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以色列與伊朗危險對峙,戰爭一觸即發?

以色列與伊朗危險對峙,戰爭一觸即發?

當伊朗深度介入的敘利亞地區,出現某些突破以色列立場的「紅線」事件之時,以色列也在堅決地通過有限度的軍事手段表明自己的關切和立場。

文 |王晉

隨著美國總統特朗普設立的關於國會最後決定是否退出伊朗核協議的最後期限(5月12日)的臨近,以色列與伊朗之間的關係似乎也漸趨緊張。

一方面,以色列總理內塔尼亞胡近日拋出了「半噸」證據,證明2015年伊朗核協議簽署之後,伊朗仍然試圖轉移核設施並且秘密發展核武器;另一方面,以色列國會通過了授權總理及國防部長在「極端狀態」下向他國宣布戰爭狀態的法案,而且以色列國防軍裝甲部隊開始在以色列北部集結,儼然有直接在敘利亞與伊朗爆發軍事衝突的態勢。

敘利亞「T-4」空軍基地遭襲48小時後拍攝的衛星圖像。圖片來源:英國《衛報》

敘利亞內戰與黎巴嫩內戰有某些相似之處

在歷史上,如何處理外部威脅,一直是以色列需要面臨的重要戰略難題。比如上世紀發生的五次中東戰爭,現在我們以第五次中東戰爭為例。

上世紀70年代中期,黎巴嫩國內爆發內戰,鄰國敘利亞直接出兵介入。一方面,以色列希望在黎巴嫩國內政局動蕩、「巴勒斯坦解放組織」等武裝力量活躍的情況下,敘利亞軍隊的介入能夠幫助平定黎國內局勢;另一方面,與以色列仍然處在「戰爭狀態」的敘利亞軍隊大規模湧入黎巴嫩,本身也很可能會成為以色列北部安全的重要威脅。

在此背景下,以色列提出了在黎巴嫩問題上的三個「紅線」,即敘利亞防空導彈不得進駐黎巴嫩,敘利亞戰機不得飛躍貝魯特以南地區,敘利亞地面部隊不得派駐到利塔尼河以南地區。

但是,隨著黎巴嫩內戰局勢的發展,親以色列和西方的黎巴嫩長槍黨人武裝之間滲透到敘利亞控制下的貝卡谷地。而這被敘利亞視作對於其在黎巴嫩領導地位的挑戰。於是,敘利亞軍隊直接發動了對於長槍黨人的進攻,而敘利亞軍隊的行動被以色列視為違反自己在黎巴嫩問題上的戰略底線,於是1980年4月以色列空軍直接襲擊了敘利亞陣地;而為了應對以色列空軍的攻擊,敘利亞直接將防空導彈部隊部署到了貝卡谷地,這進一步激化了以色列和敘利亞之間的矛盾。

儘管1980年7月在美國的斡旋下,敘利亞撤出在黎巴嫩的防空導彈,但是以色列和敘利亞之間的敵意被不斷強化,最終在很大程度上促成了1982年黎巴嫩戰爭(也即「第五次中東戰爭」)的爆發。

如今的敘利亞內戰,與上世紀70年代末期的黎巴嫩內戰有著諸多的相似之處:同樣是不同政治軍事派別彼此混戰,各個派別之間同樣是受到來自於各個地區國家和域外大國的支持和幫助,以色列也同樣十分關注戰場進程及其可能給以色列國家安全帶來的影響。

而如今的伊朗,也和當時的敘利亞十分相似,都是內戰戰場最為重要的外部力量,而以色列也同樣在敘利亞有著自己的「三個紅線」,即不允許伊朗及其支持的什葉派武裝力量靠近敘利亞-以色列邊境地區,不允許伊朗及敘利亞政府將導彈技術和其他大規模殺傷性武器及技術轉移給黎巴嫩「真主黨」和其他什葉派武裝,以及不允許伊朗部隊大規模的直接進駐敘利亞。

內塔尼亞胡展示伊朗研發核武器「證據」。 圖/視覺中國

敘利亞問題——以伊的直接衝突點

以色列在敘利亞問題上的關切,卻難以通過正常的外交渠道予以表達。以色列自身的尷尬之處就在於,自己的猶太國家屬性,使得自己無法通過直接參与與敘利亞問題有關的國際會談,來發出自己的利益訴求。無論是當前的敘利亞問題日內瓦和談機制、索契進程和阿斯塔納進程,以都無法直接參与其中,只能通過間接的方式,即遊說相關參會方,特別是美國和俄羅斯的方式,來表達自己在敘利亞問題上的訴求。

因此,當敘利亞境內出現某些突破自己立場的「紅線」事件之時,以色列也在堅決地通過有限度的軍事手段,表明自己的關切和立場。

以色列通過多次越境空襲行動,打擊可能存在於敘利亞境內的化武和其他大規模殺傷性武器、重型武器交易、轉移及技術轉讓。以色列對外情報部門的兩大分支——國防軍的情報機構和摩薩德——分別通過衛星圖片、電子偵訊分析,和網路入侵與線人密報的方式,來不斷跟蹤敘利亞境內化學武器和重型武器的去向問題。一旦發現可能存在軍火交易,以色列就會毫不猶豫地通過越境空襲的方式來發動攻擊,消滅潛在的軍事威脅。

在此背景下,以色列高層不斷發出的「伊朗威脅論」等論調,以及以色列軍隊在北部地區的集結和演練,既是以色列國家安全的客觀需要,也是以色列政客們為自己謀求政治影響力的重要抓手。

王晉(以色列海法大學政治科學學院博士候選人,西北大學敘利亞研究中心特約研究員)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新京報評論 的精彩文章:

美國封殺中興,試圖用「東芝事件」的套路對付中國
特朗普頻頻「出牌」,美國對華戰略向何處去

TAG:新京報評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