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銀川玉皇閣上看到稀奇藏品值得點贊

銀川玉皇閣上看到稀奇藏品值得點贊

5月1日中午,拍攝者信步走近銀川鼓樓東面的玉皇閣。據介紹,此閣是清乾隆三年重修的建築。清乾隆《銀川小志》記載說,「極崇煥軒敞,上供真武帝。」後遂稱它為玉皇閣至今。

玉皇閣是銀川市僅存的古代木結構高層樓閣,是寧夏文物保護單位,也是本市開放的旅遊景點之一。這裡經常舉辦一些小型的美術、書法和文物展覽。進門一看,果不其然,正在舉辦「玩味十足——宋代陶瓷玩具展」。

在一樓大堂內,工作人員說舉辦這個展覽也讓他們開了眼,好多東西很難見到,參觀者一聽說都是私人的藏品連聲讚嘆不已。據了解,該展覽展品是由寧夏佑啟堂米向軍和寧夏古絲路文化藝術品公司陳仲國提供的,有唐、宋、元、西夏、明、清等朝代的陶瓷400餘件,展期至5月底結束。

據報道,此次展覽是為慶祝寧夏回族自治區成立六十周年而舉辦的。銀川民間收藏家米向軍向記者介紹,「China是瓷器的意思。古瓷器是中國傳統文化代表符號之一。收藏古瓷器不僅是一種審美的享受,同時可以豐富自己的精神世界。」

主題為什麼叫「玩味十足」?原來展品既有各類人物,又有各類動物,如貴婦坐俑、文官立俑、兒童抱球、沙彌背娃、胡人騎馬、童子劃舟、褐釉猴吃桃等。這些古玩精雕細刻,小巧玲瓏,從宋代狀元騎魚方扁壺可窺見一斑。

有明代的三彩孩兒琉璃拜蓮。

有金代的紅綠彩人物。

有宋代的春爐。

在一樓大堂細看了米向軍先生的藏品,問工作人員得知他本人今天沒有到場,拍攝者感覺有點遺憾。看報道說,米先生不只是喜歡收藏,而且對西夏文化了解頗深,還是寧夏收藏協會常務理事、銀川市收藏家協會副會長,難怪他積攢了這麼多的藏品。

沿著木梯上了二樓,這裡展出的又是另一種風格的藏品。一位戴眼鏡的先生迎了過來,經詢問他叫陳仲國,是這些「泥巴」古陶製品的收藏者。攀談了一會,不善言辭的他告訴拍攝者,展出的這10天期間來的人不算太多,一般都是外地人進來看玉皇閣的,順便也看看展品。

這些陶瓷器不僅反映的是古代人的智慧,而且凝聚著中國造型藝術的結晶。當過民辦老師的陳先生,在30多年前就對收集收藏這些古代的「泥巴罈罈罐罐」情有獨鍾,逐漸積攢了百十件藏品。

當遊客問及他哪個是他得意的藏品時,他說都「滿意」。對他而言,能從民間淘回這麼多寶貝實屬不易,好多陶罐器皿都是一塊一片的碎片拼接起來的。即便是辦展覽,每件藏品都得細心保護、輕拿輕放,尤其是運輸和搬運過程,絲毫馬虎不得。

據資料顯示,陶器的發明是人類文明發展的重要標誌。古人把粘土加水混和,製成各種器物,乾燥後經火焙燒形成陶器。陶器的發明,極大地改善了當時人們的生活條件,在人類發展史上開闢了新紀元。

瓷器是由陶器演變發展而來的。約在公元前16世紀的商代中期,就創燒出了原始青瓷器。在唐代開創了瓷器裝飾藝術的新手法,出現了彩瓷。而在宋代,是陶瓷技藝的繁榮時期,以高度發展的單色釉著稱於世。

現在,這些「古玩」越來越少,能把它們當寶貝珍藏起來的人也不多。陳先生表示,以前都是「私藏」,連張照片都不能拍。現在想開了,好東西必須要共享。只有拿出來「曬」,老百姓才認可它們的存在價值。

來自四川成都的小陳,學習的是美術專業,她就喜歡到感興趣的地方轉一轉、看一看。本來是看銀川玉皇閣的,進來後又見到了這麼多的藏品十分高興,忍不住用手機拍了很多展品的照片。

說話間,又進來一對年輕老外。小夥子會幾句漢語,說他們是美國遊客,他叫「麥特」(音譯)。陳先生隨女孩看了看展品,介紹了幾句也不知對方聽沒聽懂。好在氣氛還是挺友好的。

臨出門時,在陳先生的請求下,「麥特」笑著拿起筆來停頓了一下,便在留言簿上寫了幾句話。

就是這。漢字寧夏的「夏」寫別了。後經當過翻譯的王偉老師看了照片翻譯道:非常感謝讓我們有機會參觀這個美麗的城市。我們來到這裡就喜歡上了這座城市。希望我們有機會再次相會!

陳先生和老外合影留念。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邵軒攝影 的精彩文章:

TAG:邵軒攝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