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手術室里「最柔軟」的握手

手術室里「最柔軟」的握手

「當一個兩個月大的嬰兒彷彿用全身的力氣攥住你的手指,似乎在訴說著什麼,彷彿在祈禱著什麼。小小的他已觸動我們內心深處的柔軟……」

小寶寶的手緊握住醫生的小指

回憶起十幾天前的那台手術,馬戈秋醫生心裡還涌動著溫暖和感動。那天,他發的一張照片在微信朋友圈裡刷屏了,畫面中,一隻胖乎乎的小手緊緊握住他的小指……背景是個手術台,很容易讓人想起這裡不僅誕生或挽救生命,也同樣誕生感動和力量。——這是4月18日寧德人民醫院醫生為一個2月齡的「多指」寶寶即將做手術的術前瞬間。

人民醫院麻醉科主任馬戈秋是這台手術的麻醉醫生。「當一個兩個月大的嬰兒彷彿用全身的力氣攥住你的手指,似乎在訴說著什麼,彷彿在祈禱著什麼。小小的他已觸動我們內心深處的柔軟,我暗暗地想,無論如何,你一定能安全回到你的父母身邊。」馬戈秋說,這個小寶寶是人民醫院近年來收治的年齡最小的一個手術患兒,他在進手術室的時候,不哭不鬧,一雙眼睛圓溜溜四處看,讓手術室的醫護人員都特別喜愛。

據了解,這個小寶寶出生時便是俗稱的「多指症」,孩子的左手拇指旁多長出一個拇指,且副指關節可活動。孩子的母親先是找到骨科主任鄭鳴輝醫生尋求治療,這讓鄭鳴輝主任犯了難,雖然切除「多指」並不是難度很大的手術,但兩個多月嬰兒的手術,對麻醉要求很高,是否可以對該患兒進行麻醉手術,並不好判斷。

鄭鳴輝主任隨後聯繫了麻醉科的馬戈秋主任,經過謹慎評估,馬戈秋認為,麻醉科對未滿三月的患兒進行麻醉的經驗有限,並且該患兒體重只有5公斤,年齡越小麻醉的風險越高,需要進行進一步嚴謹的術前評估,如果各項指標正常,符合手術條件,可以進行麻醉。

4月16日,小寶寶入院,骨科邀請麻醉科進行會診,經過評估,各項指標未見異常。經過周密的術前準備,小寶寶的多指畸形矯正術定於18日上午進行。馬戈秋主任和黃丹醫生提供了兩個麻醉方案,一個是靜脈全身麻醉,一個是全憑氣體麻醉,最終家屬選擇給寶寶全憑氣體麻醉。

當鄭鳴輝懷抱著小寶寶進入手術室時,望向患兒的充滿慈愛的目光感動了在場的醫護人員。「鄭醫生的小女兒比這個小寶寶大一些,所以他抱孩子的動作特別熟稔而輕柔。」手術室護士長張碧玲說,小寶寶躺在醫生的懷裡並沒有哭鬧,瞪著眼睛四處張望,模樣十分可愛。對此,醫護人員都盡量輕聲細語地說話,生怕太大聲會嚇到他。

「全憑氣體麻醉是氣體麻醉劑通過呼吸道而進入人體內發揮由淺至深的麻醉作用。」馬戈秋為了讓小寶寶順利完成麻醉,一邊輕聲哄著他,一邊將面罩放置在孩子面前,讓他慢慢吸入。這個過程中,小寶寶下意識地用右手抓住馬戈秋右手的小指,直到麻醉劑發揮作用,小寶寶沉沉睡去才放開他的手指。這一幕被張碧玲護士長抓拍了下來。

手術30分鐘就順利完成,小寶寶當天下午就出院了。「我們做了無數台手術,但這個小寶寶卻帶給我們最深的感動。」馬戈秋說,當孩子的小手握住他時,觸動了醫護人員內心最柔軟的心田。「祝福小寶寶健康平安地長大,用充滿希望的雙手擁抱世界!」馬戈秋說。

張穎珍李枝端/文 張碧玲/圖

來源:閩東日報

[ 這裡是閩東日報,感謝您的閱讀 ]

閩東日報移動端矩陣

「你說我辦」新聞報料熱線:2876799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閩東日報 的精彩文章:

寧德市出台體育競賽和輸送獎勵新政:在省運會上獲得名次最高可獎2萬元

TAG:閩東日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