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7歲男孩在公車被毆打,明明是受害者為何成了人人喊打的「熊孩子」

7歲男孩在公車被毆打,明明是受害者為何成了人人喊打的「熊孩子」

送你離開,千里之外,你別回來!

隨便發表這樣言論的人,你確定你有叫「素質」的東西嗎?

重慶晚報發布了新聞調查。首先最初新聞的視頻已經不是事件全貌,7歲男童和暴力傷人者有接點開始到男童接觸傷人的成年人,有大概22秒的內容被剪掉了。視頻是從兒童踢郭姓男子開始。實際上一開始男童是自己抓著扶手玩,和任何人沒有互動和接觸,郭某探身和男童說了什麼,之後不久男童才出現踢他的行為。而在最初的新聞里,這段視頻直接從男童踢人開始。也許編輯認為這樣有助於突出主要情節,但如此剪輯已經帶有「男童莫名惹事在先」的預設,不是個客觀合適的操作。果不其然這條視頻馬上引來大量對所謂「熊孩子」的仇恨言論,連帶傾向譴責打人者的人都被罵聖母。接著,順應這波網路泄憤,謠言也應運而生,出現了所謂「打人者其實手下留了情,孩子是輕傷」,甚至「孩子爸爸說早就想打這孩子了」的不實言論。

7歲男孩在公車被毆打,明明是受害者為何成了人人喊打的「熊孩子」

近年常見的「厭惡熊孩子」情緒是一個值得單獨展開的話題。它客觀上反映了我國近年兒童行為教育上的無力,以及社會整體攻擊性情緒,即戾氣的增加。可能確實存在越來越多的熊孩子,也可能只是人們越來越容易感到憤怒。激惹大眾情緒的對象包含有老人,有廣場舞大媽,逢年過節的親戚,而熊孩子只是其中之一。

不過在此事件中,我是不大理解為毆打兒童者叫好的。這個事件里打人者存在典型的泄憤式虐打,是個顯而易見的危險人物,無法控制情緒的成年人。而且視頻中也可見成人和兒童力量懸殊。支持這種虐打行為的,本質上是支持以強凌弱的暴力。

人們在為這套所謂叢林法則叫好時,通常不會意識到自己也隨時可能成為被虐打的弱者。而在事情發生在自己身上時,他們又常常不會像如今圍觀時要求被害人自我反省那樣,真的去反省自己。

重慶晚報的新聞調查: http://www.cqwb.com.cn/kxw/2018-04/28/content_390376860534786.htm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懶媽媽育兒記 的精彩文章:

輕鬆擺脫壞習慣——堅持使用五把金鑰匙的過程比結果更重要
2018治癒的小甜椒——Jasper 你一笑,全世界都笑了!

TAG:懶媽媽育兒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