叆叇|你知道這倆字是什麼意思嗎?
眼鏡的歷史是個有趣的話題,那麼,人們是什麼時候開始使用眼鏡的呢?
從理論上說,我國春秋戰國時期大思想家墨子在《墨經》中提及很多光學原理,如小孔成像、凹凸鏡成像、光線直線傳播、反射、折射等。
從實物來說,江蘇揚州邗江縣甘泉鎮漢墓曾出土一件扁圓柱形雕花金圈,內鑲嵌水晶凸透鏡片,金圈直徑13mm,高6mm,鏡片直徑11mm,重2.3克,大約能放大5倍,製作時間約為公元67年之前。
邗江甘泉2號漢墓出土水晶「放大鏡」
安徽亳州曹操宗族墓中出土過五件製作精美的水晶磨製的凸透鏡,最大直徑24mm,中心厚度6mm,製作時間約為公元160-170年左右。
南京北郊郭家山東晉墓中出土一件精心磨製的水晶鏡片,直徑20mm,中心厚度5mm,鏡片外表面是外凸的光學曲面,內表面是內凹的光學曲面,剖面呈月牙形。製作時間約為公元345年之前。說明當時的鏡片光學知識、經驗和加工技術已達到非常高的境界。
南京郭家山1號東晉墓出土的水晶鏡片(正面)
這些透鏡的存在是無疑的,但它們是眼鏡嗎?
這就有待研究了。
中國古代中也有疑似眼鏡的文字記錄。
清學者趙翼《陔余叢考》(卷三十三)「眼鏡」條引北宋劉跂《暇日記》稱:「史沆斷獄,取水精十數種以入,初不喻,既而知案牘故暗者,以水精承目照之,則見。」這被認為是,北宋司法官員史沆已用水晶鏡看閱讀肉眼不易看清楚的卷宗了。
無獨有偶,明代張自烈《正字通》有「叆叇。眼鏡也」,這個「叆叇」[ài dài],在南宋趙希鵠《洞天清錄》中有記錄:「叆叇,老人不辨細書,以此掩目則明。」
此處所說的叆叇應該就是老花鏡了。
古文物專家孫機在其專著中有《中國早期的眼鏡》一文認為,叆叇一詞本來來自於阿拉伯語眼鏡的譯音,本來寫作僾逮,可能是這個詞,我們在古文中有音形都很近似的「叆叇」,於是棄「僾逮」,而用「叆叇」,如《楚辭·遠遊》有「時曖叇其曭莽兮,召玄武而奔屬。」有趣的是,古詩文中的曖叇,原指光線昏暗之狀,在此竟然演變成了視線重獲光明的眼鏡的稱謂,奇哉!
中國古代更早時候到底有沒有眼鏡還有爭議,現在一般認為,眼鏡發明於西方,時間為14世紀,約15世紀傳入中國。中國最早被確認為眼鏡實物證據的,是中國國家博物館所藏明人繪《南都繁會景物圖卷》中,在鬧市看「雜耍把戲」的觀眾裡面,有一位戴眼鏡的老者。從式樣分析,應該是16世紀早期的款式。
明代《南都繁會景物圖卷》中戴眼鏡的老者
來源:收藏雜誌
※嘉德香港2018春拍亮點搶先看
※張大千《巻去青靄望水天》4140萬領銜邱氏家族珍藏中國書畫專場
TAG:聯拍在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