蔣介石的一句「力避衝突」,張學良卻將整個東北拱手相送
這是無法用事變前蔣介石「力避衝突」,不給日軍以開戰口實這個原則能搪塞得了的。因為九一八事變中日軍已經自己製造了口實,發動的是正式的入侵,而非尋找口實的摩擦挑釁。張學良一則不能判明形式,二則出於「開戰必敗」的認識,面對入侵而非挑釁直接部署了不抵抗,應負主要責任,這是怪不到蔣介石頭上去的。
9月19日蔣介石到達南昌,得知事變發生後立即致電張學良。電報全文為:「限即刻到。北平。張副司令勛鑒:良密。中刻抵南昌。接滬電,知日兵昨夜進攻瀋陽。據東京消息,日以我軍有拆毀鐵路之計劃。其借口如此。請向外宣傳時對此應力辟之。近情盼時刻電告。中正叩。皓戌。」
從此電看,蔣介石是從上海方面的信息來源得知九一八事變發生的消息,可見所謂張學良於九一八之夜請示蔣介石,蔣命令不抵抗云云,均非可信。蔣介石此時只知日軍在瀋陽發動進攻,尚不知日軍已佔領瀋陽等地的消息。
蔣介石此時對於如何應付日軍進攻,東北是抵抗還是不抵抗,並未置詞,他只是指示張學良與東北當局,要力辟日方散布的所謂中國軍隊有拆毀鐵路計劃之謠言。這是日軍藉以發動武裝進攻的口實,蔣介石的判斷一下抓住了事變的關鍵核心。
蔣介石於9月21日下午返回南京,即召集國民黨中央常務委員會緊急會議,商討對日方略。蔣介石同意19日中央常務會議的處置意見,主張以日本侵佔東北的事實,先行提出於國際聯盟與簽訂非戰公約諸國,訴諸公理,同時團結國內,共赴國難,忍耐至相當程度,乃出於最後自衛之行動。會議決定:「(一)外交方面,加設特種外交委員會,為對日決策研議機關;(二)軍事方面,抽調部隊北上助防,並將討粵和剿共計劃,悉行停緩;(三)政治方面,推派蔡元培、張繼、陳銘樞三人赴廣東,呼籲統一團結,抵禦外侮;(四)民眾方面,由國民政府與中央黨部分別發布告全國同胞書,要求國人鎮靜忍耐,努力團結,準備自衛,並信賴國聯公理處斷。」
由於東北易幟後奉張集團在軍事和財政、經濟各方面處於實質獨立狀態,張學良的選擇實際上就是其勢力範圍內的東北戰事的最終選擇。在這個會議上,蔣介石能做到的也只有調兵北上「駐防」,以他的實際控制力,無論是明著命令還是私下勸諭張學良進行抵抗,實際上都是沒有意義的。這一點在接著的錦州事件中被充分證明。
換言之,無論蔣命不命令張學良抵抗,只要張學良決定不抵抗,最終的結果就是不抵抗,這也是無法推卸責任給蔣介石的。
對於不抵抗的責任,張學良晚年在回憶時也親口承認是自己的錯誤,不管蔣介石事。他說:「是我們東北軍自己選擇不抵抗的。我當時判斷日本人不會佔領全中國,我沒認清他們的侵略意圖,所以盡量避免刺激日本人,不給他們擴大戰事的借口。-打不還手,罵不還口。是我下的指令,與蔣介石無關。」
※中國若這款武器測試成功,將加深美軍「不對稱戰爭」顧慮
※印度「神炮」屢次遭挫,竟甩鍋給中國 印度網友表示看不下去了
TAG:黃埔英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