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清照的詞之所以清麗獨秀,是融入了她一生的傳奇
很多才子佳人都喜歡李清照的詞,更想能在文才中得以與她並肩。然而,不是才高八斗就可以成為下一個這樣的李清照的,因為每個人都有自己獨一無二,或平凡的,或不平凡的。
堪稱「詞國皇后」的她可謂「詞壓江南,文蓋塞北」,她傳奇的一生,造就了她難再被越越的才氣,柔情與豪氣並重的千古第一才女,試問誰可以輕而易舉的捕捉到她詞中的靈魂?
李清照(1084年3月13日—約1155年),號易安居士,漢族,齊州濟南(今山東省濟南市章丘區)人。宋代女詞人,婉約詞派代表,有「千古第一才女」之稱。
但范才華出眾者,多數家學淵源,李清照亦不例外。李清照出於書香門第,父親李格非精通經史,長於散文,母親王氏也知書能文。在家庭的熏陶下,她小小年紀便已文采出眾。
《如夢令》*李清照
常記溪亭日暮,沉醉不知歸路。
興盡晚回舟,誤入藕花深處。
爭渡,爭渡,驚起一灘鷗鷺。
她清新亮麗的風格,不是來來回回幾十個詞語拼湊的幾句平仄就可以胡混比擬的,百讀不厭的詞風,就是她才華至今難再被超越的魅力。
少女時期的李清照乖巧伶俐,聰慧可人,從她的詞風可見,那個年代的她,雖沒有現代的我們自由,而她是得到父母親的欣賞和寵愛、心靈是自由敞亮的。
《如夢令》*李清照
昨夜雨疏風驟,濃睡不消殘酒。
試問捲簾人,卻道海棠依舊。
知否?知否?應是綠肥紅瘦。
少女心事羞澀而迷人,千山萬水,抵不過心有靈犀;心中的少年,應該是瘋長的草,和想像的春天。
《點絳唇》*李清照
蹴罷鞦韆,起來慵整纖縴手。
露濃花瘦,薄汗沾衣透。
見客入來,襪剗金釵溜。
和羞走,倚門回首,卻把青梅嗅。
詞中她嬌俏調皮的樣子,躍然紙上,生動活潑的她不乏女生羞澀的矜持,這是所有妖艷俗氣的詞風所不能比擬的。
林徽因曾說梁思誠是她一樹一樹的花開,而李清照的情卻用她的至情至性,把這剎那的悸動含蓄的請進了她的生命。情竇初開的少女情懷,催開了一季的繁花。
宋徽宗建中靖國元年(1101年),李清照18歲,與時年21歲的太學生趙明誠在汴京成婚。倆人興趣相投,在愛情中堪稱完美。
《減字木蘭花》*李清照
賣花擔上,買得一枝春欲放。
淚染輕勻,猶帶彤霞曉露痕。
怕郎猜道,奴面不如花面好。
雲鬢斜簪,徒要教郎比並看。
得嬌妻若此,可謂男人的莫大福氣了,這令人愉悅的至高級秀恩愛方式,可謂羨煞旁人。婚後不久,丈夫便「負笈遠遊」,佳節又重陽,只將相思寄詩詞,這就有了傳唱了千年的《醉花陰》:
薄霧濃雲愁永晝, 瑞腦消金獸。
佳節又重陽, 玉枕紗櫥,
半夜涼初透。
東籬把酒黃昏後, 有暗香盈袖。
莫道不消魂, 簾卷西風,
人比黃花瘦。
趙明誠珍愛嬌妻如寶,家世並不富裕的他卻在志趣上能好好的品讀妻子。收到李清照的詞後,他再次為她的才情傾倒,更為她的柔情所感動。細細品讀,就如玉人在抱,如痴似醉。
畢竟是男人,總有想優勝於妻的自尊心,他甚至關在書房裡閉關,一口氣寫了50首詞,然後將自己寫的50首詞和李清照的詞拿去請高人評鑒。高手讀後說:「這麼多詞作中,唯有三句絕佳。」趙明誠迫不及待問是哪三句。朋友回答說:「莫道不消魂。簾卷西風,人比黃花瘦。」,李清照之才,就是這般清新脫俗。
《一剪梅》*李清照
紅藕香殘玉簟秋。
輕解羅裳,獨上蘭舟。
雲中誰寄錦書來,
雁字回時,月滿西樓。
花自飄零水自流。
一種相思,兩處閑愁。
此情無計可消除,
才下眉頭,卻上心頭。
李清照的離愁,從不俗套,淡淡的輕愁卻濃縮了深深的情,沒有一句濃妝艷抹的詞語,卻道出了扣人心弦的情感。雁字回時,薄薄一紙錦書怎抵我心裡的人兒。
情深也逢離散,豪邁也不逢時。建炎三年(1129年)二月,趙明誠罷守江寧。三月與李清照「具舟上蕪湖,入姑孰,將卜居贛水上」(《金石錄後序》)。舟過烏江楚霸王自刎處,清照有感而作《絕句》以吊項羽。
生當作人傑,
死亦為鬼雄。
至今思項羽,
不肯過江東。
僅一河之遙,卻是生死之界,僅一念之間,卻是存亡之抉。項羽,為了無愧於英雄名節,無愧七尺男兒之身,無愧江東父老所託,以死相報。
丈夫、家族的仕途變移,還有自己的浮沉不安,顛離漂泊半生的她,半點不讓鬚眉,雖流離於世,她時刻都在關心著國之大事。言辭之間,彷彿能見她那瘦弱的身體,手持長矛,衝鋒陷陣的影子。
建炎三年(1129年)趙明誠於赴召途中感疾,於八月十八日卒於建康。 所愛之物遺失殆盡,所愛之人撒手而去。流寓臨安不久,李清照逼於無奈再嫁張汝州。
婚後,張汝州很快原形畢露,他娶李清照只是為她手裡殘存的文物,卻發現她所存無幾,所剩也斷不肯把與趙明誠費盡心血收藏的東西輕易交付時,竟對她大打出手。
他欺她乃婦道人家,都成了自己的人了,量她也翻不出他掌心去,於是他肆無忌憚的現出嘴臉,得意揚揚之餘,把自己科舉作弊的勾當也說了出來。李清照卻抓住把柄,一狀告上官府,要求離婚。
宋代法律,無論什麼原因,妻子告丈夫,就得坐牢。不自由,毋寧死!在坐牢與真正的自由之間,李清照毅然選擇了自由!寧可面對世俗嘲罵與牢獄之災,也要尋回自由身,其勇氣與決斷,近乎壯士斷腕。
在女人僅有的狹窄空間里,掙出自己的天寬地闊。哪怕肉身伏倒塵埃,也不肯把獨立的靈魂和飛揚的心性輸出去。所幸,原本三年的牢獄之災,後經翰林學士綦崇禮等親友的大力營救,關押9日之後得已獲釋。
尋尋覓覓,冷冷清清,
凄凄慘慘戚戚。
乍暖還寒時候,最難將息。
三杯兩盞淡酒,怎敵他、晚來風急?
雁過也,正傷心,卻是舊時相識。
滿地黃花堆積。憔悴損,
如今有誰堪摘?
守著窗兒,獨自怎生得黑?
梧桐更兼細雨,到黃昏、點點滴滴。
這次第,怎一個愁字了得!
冷冷清清凄凄慘慘戚戚,這就是李清照晚年生活的真實寫照,一代才女,就這樣孤獨寂寞的度過了人生盡頭。
她,被上天寵愛過,也遺棄過;享受過最美的相聚,也經歷過最心酸的別離。在殘酷的現實中孤獨地漂泊過、掙扎過、恨過、抗爭過,也我行我素、酣暢淋漓地愛過、活過。然而,不論滄海桑田,都無法掩埋她光芒萬丈的風華,穿過塵世,穿過千年的歲月,依然在詞海中娉婷如昔。


TAG:李墨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