下看。

1948年11月8日,杜聿明從葫蘆島指揮國民黨軍隊撤退完畢,回到北平之後就聽聞了淮海戰場上國民黨第三綏靖區投誠起義的消息。杜聿明既詫異又恐慌,心想蔣介石為什麼制定了全面退守計劃,而至今仍未實行,這也就意味著國民黨的「徐蚌會戰計劃」已失敗了。

為了了解詳細戰況,杜聿明又趕忙從北平飛往南京,來到了參謀總長顧祝同的家裡。這時顧祝同正同徐州剿總司令劉峙通電話,顧祝同說:「叫黃百韜在碾庄圩待命,等明天午後官邸彙報決定後再通知你下一步行動。」又說:「光亭(杜聿明)在這裡,你同他講話嗎?」顧祝同順手就把電話交給杜聿明,劉峙在電話中說:「光亭(杜聿明)!你快點來吧,我們等著你!」杜聿明說:「等見老頭子後再說,黃百韜的情況如何?」劉峙說:「現在主力已退到碾庄,解放軍已到運河以東,黃百韜兵團過運河橋損失很大……」(其實這一天晚上,解放軍已渡過運河,將黃百韜兵團重重包圍)。

這時,杜聿明的恐懼心理一直上涌,覺得徐州戰場好像一個「刑場,他一到徐州,不是被打死,即是被俘,思想上縈繞著去不去徐州的問題:去則大勢已去,處處被動挨打,毫無辦法;想稱病到醫院去治病,既怕對蔣介石失信,又怕已準備好即將起飛,忽然又不去了,別人也會笑他膽怯避戰。同時,杜聿明料定,東北解放軍馬上入關,國民黨敗亡的命運已經不可挽救了,那種心灰意冷的心情湧上心頭,著實令人唏噓。

杜聿明當時在南京,既不想去徐州,又不敢擅自離開,怕觸怒了蔣介石。他想來想去就是想不出脫身之計,最後只能無奈選擇「從一而終」,願意犧牲自己為蔣介石「效忠到底」,因此在明知會失敗的情況下,杜聿明還是答應了蔣介石去指揮淮海戰役。杜聿明最終的結局正如他所料,成為了解放軍的俘虜。不過杜聿明的下場還算比較好,1959年杜聿明作為第一批特赦戰犯被特赦,被任命為全國政協文史資料研究委員會的文史專員,還曾擔任過政協委員一職務,1981年杜聿明因患腎衰竭在北京逝世,終年77歲。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二十史 的精彩文章:

淮海戰役期間,哪個人想保存實力不聽指揮,導致國民黨滿盤皆輸?
魏文帝曹丕是為什麼只做了7年皇帝?原因其實在這三方面

TAG:二十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