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天下 > 日本與英國的破冰之旅:《明治維新親歷記》

日本與英國的破冰之旅:《明治維新親歷記》

原標題:日本與英國的破冰之旅:《明治維新親歷記》



(圖片來源:全景視覺)

經濟觀察報 蕭西之水/文 對於日本史研究者,英國外交官薩道義(Ernest Satow 1843—1929)的著作無疑是重要的一手史料,畢竟他是西方世界「睜眼看日本」的第一人。


作為英國最早一批日語翻譯,薩道義從1862年開始廣泛參與到對日外交中,不僅以自己姓名的諧音「薩道愛之助」融入日本生活,一步步榮升英國駐日公使,他與日本女子所育之子武田久吉更成為著名的植物學家。彼時維多利亞英國稱霸全球,薩道義卻將人生大部分青春傾注在這個狹小的東方國度,卻又是為何?


生麥事件:東亞與西洋的隔閡


1862年9月14日,日本生麥村(橫濱境內)發生一件砍殺事件,薩摩藩(鹿兒島縣)武士拔刀而起,襲擊4名英國人,造成1死2傷。

這起「生麥事件」成為日英兩國外交史上一次重大事件。單純從薩道義的描述來看,日本武士上來就砍人,自然野蠻,應當擔負全責;然而從日本角度看,所有藩主家族的儀仗隊列都有權不受平民打擾,而且4名英國人已經逆行到島津久光(三郎)的座駕附近,不僅冒犯禮儀,更造成安全風險。在武士的邏輯里,保衛主君安全的正確方法只有砍人一途。


兩種解釋象徵著日英兩國的文化區別,也同時象徵著兩種文化處於敵對態勢。薩道義提到日本人「隨便撕毀合同、搞些商業欺詐簡直是家常便飯」,而橫濱的外國人居留地也因歐洲人道德素質水平低下而被形容為「歐洲的垃圾堆」。一邊是「騙子」,一邊是「垃圾」,兩者無疑會處於一種「互覺野蠻」的態勢中。


於是「血腥的襲擊事件」也就成為薩道義「駐日生涯中極其普通甚至隨時可能面對的危險」。從1856年美國公使進駐日本算起,到1868年明治維新為止,日本總共爆發24次「攘夷」(襲擊外國人)事件,年均2次。襲擊者中,甚至包括日後熱心西化、締造整個明治帝國輝煌的「總設計師」伊藤博文;薩道義本人也在1867年前往江戶途中遇到一次小規模襲擊。


對於「生麥事件」,美國商人尤金·范·里德(Eugene Van Reed)有著另一番回憶。他在當日稍早時分也遇到薩摩藩隊列,不過他隨即脫帽致意,牽馬立於路邊,目送隊列離去,整個過程也沒有受到任何刁難。畢竟如同薩道義所觀察的,「在日本禮儀中,起立被視作某種不敬」,日本平民見到「大名行列」(藩主儀仗隊)都要跪在路邊迎接,然而這位外國人只是站立便可,足見即便文化不同,薩摩武士也不是不講道理。


由於這番記憶,美國《紐約時報》對「生麥事件」的評價也更為中立:「這件事錯在理查德遜…對日本的主要貴族如此無禮,別說外國人,即便日本臣民也不能允許。條約雖給了他居住與貿易的自由,卻沒給他冒犯日本法律與習慣的權力。」

一直被斥為「未開化」的幕府時代並不是真的不「文明」。在江戶、大坂等大型城市,出租屋的房東都會經營「辻雪隱」(公共廁所),收集排泄物作為肥料售賣給農家,使得城市整體非常乾淨。而在同時代歐洲國家,隨地排泄早已是習慣,甚至一說認為高跟鞋的產生最早就是為了不踩到地面污物。薩道義的頂頭上司、英國駐日公使阿禮國(Rutherford Alcock)在自己的《大君之國》一書里感嘆道:「日本人是清潔之民…地面上沒有污物阻礙通行,這在我去過的歐亞大多城市都不可思議」。


鑿破堅冰:英國與雄藩合作


英國與日本雄藩的交往,可謂「不打不相識」。


為給「生麥事件」討回公道,1863年8月,7艘英國軍艦進入薩摩藩,意在用武力威懾對手。沒想到薩摩藩並不怯戰,用十餘門大炮重創3艘英軍艦船、造成英軍傷亡60餘人,代價則是鹿兒島城整體遭到摧毀,損失慘重。戰役雖然兩敗俱傷,薩道義卻在戰役中結識了幾名志在學習西方國家的薩摩武士,促使他對日本人開始改觀。


到1864年9月,英國艦隊與法國、美國、荷蘭組成四國艦隊,共同炮擊主張「攘夷」的長州藩(山口縣)領地,摧毀了全部沿岸炮台。面對歐美艦隊來襲,剛從英國留學歸來的長州志士伊藤俊輔(博文)作為英語翻譯主動與英國聯絡,協調雙方停戰。這次交涉中,薩道義發現日本人雖然一開始「表現得像魔鬼一樣兇橫強硬」,但很快就態度「和緩」,對各種要求「一一接受」,也「忠實地遵守了協議的規定」,「言出必行、值得信賴」的日本人終於出現在薩道義面前。橫在日英兩國之間的認知偏見逐漸溶解。

一方面受到英國「船堅炮利」威懾,一方面也因為意圖推翻腐朽的江戶幕府統治,薩摩、長州兩藩志士逐漸聯合起來。1865年夏天,薩摩藩通過英國商會購買軍備,穿越幕府封鎖把1艘「洋式艦艇」與「洋槍」1.4萬梃送入長州藩;隨後1866年2月,雙方結成「薩長同盟」,約定「以恢復皇威為目標」,推翻江戶幕府統治。


也在這段時間,薩道義難以想像的方式加入到幕末紛爭中。


由於江戶幕府常年只與荷蘭人貿易,官方外語也就只有荷蘭語一家,甚至西方科技、西醫在早期都稱為「蘭學」、「蘭醫」。英國人來了,也只能先把英語翻譯成荷蘭語,再轉譯為日語,反之亦然,不僅程序繁瑣,日本官員還可以經常裝作聽不懂,以拖延時間;然而薩道義這位精通日英雙語的人才到來,徹底顛覆日英兩國談判局勢,讓英國在列強對日外交中佔據先機。


由於地位提高,年僅23歲的薩道義認為自己年薪只有400英鎊很不公平,要求把薪水提高到荷蘭語翻譯(500英鎊)的水平,然而礙於「按資排輩」原則而遭到拒絕。失望之下,他開始匿名給橫濱英文報紙《日本時報》(Japan Times)投稿賺點小錢,文章也從一開始文化旅遊逐漸轉為政治時事。其中1866年3-5月發表的三篇文章,被日本人翻譯過去,集成所謂《英國策論》。《英國策論》仿照英國體製為日本提出一套解決方案:幕府將軍並不是國家主權者,而是諸侯首領,然而目前列強與日本定立條約的對象都是幕府,缺乏合法性,也造成幕府旗下的各藩諸侯都想單獨與英國定立條約;當務之急,應是廢除所有現行條約,與天皇及諸侯開會共同定立新條約。

由於該文章提到「幕府不能代表國家」,應由「天皇與諸侯」共同執掌國家主權,一經發表便立即在日本倒幕志士心中激起波瀾,一時間廣為傳抄,幾乎人手一冊,乃至於被稱為「明治維新原型之文」。出於景仰《英國策論》,薩摩藩認為英國對倒幕運動呈支持態度,便盡全力實現新任英國駐日公使巴夏禮(Harry Parkes)訪問鹿兒島。


這次訪問中,薩道義作為翻譯與薩摩志士領導者西鄉隆盛會面,兩人相談甚歡,結下深厚友誼。針對這位著名的維新志士與明治元勛,薩道義評價道:「他擁有巨大如黑寶石一樣發光的眼睛,然而一開口,親和力卻非常強」。1877年,在西鄉隆盛掀起反對明治政府的「西南戰爭」前,薩道義還專程拜訪,他也成為西鄉隆盛生前會見的最後一個外國人。


經維新志士接連拼搏,1867年12月,江戶幕府宣布「大政奉還」,將名義權力交還給天皇,自己退居為一大諸侯;1868年2月,不滿於幕府依舊把持大量事實權力,維新志士鼓動天皇下詔「王政復古」,借鑒薩道義《英國策論》而建立嶄新的中央統治體系,並掀起討伐舊幕府勢力的內戰。


促進和平:英國斡旋日本內戰


必須說,英國極大影響到1868年日本內戰(戊辰戰爭)的結局。


明治維新史的一大重點,就在於外國勢力對日本的攪動,然而有趣的是,薩道義雖然傾注大量篇幅介紹日本的風土人情、對各大政治人物的印象、乃至於自身所經歷戰役的細節,卻唯獨在英國如何介入日本政治總是一筆帶過。考慮到他日後官至英國駐日公使,對政治細節語焉不詳可以理解,但如果讀者因此而失去了解歷史的樂趣,便是得不償失了。


由於薩摩、長州等藩兵組成的維新軍隊獲得天皇認可,整場戰爭極為順利,短短三個月時間,新軍就從京都一路東進,逼近幕府大本營——江戶城,而原幕府將軍德川慶喜在經歷一系列失敗以後,公開聲明放棄抵抗。


雖然英國一直支持幕府對立面的薩摩、長州兩藩,但他們並不希望日本出現大規模動亂,以免「攘夷派」藉機襲擊外國人居住地(事實上薩道義還記載了1868年爆發的三次襲擊事件)。早在1868年初戰爭爆發起,英國公使巴夏禮就宣布本國政府定下「局外中立」的國策,英國艦隊只能用以救援英國僑民;隨後,他又帶領薩道義等英國官員前往大坂、京都一帶探聽情況,確認「天皇政府」也會保證英國在日本的利益。


4月初回到橫濱之後,英國公使館迎來兩位維新軍隊的使者。維新軍隊提出,由於未來要直接進攻江戶,希望英國公使館能幫忙籌備戰地醫療。巴夏禮提出,從國際法角度來看,已經放棄抵抗的德川慶喜不應受到攻擊,他甚至以拿破崙失敗後未被處死為例加以警告。維新軍隊並未當即應允,於是這位公使憤而離席,中止會面,並派遣薩道義來到江戶監視維新軍隊的行動。


針對巴夏禮一番施壓,維新軍隊的事實統帥西鄉隆盛迅速做了一個180度轉變,從「武力討伐德川慶喜」轉為「和平解放江戶城」,以包圍為輔、以談判為主,維新軍隊與幕府代表勝海舟最終達成「江戶無血開城」協議。


4月28日,西鄉隆盛專程來到英國公使館向巴夏禮說明協議情況,而巴夏禮則進一步告誡「我們不贊成對前大君(將軍)採取過於嚴厲的處罰,尤其是肉體懲罰」,否則「歐洲各國的輿論將為之嘩然,人們對新政府的印象也可能隨之惡化」。最終到5月3日,維新軍隊進駐江戶城,德川慶喜也僅僅遭到流放處理。


整場日本內戰中,英國公使雖然堅持「局外中立」原則,但他對關鍵問題適時適當表態,足以影響到維新軍隊在是否進攻江戶、是否嚴懲德川慶喜。某種意義上說,若沒有英國人插手,江戶城能否保持原樣完全無從得知;而若是戰火殃及江戶城,新生的明治日本是否會以江戶(東京)為都,如今的東京能否有世界最大都市之威,也都難以揣測了。


之所以阻止維新志士「肉體懲罰」德川慶喜,還是由於英國人深入骨髓的貴族精神影響。這番貴族精神不僅喚起日本人骨子裡同樣流傳千年的貴族精神,也幫助明治維新成為世界史上為數不多的「不流血革命」。維新後,曾經的維新志士伊藤博文以英國為師,構建起貫穿整個明治時代歷史的「華族」(貴族)制度,同時也仿照英國建立以「虛君」為核心的君主立憲制,整個國家進入法制化正軌。


1889年,伊藤博文主持制訂的《大日本帝國憲法》頒布;1894年,日本與英國重新修訂《日英航海通商條約》,在東亞國家中第一個結束不平等條約;1902年,日本與英國簽訂同盟條約;1912年,日本與美國結束不平等條約,就此崛起為東亞唯一一個逃脫殖民命運的國家。


遊歷之後


整本書結束於維新之後的1869年,薩道義隨同公使巴夏禮離開日本返回英國,也似乎給人一個錯覺:他與日本的緣分也就此而終。


事實當然不是這樣。1870年12月,薩道義結束休假,返回日本就任翻譯,並逐步與日本高級政治家建立密切關係,直到14年後的1884年才調離日本;之後經暹羅(泰國)、烏拉圭、摩洛哥等地擔任領事,最後又於1895年升任英國駐日公使。到1900年,他又調任英國駐華公使,為英國在遠東地區的外交任務獨當一面,立下汗馬功勞。


累積5次駐日25年間,薩道義得以同日本女子武田兼結婚,並生下兩個男孩。雖然反覆調任各國,薩道義也長期遠離家人,卻一生再未另娶,沒有讓妻子成為普契尼筆下可憐的「蝴蝶夫人」。根據後人整理,薩道義一生共給妻子寄來超過500封書信,足見用情至深。


晚年,薩道義辭去一切官職,帶領兩個兒子到英國居住。不幸的是,長子武田榮太郎來到英國之後不久就患上肺結核,只能放棄報考劍橋大學而從事農業;次子武田久吉則順利從伯明翰大學畢業,回到日本以後先後就職於北海道大學、京都大學,成為當時著名的植物學家,一直到1972年才以89歲高齡去世。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經濟觀察報 的精彩文章:

經銷商上市公司凈利潤平均暴增超70% 金融業務成盈利大頭
貿易戰大打「大豆牌」 :CBOT大豆暴跌

TAG:經濟觀察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