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美國要對數字貨幣痛下殺手?

美國要對數字貨幣痛下殺手?

作者:胡懿新

編輯:劉勇、周洲

自從4月初啟動反彈行情以來,主流數字貨幣普遍錄得超過30%的漲幅,抄底投資者斬獲頗豐。

但好景不長,4月底市場開始陸續傳出一些來自政策面的負面消息,數字貨幣漲勢受阻。

就在剛剛過去的五一勞動節,負面消息得到了確認:美國即將就以太坊等數字貨幣是否適用證券監管政策進行調查,調查啟動時間定於5月7日。

消息一出,以太坊應聲大跌4%,並拖累其他主流數字貨幣集體大跌。不過,5月1日晚間,數字貨幣行情迅速反彈,截至本文發稿時,以太坊價格已恢復至大跌前。

行情反覆無常導致市場對此事作出多種解讀:

一種認為美國數字貨幣政策即將轉向,由過去的謹慎開放轉向全面封殺;另一種則認為美國宣稱要監管不過是「紙老虎」「嘴炮黨」,不足為懼。

但事實真是如此嗎?

美國監管態度向來明確

從比特幣期貨在芝加哥交易所上市,到最近納斯達克傳出有意上線數字貨幣交易品種,這些接踵而來的好消息似乎給遠隔重洋的中國投資者們一個非常明確的信號。

那就是,美國政府支持數字貨幣合法化和公開交易。

然而,現實與很多樂觀者的想像完全相反。在對數字貨幣進行監管這一問題上,美國政府一向態度積極,而且這一態度與證券交易所的姿態完全並行不悖。

對數字貨幣進行監管的表態主要是由美國證監會(以下簡稱SEC)作出的,雖然不同官員在不同時期的觀點不一,但核心基礎從未變化,那就是「數字貨幣到底是不是證券」。

一旦SEC確認數字貨幣為證券,數字貨幣就會立刻被納入監管,屆時可能會對數字貨幣市場造成重大影響。

稍令人擔憂的是,SEC主席傑·克萊頓,這位美國證監會頭號人物,對數字貨幣應該納入監管的態度頗為鮮明,尤其是處於發行階段的數字貨幣。

在4月26日的一場國會與SEC的聽證會上,傑·克萊頓表示,數字貨幣需要被區分為首次代幣發行(ICO)和貨幣。

「我完全看不出它們(處於ICO進程中的代幣)不是證券……如果滿足證券的要件,我們就應該將之視為證券來監管。」

對於已經上市流通多年的比特幣,傑·克萊頓則網開一面:「比特幣已經被大多數人認為不是證券。」

但以太坊就沒有這麼幸運了。

據華爾街日報報道,包括SEC和美國商品期貨交易委員會(CFTC)在內的監管機構工作組,定於5月7日開始討論以太坊等數字貨幣是否適用證券監管規則的相關問題。

由此可見,美國政府對數字貨幣的態度,並不像某些人眼裡那樣表面監管實則歡迎,而是非常積極主動的去研究和鑒定,國內投資者應當對此高度注意。

監管難度大 利空變利好?

雖然美國在監管上是妥妥的「行動派」,但監管政策要落實恐怕尚需時日。

來自美國Haynes and Boone的一名律師稱,「SEC幾乎不可能進行追溯監管。要在當下說出『你們早該在三四年前就知道你們是在玩證券』這種話,對於一個監管機構來說是極不尋常的事。」

該律師並表示,單單挑出一兩種數字貨幣進行針對性監管,最終可能帶來全盤皆輸的結局,而「這並不是SEC想要的」。

另有分析認為,SEC有可能會採取一項名為「Howey Test」的測試來判定數字貨幣是否為證券。

據一乎財經了解,Howey Test是一項專門針對金融工具是否適用證券監管法則的判定測試,該測試對項目進行四個要素的評判,條件符合才能被認定為證券。

不過,要完成Howey Test是一個艱巨的任務。不但測試過程繁瑣冗長,相關企業也可能因為不服判定結果而採取長期訴訟戰術,讓監管遲遲無法落實。

因此,如果5月7日啟動的正是Howey Test,那麼雖然聽起來是利空,但事實上卻是利好:由於Howey Test的冗長,短期內以太坊等虛擬貨幣被宣布為證券並納入監管的可能性大幅降低。

或許這可以解釋為什麼數字貨幣在昨天大跌後,旋即拉起並迅速收復失地的原因。

也有觀點認為SEC有可能不會採取Howey Test模式。

Alston & Bird的一名金融業律師表示,SEC不太可能追溯到2015年或2016年去進行Howey Test,「當時那些項目或平台可能確實存在證券特徵,但隨著時間的推移,這些特徵都消失了。」

有更多的觀點認為,SEC可能會嘗試在其他領域,使用其資源和政治影響力,以完成對數字貨幣的監管。

儘管監管不會很快到來,但這也並不表示過去ICO滿地跑的現象會重現。

SEC很有可能作出「維持現狀」的決策——即在數字貨幣歸為證券尚未定論前,允許運行良好的數字貨幣自由交易,但嚴格限制新ICO項目的上馬。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一乎財經 的精彩文章:

華為:沒有幣,區塊鏈該咋玩?

TAG:一乎財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