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漢初兩韓信,最能打的死於婦人之手,最不能打的死於戰場之上!

漢初兩韓信,最能打的死於婦人之手,最不能打的死於戰場之上!

提起韓信,很多人第一反應便是被劉邦評為「三傑」之一的淮陰侯韓信。

其實,除了淮陰侯韓信,漢初還有一個韓信,他跟淮陰侯韓信同名同姓,都曾由將而王,繼而被徙他地,最後從劉邦的戰友變成劉邦的對手,又各自為劉邦的戰友所殺。

今天要說的這個韓信,是故韓王的一個孽孫,也單名一個信字,為與淮陰侯韓信區分,歷史上一般稱其為韓王信,從出身來講,淮陰侯比淮陰侯韓信強得多。

不但出身好,韓王信的身材樣貌,應當也比淮陰侯韓信強得多,歷史記載,淮陰侯韓信只是身材長大罷了,但沒有具體記載身高,料想不是特別突出。而韓王信,歷史記載是材伍,同時還記載了身高,韓王信身長八尺五寸,比項羽都高,項羽見到韓王信,也得仰視——因為項羽的身高只有八尺多一點點。

但韓王信在打仗上,跟淮陰侯韓信沒法比。韓王信之所以能夠封王,要得虧張良和劉邦。劉邦率兵西進時,跟張良久別重逢,幫張良拿下了好多故韓城池送與韓王成,在攻城略地的時候,張良發現了韓王信,於是把有著韓國王室血統的韓王信封為將軍,韓王信也帶著兵馬,跟張良劉邦一起西入咸陽。

劉邦被封為漢王后,張良回到韓王成身邊,而韓王信卻跟劉邦進入巴蜀,到巴蜀後,韓王信向劉邦提議,利用士卒的思鄉之情,東爭天下。


從這個建議上看,韓王信對天下大勢也是看得很清楚的,絕非韓王成那樣的庸才。

(配圖:淮陰侯韓信)

後來,劉邦率軍出關,韓王信率兵略定韓地十餘城,足見其軍事才能當得其「材伍」二字。因韓王信是韓國王室後裔,而張良所立的韓王成已被項羽殺於彭城,所以劉邦立韓王信為韓王,在楚漢之爭中,韓王信也總是率韓國軍隊跟劉邦的漢軍並肩作戰,項羽兵敗垓下後,韓王信仍舊被劉邦封在韓地,都潁川。

再後來,韓王信被徙封代地,為代王。

代地不同於韓地,韓地地處中原腹地,在韓地稱王,只要忠心臣服於中央政府,便不會遭受刀兵之禍;而代地是邊地,與匈奴接壤,匈奴人以遊獵為生全民皆兵,一旦無法在草原上過活,便會越過邊境,到中原王朝來劫掠。

韓王信雖然能打,但面對匈奴人的劫掠,也是束手無策,韓王信又特別在乎自己手中的富貴,所以在冒頓圍困韓王信的時候,韓王信多次向冒頓請和。

對於韓王信來說,最重要的事是活著,活著才能稱王,所以無論是臣服於劉邦還是稱臣於冒頓,沒什麼區別,楚漢之爭中,項羽圍困滎陽,韓王信和周苛、樅公一起守城,樅公戰死,周苛被俘後拒絕投降被項羽烹殺,而韓王信投降了,投降了……

我們常說,凡事有再一就有再二再三,韓王信能降一次,就能降兩次,因為他想活嘛,所以韓王信能降項羽,也能降冒頓。

當漢中央政府的軍隊趕來救韓王信的時候,發現韓王信多次派使臣到冒頓那請和,懷疑有前科的韓王信有二心,於是就責備韓王信,韓王信恐慌,然後就投了匈奴,並帶著匈奴人攻城略地。

(配圖:淮陰侯韓信)

韓王信並非泛泛之輩,劉邦只得再次親自挂帥披掛上陣,擊韓王信,在一個叫銅鞮的地方大破韓王信軍,斬殺韓王信大將王喜,善於活命的韓王信成功跑路。

四年後,韓王信再次帶領匈奴人南下,漢中央政府派柴將軍去擊韓王信,柴將軍先禮後兵,勸韓王信投降,重回中央政府旗下。韓王信說自己在滎陽時投降項羽在代地投降冒頓又多次帶領匈奴人南下,已經沒有回頭的可能了。於是開戰,韓王信被柴將軍殺於戰場。

三十年後,韓王信的小兒子韓頹當和長孫韓嬰率眾投降漢廷,皆被封侯。

(配圖:漢高祖劉邦)

這裡順便跟大家說說柴將軍,柴將軍在《史記》中第一次出場,是在垓下,按照《史記·高祖本紀》的記載,漢軍及諸侯軍與項羽楚軍的大決戰時,情形是這樣的:


也就是說,淮陰侯韓信、孔將軍、費將軍、漢王劉邦的中央軍四路軍隊把項羽團團圍住,柴將軍和周勃又在劉邦軍隊的後邊殿後。從布置上看,柴將軍也是蠻重要的角色。

柴將軍第三次出場已是孝文帝二年,跟第二次出場的原因,依舊是平叛。


這裡明確記載了,柴將軍既是棘蒲侯,在《史記·高祖功臣侯者年表》中記錄了棘蒲侯的功績如下:


但在這裡,記載棘蒲侯的名姓是「陳武」,而在《史記·淮南衡山列傳》和 《史記·袁盎晃錯列傳》 中再次出現的「棘蒲侯」後跟著的卻是「柴武」而非「柴將軍」或「陳武」,或許柴將軍曾跟「柴」字很有淵源,所以人們都習慣稱其為柴將軍或柴武,而非陳武吧。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遙望燕園 的精彩文章:

司馬光為什麼要寫資治通鑒?太陽底下無新事!
被稱為謀聖,張良為劉邦出過很多計策,哪些計策最有意義呢?

TAG:遙望燕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