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注重結果,而不是產出

注重結果,而不是產出

五一的時候和一個朋友聊天,他分享了幾個重要的概念,醍醐灌頂。

整個邏輯鏈,如果拿微信公眾號做比喻:

第一步,戰略(Strategy):

我大方向上的行動?擴大公眾號影響力。

第二步,路徑(tactics):

如何做到?可以發文章、求轉發、買廣告等。

第三步,產出(Output):

做了什麼?文章寫出來了,廣告投放了。

第四步,反饋(outtake):

目標人群什麼態度?用戶點贊了,用戶表示喜歡。

第五步,結果(Outcome):

目標人群採取了什麼行動?用戶轉發了,傳播了。

事實是,大部分人只停留在了「產出」階段,即「我做了什麼」。而另一種思維方式是,我做了某件事,這件事帶來了怎樣的成果/效果/影響。

現在,讓我們將這一個邏輯breakdown:

首先,戰略和目標有什麼區別?

前不久,我讀了篇HBR的文章:Many Strategies Fail Because They』re Not Actually Strategies。戰略失敗?可能你定下的根本不是戰略。

如果你在維基百科中搜索「戰略」,它會給你舉例歷史中著名的戰略——農村包圍城市、改革開放...你會發現,所謂的「戰略」跟目標是不同的。目標是什麼?舉個例子——成為行業第一;戰略是什麼?

HBR舉了英國玩具公司Hornby Railways的例子。大概15年前,這個製造鐵路和賽車軌道模型的公司瀕臨破產,在時任CEO的領導下,公司決定調整戰略方向,專註於收藏家和業餘愛好者。新的戰略修訂為;

"1. 為成人收藏家(不是兒童)製作

2. 能引發懷舊感的(回想起童年)

3. 完美的比例模型(而非玩具)"

這一戰略使得公司在短短五年內將股價從35英鎊提升至250英鎊。

到這裡也許你就發現了,戰略其實是「你要做什麼」+「你不要做什麼」。

不過,值得注意的是,這些「做什麼」需要能夠組合為一個統一、連貫的整體。例如,「我們要提升運營效率」、「我們將實現在EMEA的布局」、「我們將從資產負債表中剝離某項業務」。這些只是決策,並不能組合成為策略。

其次,如何練習產出vs結果思維模式?

還是一篇來自HBR的文章,It』s Not Just Semantics: Managing Outcomes Vs. Outputs,沒跟你玩文字遊戲:管理結果vs產出。

想一想,坐飛機和坐高鐵。從北京坐飛機到廣州需要3小時,坐高鐵需要8小時。當你選擇坐飛機抵達了廣州,你節省了出行時間。

- 我「要」坐飛機」去廣州

- 我坐飛機去到了廣州

- 我節省了時間

哦,你懂了,結果就是產出帶來的效益。

我之前寫過法國品牌Sezane創始人的一篇文章,她說之前在eBay時,她懶得每天早上去郵局,而且那個時候一切都很不方便。所以改變了發售方式:開設自己的網站,統一在每個月的第一個星期二下午2點發售。

她說,這個網站其實是一個捷徑,不是通過增加工作量,而是通過更優化的解決方案,節省了她的發貨時間,有富餘出更多的時間用於創作,並利於打造自我品牌。

我們常說企業家精神,並不是每個人都需要是創業者,但我們依舊可以在生活中,從我們日常的、認為理所當然的方式中找到不同的途徑,從而帶來優化的效益,成為生活中的「企業家」。

例如,走進社區、商業場合、文化氛圍,看看有什麼是不夠方便的,過度佔用時間、金錢和勞動的。可能你發現人們太忙,因此沒有時間去準備、烹飪健康的食物。那麼,為什麼你不去做出一份健康、價格合理、且又能快速烹飪的食物,改善他人的飲食呢?

這樣,我們就來到了第三點,知道你的核心目標群體想要什麼。

這是我這幾天摸索出來的。我去面試的時候,看我簡歷,根本不看我的項目是什麼、我完成了什麼。他們關鍵的聚焦點在於:我學經濟,我做過同聲傳譯(所以英語好),我能夠翻譯國外文獻,我擁有數據處理能力,我會使用wind、Bloomberg和excel,我了解國內外政治、經濟局勢及動態,我過去的實習長度都很ok

我突然意識到,我不能一味的展示自己做過什麼、做了什麼,而是要去體現,我有什麼能力是你需要的。

不管做任何事情,你的角色一定是去「解決問題」的。

去申請一份實習/工作,你知道它需要你做什麼嗎?它需要的和你能提供的是否有重合?有,體現出來;你有它卻不需要的,刪去。

對準痛點,get what you want.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lafillede 的精彩文章:

筆記 I 生命脆弱又癲狂;每個人都有自己愛的語言

TAG:lafilled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