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佛學 > 楞嚴經 第一卷 第七講

楞嚴經 第一卷 第七講

【佛言:善哉阿難!汝等當知:一切眾生,從無始來,生死相續,皆由不知常住真心,性凈明體,用諸妄想,此想不真,故有輪轉。】

佛對阿難尊者說你現在很好了,能知道你病的根源了,可以施教,現在我可以跟你說了,善哉阿難!不止是阿難,所有與會的大眾,你們都應當知道這樣一個問題。就是一切眾生,從無始以來,生死相續。皆因他們不知道自己的常住真心,真心是常住的。而且這個心,就是性體,性凈明體。不會去用真心,而用的是妄想,這個妄想卻不是真實的,所以輪轉。一切眾生,當然這都是指凡夫說的,這一切凡夫,乃至於權乘菩薩和小乘,二乘人,他們從無始以來都是在妄動。妄動是指著無明來說的,起惑造業,依業受報,在他所受的這個果報的身,仍然在起惑造業,又依業來受報,就這麼的輪轉,生死不歇。這是什麼原因呢?迷了,由於迷故,所以生死不休。因此眾生從無始以來就是這個樣子的,迷迷糊糊的,不知道常住真心。這個真心它的性是清凈的,明體就是把這個真的弄明白了,就落於生滅了,但你那常住真心是不生不滅的,是從來都沒有失掉過的,我們每一個眾生、每一個人;不止人,乃至一個螞蟻、一個蚊子都是這樣的。我們要懂得這個真是和我們講華嚴經時一真法界的那個真是一樣的,它是永遠的不生不滅。咱們講華嚴經的時候講法界一相,既不虛偽,也不虛妄,那個才叫真心。性凈,就是說我們本來常住的那個心性,跟佛的佛性,跟眾生的心性,是沒有差別的,是平等的,都是真實存在的,不是虛偽的,這就叫真心。性凈跟性明有什麼差別?清凈無染這叫凈,不假洗滌而後凈。不是它不幹凈了,洗了之後就清凈了,不是這樣子的,原本它就是清凈的。明,這個性從古以來永遠都是靈明不昧的,不是因為修證了才明的,它是永遠常明的,這就叫性凈性明。這個性凈明體,是指本性的性體來說的。

因為把這個真心給迷了,所用的全是妄想。妄想就是現在我們所執著的這個意識心,也就是妄心。這個妄心是因緣而起的,跟真是不同的。因這個妄想的緣故,所以說一切眾生,生死相續。這個問題也是指著阿難說的,不知道你常住的真心,性凈明體,你所用的全是妄想,但是這個妄想不是真實的,所以才流轉。這個妄想是指著根本來說的,不是現在我們這個思想,是指無明,是指一切妄的根本。是一切眾生迷了他真正的法性之後,所起的那個妄想心。例如我們出家的時候,你世間虛妄的愛沒有了,但是你產生一個愛,這個愛跟那個愛是沒有差別的。例如說你對三寶的愛算不算愛?你這時候不是真心的,你所用都是妄心,妄想一切就是根本的妄念,這個根本就是生死的根本。所以佛說你用色相來見我,用音聲來求我,是你在行邪道,是不能見到我的。這就是說你用的都是一顆妄心,不是真心,那怎麼能見到我呢。阿難見佛的時候,是看見佛的三十二相,是從色相上而見佛的,愛如來是愛如來的色相,這有貪愛之心。你要想成就菩提,成就佛果,那你先得明白你性凈妙明的真體。所以佛跟阿難說,你想要求得無上的菩提,你得先發掘明了你的心性。

【汝今欲研無上菩提,真發明性,應當直心,酬我所問。】

以下的問答是非常重要的,我們要想開悟,就在這最初的一段經文中的話。可不要用妄想心去琢磨,用妄想心琢磨是不能開悟的。佛對阿難說,你要想研求無上菩提,真發明性,應當直心。這裡頭不能有一點虛假。酬我所問,酬,就是我問你,你就如是答。你不是想追求無上菩提嗎?想研究無上菩提嗎?所以要想明白無上菩提,你必須得真實,要是有虛假你就研究不出來的。在我們學佛的當中,很多都是假情假意,都是那個妄想心,都是那個識,不是真心的。你要想開發,明你的心性,你就應當如實的酬答我所問的問題。佛就說,我問你什麼,你就直心的回答我,不能有彎曲心。因為眾生他這個思想妄想分別在染和凈中,這些法都是依它而起的,不是真實的。這就是凡夫的情感,也是生死的根本。所以佛就對阿難說,要把這個思想妄想取消,不能隱諱,更不能說假話。佛的含義是叫他直心正念真如。

【十方如來,同一道故,出離生死:皆以直心,心言直故,如是乃至,終始地位,中間永無諸委曲相。】

直心是什麼樣子?直心是道場,沒有一點虛偽的。佛跟阿難說,十方諸佛都是從直心而入道的,同一道出離生死。心跟言,言跟心一定是一致相。但是我們回顧一下,我們所有的言行都是不一致的,這一點我很有體會。我們所有的道友,所有見我的,跟我說的話,全都是假話。不論出家的在家的,都想見見老和尚,問老和尚這個,問老和尚那個,全是假的,不是真的,真話不能跟老和尚說。所以用這樣的心又怎麼能入道呢?直心是道場,佛為什麼要說這些話?要用如來的直心來回答他,不能拐彎抹角的。你心裡是怎麼想的,口裡就要怎麼說。你看跟你說話的那個人,你看他的眼睛在一邊轉,他眼睛轉的時候是在打主意該怎麼說,多數都是假的。佛對一切眾生如是的囑咐,說十方如來同一道。同一什麼道?直心是道場。你要有出離心,出離就是直心,心中所想的,口裡就所說,心言直故。這樣子從你開始到終,這個中間一點彎曲相都沒有。這就是十方如來同一道。我們講大乘起信論,起信論教導我們直心是指正念真如。大乘起信論講三心,直心正念真如。你口裡說話是表的聲音,但是你心裡頭跟這個聲音兩個的性是一致的,心言直,這叫直因。以這個直因所感的果是真正的果,叫因果相應,因跟果符合。這樣從你開始發心到你成佛,中間是沒有虛假的、沒有委曲、沒有這些相,這就叫直心。再進一步說深心,那就是要修一切善法,深心樂集一切善,諸善行廣大含義。第三個就是大悲心,大悲心是發菩提心,要救一切眾生的痛苦。三心即是一心。所以佛囑咐阿難:你不是想要求無上菩提嗎?現在你發了想研求無上菩提的心,你就真實回答我的問話;要真實,不能搞虛假的,直心是道場。咱們無論發心出家,即使出了家學了道,不管你十年、二十年,或者三十年、五十年,或者七十年,我現在七十多年了,直心的時候是很少的。大悲心,平常經常說要發大悲心,我們發的是一般的憐憫心,觀自在菩薩的大悲心我們都還沒有發起來,還不理解真正的含義;不要說發了,還沒有研究明白。所以佛跟阿難說,你要想求無上道,你要發明你本來具有的佛性,怎麼樣才能得到?那你就直心酬答我所問話。

佛為什麼這樣一再的囑咐阿難?因為他在佛的身邊,佛就知道他不是直心。所以這次是一再的囑咐他,你一定要直心,我問你的話,你要直心的回答,不要虛假。所以我們一切眾生髮心想成佛,那你就應當直心。心要正直,所說的話要相符你的心,這就告訴你不要起分別,這樣才能遠離一切魔障。一有分別心就有魔障,不能直至菩提,直心是道場。佛囑咐完了,就問要他了。

【阿難,我今問汝:當汝發心,緣於如來三十二相,將何所見?誰為愛樂?】

就是求證的意思,問他兩個問題,能見能愛。你見了如來了,在如來前你生了什麼樣的愛樂和意見,就這樣能生愛樂的是誰?讓阿難答覆。當你發心的時候,看見佛的三十二相,是見相發心的,但是你這個中間誰生起的愛和樂?這個是說將何所見,不能作色相、色塵、塵相來解釋。所見,注意是所見。這是說眾生迷了之後,你的取捨,要取,愛了就取,不愛的就舍,全是顛倒見,妄想。誰見的?誰生的愛樂?當然見的是肉眼睛,能見的是肉眼,愛樂是心。就是問你,你見了之後,如何產生的愛和樂?那麼能生愛戀的、生樂感的又是誰呢?這個就是妄心呀,佛先讓阿難認識妄心,明白什麼是妄心。佛的問題很明白,阿難領會不到,在這個時候阿難是領會不到的。所以佛就讓阿難直心答對,不許摻雜假的。直心就是不能欺騙的意思,心直就不欺,不欺就是真,這個道理大家都懂吧!所以佛再問阿難你最初發心,你是緣見如來的三十二相,將何所見?明明見了三十二相,還問他將何所見,是什麼見的?愛樂是生於何處?誰又是愛樂呢?這就是問阿難,所有的見和愛產生的根本是什麼,這就是他的病,這就是業障。佛問完了才給他葯,因為知他病的所在。佛這樣問,阿難就直接答覆佛了。

【阿難白佛言:世尊!如是愛樂,用我心目;由目觀見,如來勝相心生愛樂!故我發心,願捨生死。】

如是愛樂用我的心和目,我怎麼樣產生的愛,心愛!因為眼睛看見三十二相了,是由目觀見如來三十二相的,如來的身相莊嚴,我心就生起了歡樂、生起了愛,所以我才發心出家,願捨生死。佛問他這個病根所在,完了才破除他的病。只是沒說明阿難是眼睛見,愛是妄心見,就破除他這個見,破除他這個心。這個心是虛妄心,這個見不是真見,是妄見。愛是識,不會是心的。阿難說是心,其實是識,破他心的意識。這叫凡夫顛倒了,就是凡夫都迷了,所取的都是虛妄。因為我這樣的見,我才發心愿意捨生死。這種愛見能捨生死嗎?錯了,以後佛就來破除他。因為見相生的愛樂,因為愛樂發心出家,願捨生死。這個發心(發心出家的心)是不錯了,但是你能愛的這個心見佛相好,生起愛的這個能念之心,這個是生死根本。這個心不是心,是識。是攀緣的心,把攀緣的妄心當成自性,這如何能了生死?根和識,凡夫愚痴人他是沒法分辨的。但是不能了達性,真正的根本認識不到,菩提是一切根本的根本。所以在這以下就開始了我們經常所說的七處征心,就審計他的妄心,這個就是生死根本。見不是眼,想不是心。所見的境,能見的是見性,所見的境是外頭虛妄的妄境。佛問阿難,說你能見的這個見性,讓他認識到能見的這個見性,讓他直接就能夠了達見性。見是心,不是眼,破除眼見的意思。阿難他現在的表現是凡夫,以凡夫的情境,如是的愛樂是用我的心目,我眼睛看見了,心裡生的愛,由自已的目觀見如來的勝相,我心裡頭的妄想心才生起了愛樂,因這我才發心舍離生死的。

【佛告阿難:如汝所說,真所愛樂,因於心目,若不識知,心目所在,則不能得,降伏塵勞。】

照你這樣對我所說的,你之所得的愛和樂,是因於你的心和你的目。「若不識知,心目所在,則不能得,降伏塵勞」,什麼是你的目,什麼是你的心。見是你的目見嗎?識是你的心識嗎?你要不認得你的這個目和你的這顆心,不知道心目在什麼地方,那你塵勞降伏不了,你是得不到聖道的。?佛想破除阿難這個妄。就是像你所說的那樣,你真正的愛樂是因你的心和你的眼睛,那你知道你心在什麼地方嗎?知道你目在什麼地方嗎?你是怎麼識別呢?連你心跟目你都不知道,你還能降伏塵勞嗎?

塵就是世間的一切法,它是染污的,勞就是擾亂你不得安寧的。塵勞是煩惱的根本,這個本來具足一切煩惱的根本,就是煩惱根本的性,是擾亂你的身心。連你的心跟你的目(就是你心跟你眼睛)究竟在什麼地方都弄不明白?心就是六識心,目就是現在肉眼,肉眼是無知的,肉眼是色法,肉眼不能見。本來就無見性,一切眾生都誤把這個見認為是眼,見屬於眼,這是不正確的。妄想識心是一切生死的根本,是虛妄的根本。本來就不是心,一切眾生都以生滅的意識為心。所以阿難跟眾生是一樣的,表達也是一樣的,執此心目,一個是眼睛,一個是心。佛就要在他眼睛的這個處所,在他這個心的處所,來破他,來破妄顯真。這個破法是要假借很多因緣的,我們也可以理解到,當初二祖見初祖的時候,在他斷臂、心裡不安的時候,他請祖師給他安心。達摩祖師說:將心來,我與汝安。把你的心拿來,我給你安心。二祖說:覓心了不可得。這一段意思跟這意思是相符的,不過佛說得非常的微妙。

【譬如國王,為賊所侵,發兵討除,是兵要當,知賊所在。】

佛跟阿難講,譬如國王,假借比喻跟阿難說,有賊人侵擾,國不安寧,國王就發兵討除。但是這些兵要知道賊人在什麼地方,如果你不知道賊人在什麼地方,你怎麼能討伐呢?你要滅妄顯真,把這假的消滅掉,真的顯現出來了。你得先把假的給找出來,把這個假的給滅了,真的也就自然的顯現了。佛的意思是說,阿難,如果真像你所說的那樣,愛好是因為你的心跟你的目(眼目),那你知道不知道你心目的所在?你應該知道你心在什麼地方,目在什麼地方。就象國王發兵討伐賊人,要先知道賊在什麼地方,你才能去討伐。你要想斷妄想,你就要先知道你的心目所在的地方。如果連心目在什麼地方你都不知道,你怎麼能去降伏塵勞呢?你是沒法去降伏塵勞的。這就是說,一個本覺的真心,一個虛妄的六根的妄心,就是咱們所說的咱們的煩惱妄想,你要抓住根本。例如我們每天終日的修行,我們就是想斷妄顯真的。但是你跟煩惱作伴侶,這一天你全是煩惱,你還怎麼降伏煩惱呢?可能你還不知道什麼叫煩惱。就像你要想滅妄,那麼要知道妄在什麼地方,要知道什麼是妄。發兵討賊,要知道賊的所在,搗其巢穴,擒其賊首。所以你要認識到你的心是妄想心,認識到你的目是假相,你這樣才能夠去妄顯真。

佛有的時候就這樣來打比喻,佛在王舍城,王舍城譬如是身,王舍城裡頭有個祇樹給孤獨園,有個舍,有個地方。心就是性。心性,性就是主人,六根(眼耳鼻舌身意)就是國王的那些官員,六塵(色身香味觸法)就是強盜,你用那些官員(眼耳鼻舌身意)去降伏強盜(色身香味觸法),這是對治方面的意思。我們經常在佛經上講「眼耳鼻舌身意」是六賊,盜你的法財,那你就墮了貪愛,落坑入見了。六賊就是五欲,財、色、名、食、睡,你對這些身貪愛,你「眼、耳、鼻、舌、身、意」六根,貪愛六塵的境界,你心裡想吃好的、穿好的,眼睛要看好的,鼻子要聞香的,不聞臭的,這些你去觀照觀照吧!因此的因,而感受的果。大家看到彌勒菩薩像有六個小孩,六賊鬧彌勒,這是形容詞。

【使汝流轉,心目為咎,吾今問汝:唯心與目,今何所在?】

佛就跟阿難說,使你在六道中流轉不停,你曉得不曉得是什麼原因呢?就是你的心跟你的眼睛,共同所造成的心目。佛再回到正文,說阿難,你現在認得你的心否?認得你自己的眼睛否?唯心與目,今何所在?佛問阿難的時候,就給他直接指出來了,你不是要了生死嗎?你要先知道什麼是生死?這就是生死的根本。這段的含義就是讓阿難從他的六根六識,從他的見愛而發起觀照,問他的心跟眼睛究竟在什麼地方,讓他答覆。阿難還沒說話,這時佛問說你執著你的心在內。心是不在內的,內裡頭的是肉團心,不是你的心,。執著你的心在外,心也不在外。你眼睛所看見的,執著的這個見是心,不是眼,執心在眼。或者執明或者暗,把這個心執著在明暗之間。執心隨一切相而有,這是不對的。執心在中間,這也不對。這叫七處征心。心本無著,心本來什麼執著都沒有,只是因境就產生執著。是這樣來解說的。佛這樣問阿難,使你流轉的是心是目,那我就問問你,你的心跟你的目究竟都在什麼地方,你知道嗎?

【阿難白佛言:世尊一切世間,十種異生,同將識心,居在身內,縱觀如來,青蓮華眼,亦在佛面。】

這是個不成問題的問題了。阿難認為佛問的這些都不是問題的關鍵所在,這種認識也很正常的,我眼睛在我臉上。十二類眾生就是胎、卵、濕、化、有色、無色、有想、無想、非有色、非無色、非有想、非無想,因為無想無色這兩種是無心無相的眾生,把這兩個除去,也就是十類異生了,都是把這個識心存在身內。就是我看如來,你那個眼也是在你的面上。

一切世間都如是呀,這個是指凡聖同居土的六凡眾生來說的,這十類全是業根的形相,起惑造業,不管他有多少差異,都叫異生,異生是不同的意思,但是都把這個心放在身子裡頭的,肉團心指的是在身內。就是連凡夫都是這樣的認識的。因為阿難視同凡夫,他說十類異生都是把這個心(識心)放在身內,都是這個見解,也都是這樣理解的。我自己也是如此認為的,心在我的身內。這個是指著肉團心來說的,但這是一般的人的樣子。只有佛你是不同的,但是你的青蓮華眼也是在你的面上。好像並沒什麼差異,都是這樣的呀。

【我今觀此浮根四塵,祇在我面:如是識心,實居身內。】

這是阿難的答覆,說我現在的身心就是這樣。有勝義根,勝義根也如是。有浮塵根,浮塵根是遍及自性的,勝義根是依它起的,所以叫勝義,在耳朵能聽,在鼻子能嗅味,在舌頭能嘗苦辣酸甜,在身上有冷暖濕滑的感觸,意就是識,心意識,對照境就明白了,這是勝義根。浮塵根遍計執,見什麼執著什麼,色、香、味、觸這四塵它能成就你的執著相,見什麼執著什麼;地水火風的四大所成就的一切事物,這都是浮塵。佛所問的勝義的清凈的心、清凈的眼,那是性。佛問的意思是,見不是眼,是性,這叫見性。阿難執著的是浮塵根,所以阿難說我今觀此浮根四塵在我面前,心在我身內。我們一般的都認為身內的心臟,就是那個心;那個不是心,是妄想,不是真心。佛要破除這些執著,就對阿難說這些全都不是心,這是妄心無體的,妄心沒有實際的體性,你應當悟得真心,這就要開始修因,想要得到真心你就得修。一切眾生囚系胎獄,最初生的時候,在母胎中像監牢地獄一樣的,你的肉身不得自在,不能夠自由的。那是自己的執著,是虛妄不實的,你所認識的一切都是假的,都是虛妄不實的,是沒有實體的。如果你以為它是實體,因此你才受無量的苦難,你自己解脫不了的。這是為什麼呢?是你的計度執著,所以你不能開悟。執心在內,這阿難剛才上來答覆,我的心在我的身內。如是識心,實實在在在我身內,浮根四塵在我面前,眼耳鼻舌身在我面前,這是真正的確認執心在身內。那麼佛就來破除他的這個心在內,看他執著到什麼地方,佛就給他破除到什麼地方。阿難的妄心所系之處,都是因為要佛來給他破除的,所以他就表達了他的執著。(第一卷終)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傳承網 的精彩文章:

一個把照片拍成了畫的中國攝影師
【古詩文賞析】感遇·其二

TAG:傳承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