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運勢 > 面對負面情緒,逃避壓制都不是好辦法

面對負面情緒,逃避壓制都不是好辦法

面對負面情緒,逃避壓制都不是好辦法

每一個人都不停在尋覓安祥與和諧,因為這些正是我們生命中所欠缺的東西。

生命中總有些時刻會感到焦慮不安、煩躁、不和諧、痛苦;

但我們不會將痛苦只局限在自己身上,而是不斷將之傾注他人身上。

一個不快樂的人,會使得周遭的氣氛充滿焦慮,同時也導致任何和他有所接觸的人都被其影向,感染其煩躁不安。

這誠然非正確的生活方式。

人畢竟是群居動物,必須在社會生活,和他人接觸,因此人應當安於自我及與他人和睦共處。

然而該如何才能生活得和諧?

該如何才可以泰然自處,並同時保持著周遭平和的氣氛,亦讓他人能夠生活在安祥與和諧中?

當一個人感到焦躁不安,欲從中尋求解脫,首先須找出苦惱的原因,即導致產生痛苦的根源。

假如我們細心觀察,就會清楚覺察到每當有負面情緒或不凈的念頭生起時,我們必然會變得焦躁不安。

換言之,安祥與和諧是不能與負面情緒或不凈念頭並存的。

面對負面情緒,逃避壓制都不是好辦法

負面情緒是如何醞釀產生的呢?同樣地,只要細心檢驗觀察,答案就顯現眼前。

當發現他人某些行為不如我意,或某某事件的發生不合我意,我就會感到十分不愉快。

不如意的事發生了,內心開始感到忐忑不安,當渴望的有所障礙不能如願以償時,自己再次變得緊繃,內心開始打結。

然而人的一生中不斷重複這種過程,不想要的就不斷發生,渴望期待的卻渺不可得,此生命運作過程導致身心兩方面皆被綁得緊緊,無從自拔。

充滿著緊張僵硬及消極否定,生命是那麼苦澀。

現在若要解決此問題,唯一途徑就是設法使生命中每一件事都盡如我所願,沒有任何不如意的事會發生在我身上。

我要開發此能力,或者是依靠有此能力的人士相助,讓我有求必應,替我阻擋不如意的事,願我凡事都能稱心如意。但這根本是不可能的。

世界上沒有一個人可以處處如意,一生中從不經歷任何不如意。生命中往往是事與願違,重複不斷地發生。那麼,我們不禁會問,當面對不如意的情境時,要如何才可以不盲目地產生反應?該如何才不會焦慮不安及該如何才能維持著安祥輿和諧?

人類所面對的苦-並找到解決問題的辦法:

每當不如意的事發生,內心開始產生憤怒、恐懼或其它負面情緒時,即刻把注意力轉移到別處去,例如,站起身來、拿杯水、喝口水,那憤怒將不再增強,然後慢慢的從憤怒中解開。

又或者念數:一、二、三、四。或是重複一個字、一句話、持咒語、或者持誦一個你信仰的某尊神或聖者的名號。借著轉移注意力在某個程度,就會擺脫負面情緒及憤怒。

這辦法行的通,此練習的確可以消除內心的焦慮不安。然而此方法事實上只能在意識表層發揮功效。其實當注意力被轉移時,負面情緒亦同時被推到更深的潛意識層面,使得原有的不凈煩惱在此層面中不斷繁衍壙增。意識表層看來一片安祥和諧,其實內心隱藏著一座休火山,積壓著的負面情緒遲早會猛烈爆發。

但其它探究內在真理的修行者作了更深入的探索,透過體驗自我的身心實相,發覺轉移注意力只不過是在逃避問題。

逃避不是解決方案,要面對它。每當心中生起任何的負面情緒時,只有觀察和面對它。當我們開始觀察它時,這些心的不凈煩惱隨之失去力量,日益枯萎,最後被連根拔起。

無庸置疑這是一個好辦法:它避免兩個極端-壓抑和放縱。埋在潛意識裡的負面情緒是不會消除的;若任由它表現在行為或言語上只會倍增問題。不過,假如我們只是客觀地觀察它,這些不凈煩惱就會開始漸漸消失,所有的負面情緒都被根除,我們就得以從不凈煩惱中解脫出來。

面對負面情緒,逃避壓制都不是好辦法

它聽起來絕妙毫不可思議,但實際上真的行得通嗎?對一般人來說,有這麼容易面對不凈煩惱嗎?當怒火一升起,根本未曾來得及察覺,人就已經失控了。然後在怒火蒙蔽之下,構成我們在行為或言語上傷人亦害己。等到憤怒平息後,我們就開始哭喊及懊悔,祈求這人或那人或某某神靈的寬恕:「噢!我犯錯了,請原諒我吧!」。過後再次陷入相同情況時,我們又再次重複做出同樣的反應。再多的懺悔亦無補於事。

問題關鍵在於不凈煩惱往往是在不知不覺的情況下產生。它萌生於潛意識最深層次,難於察覺。等到它浮現到意識層面時,它已經太過強勁把我給淹沒,導致我喪失了觀察它的能力。

當我閉上眼睛試著觀察憤怒時,心中立刻浮現出憤恨的對象– 那引發怒火的某人或某事。那麼,我不是在觀察憤怒本身。我只是在觀察引起情緒波動的外在刺激因素。這隻會令憤怒增生加強;此誠然非解決之道。 因此欲觀察抽象的負面情緒、抽象的情緒,是很難的事, 必須先從外在的情境中脫離出來。

然而, 當我們覺察到事物的終極究竟實相,就找到了真正的解決方法。每當負面情緒在心中生起時,身體上同時就發生兩件事。第一是氣息失去正常的節奏。每當心中生起負面情緒,呼吸就開始加重。這是較容易覺察到的。與此同時,在較深入細微的層面,身體內開始產生生化反應一也就是某些感受的呈現。每一個不凈煩惱都必然會在體內造成一種感受,這種感受或那種感受,在身體的這部位或那部位。

這確實是一個實際的解決方法。一般人難以覺察這些抽象的感受,不管是恐懼、憤怒或激情。但是經過適當的訓練和練習,觀察呼吸與身體上的感受變得輕易因為這兩者和心的不凈煩惱有直接關聯。

觀察呼吸和感受給予我兩種幫助。首先,它們仿如我的私人秘書。當不凈煩惱念頭在心中生起,我的呼吸馬上失去常態;它開始呼喊:「看,有毛病出現了!」我不能夠掌控我的呼吸;我只好接受此警告。同樣地,感受也傳達訊息告訴我出事了。當接收到警告之後,我開始觀察我的呼吸,我的感受,很快地我發現那個不凈煩惱漸漸消逝了。

這一種身心現象就像一個銅板的兩面。一面是心中所出現的意念或情緒。另一面是身體的呼吸和感受。任何意念或情緒,任何的不凈念頭煩惱,均會在當時的呼吸和感受中顯示出來。因此,藉由觀察呼吸或感受,我其實是在觀察心中的不凈。我沒有逃避問題,反之我是如實地正視實相。接著我發現不凈煩惱已失去力量:它無法再像以往一般主宰著我。如果我持續著覺察,心中的不凈煩惱終究會完全消失,我依然持續保持安祥與快樂。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keepfit 的精彩文章:

佛陀涅槃前的教導--佛法傳承的關鍵
慧律法師:真正的幸福要從何建立呢?

TAG:keepfi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