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在「中國第一高樓」,找尋開啟絲路文明的密碼

在「中國第一高樓」,找尋開啟絲路文明的密碼

原標題:在「中國第一高樓」,找尋開啟絲路文明的密碼


三個敦煌洞窟近日「空降」632米的「中國第一高樓」———上海中心。一併從甘肅搬來的,還有106件(組)見證絲路華光、文明交融的展品。它們彙集在「絲路敦煌·幸福生存」展覽,為新落成的上海中心展覽館揭幕,將在這個有著近2000平方米、共三層的展示空間駐留十個月。


古老的敦煌藝術與現代超高層建築的攜手,帶有超越時空的意味。此次展覽也融於建築本身,創造出令人難忘的「浸入式」觀展體驗———結合複製石窟、實物展品以及虛擬現實等高科技展示手段,全方位展現絲路文明的輝煌燦爛以及它對當今乃至未來的啟示。


莫高窟第220窟壁畫。(展方供圖)


失傳已久的唐代胡旋舞,莫高窟里「有圖有真相」


等比複製搬到展覽中來的三個敦煌洞窟,是莫高窟第285窟、莫高窟第220窟、榆林窟第29窟,分別代表了敦煌石窟早、中、晚期的風貌。與以往臨摹複製的洞窟不同,此次複製的洞窟採用高清數字技術完成,其中榆林第29窟是採取了新技術後的首次對外展示,集中體現了敦煌研究院近年來文物數字化保護的成果。石窟里的諸多細節近距離呈現在人們眼前,正生動地詮釋出敦煌石窟勾勒的圖景為何堪稱百科全書。

失傳已久的唐代胡旋舞究竟什麼樣?莫高窟第220窟里就藏著真相。這一洞窟是唐代的代表窟之一,在其北壁的《藥師經變圖》中,看得到類似胡旋舞場面的描繪。這幅圖下部畫有敦煌壁畫中規模最大的舞樂圖,據說根據唐代上元宮廷夜宴的歌舞昇平而創作。畫中舞者兩兩相對而舞,長長的飄帶、頭髮隨舞姿飛揚。這組人物形象連成了一系列完整的舞蹈動作。從中可見,舞者在使用腳跟跳舞。而這正是胡旋舞的一大特點,腳跟著地不停旋轉,以此獲得舞蹈的韻律感。同樣在這一洞窟,有一幅壁畫可謂人物畫的典範,只見一位帝王在大臣們的簇擁下向維摩詰走去。皇帝戴冕旒,著袞服,兩手伸開,儀態雍容,這一形象與唐朝畫家閻立本的 《歷代帝王圖》 頗為相似。身旁各國王子形象包括南海、崑崙、波斯及西域各國的人物,他們的相貌、服飾各不相同,大體反映出唐朝與周圍各族、各國的交往情況。


走進榆林窟第29窟,壁畫中鮮明的西夏風格給人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這一洞窟在敦煌石窟里很少見,創建於西夏,出資者是當時的西夏貴族。畫中多位男性形象的髮飾均有著典型的西夏特徵。比如有人頭戴雲鏤冠,冠帶後垂,這是西夏貴族特有的一種帽子,有著雲的紋樣,卻是用黃金做的,可見當時西夏手工藝的發達;有人免冠,頭頂禿髮,恰與西夏開國皇帝李元昊頒布過的「禿髮令」相印證,這種禿髮額頭鬢角有頭髮,頭頂光禿禿,是西夏典型的髮飾;有人頭挽英雄髻———洞窟修建的時候,正值西夏第五代皇帝當政,這樣的髮型讓人們看到,當時的西夏相比李元昊時期與漢民族的融合更多了。畫中女性形象也頗有特點。比如前壁門右側的幾位女性形象皆頭戴桃形四梁冠,上飾花釵,著交領右衽團花窄袖衫,內著百褶裙,下著圓口尖鉤鞋。這些都為研究西夏党項族人的風貌及衣冠服飾髮式提供了珍貴的形象資料。洞窟里甚至可見今已失傳的西夏文,由漢字的偏旁組成。


1500年前東羅馬的東駛之路,一隻鎏金銀盤悄然記載


來自敦煌研究院、甘肅省博物館等七家博物館的106件(組)展品集結在此次展覽中,其中一級文物36件。代表仰韶文化的對三角紋彩陶體、西漢鎮墓辟邪的木獨角獸(西漢)、成為中國旅遊業圖形標誌的「馬踏飛燕」、中國郵政標誌的「驛使圖」墓磚畫、北朝時期的東羅馬鎏金銀盤、唐代大雲寺舍利銅函金棺銀槨,以及敦煌莫高窟藏經洞倖存的經書……展品上至新石器時代,下至絲綢之路的下限———元代,跨越絲路文明的各個歷史時期。藉由這些連通過去與當下的實物,人們可以清晰地感受到,多元文明在絲路之上的交相輝映。


此次亮相的一隻鎏金銀盤,出土於甘肅靖遠縣北灘鄉,為河西走廊承載的中西文化交流留下實物見證。銀盤直徑31厘米,高4.9厘米,製造於公元4至5世紀的東羅馬時代。盤內滿飾浮雕花紋。其中,外圈飾十六組相互勾連的葡萄卷草紋;中間環帶內列十二個人頭像,有人認為這是希臘神話中奧林匹斯山包括太陽神、月亮神在內的十二神;中心部分微微凸起,似用銀片磨壓成高浮雕紋樣後鑲嵌於盤心,圖案為一倚坐於獅豹類猛獸背部的青年男性,這是希臘神話中的酒神迪奧尼索斯。盤內圓足內底則有屬西方系統文字的刻銘。據《魏書》記載,東羅馬帝國曾三次派使團訪問過北魏。有學者認為,這隻銀盤或許是當時東羅馬使者遺留在黃河古渡的貢品,又或許是那個時代西方商旅攜帶的交換物。

展出的一隻唐代三彩鳳首壺,出土於甘肅甘谷縣,讓人們看到當時我國與西亞各國文化交流的頻繁。這件壺高31厘米,胎呈白色,直口,細頸,口頸相交處是鳳鳥的造型,鳳眼圓睜,啄張噙珠,神姿英發。壺身中央雕塑著凸起四瓣形的團花。整隻壺交錯以鮮亮的赭紅、黃、青三種釉色施繪,流光溢彩。鳳首壺是唐代出現的新樣式,一般被認為模仿的是波斯薩珊和粟特的金銀器「胡瓶」造型。而三彩釉工藝和鳳鳥形象則是唐文化的特徵。


體積最大的展品———復原「西戎貴族出行車輿」,展示的是2006年「全國考古十大新發現」之一、甘肅張家川馬家塬戰國墓地考古研究的成果,同樣為東西方文化交流提供了重要的資料。只見馬車上的紋飾受到歐亞草原文化的影響,上面的金箔、銀箔則採用了中國傳統鏨刻工藝,馬車的牽引方式也是中國特有的。

(圖文轉自文匯網-文匯報)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社科院考古所中國考古網 的精彩文章:

【新書介紹】爐捶之間(先秦兩漢時期熱鍛薄壁青銅器研究)
王巍:大幅度增加各地考古機構人員編製

TAG:社科院考古所中國考古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