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互聯網醫院是否成熟?盧清君:項目定價和醫保支付有待完善

互聯網醫院是否成熟?盧清君:項目定價和醫保支付有待完善

日前,國務院辦公廳正式印發《關於促進「互聯網+醫療健康」發展的意見》(以下簡稱《意見》),在明確支持「互聯網+醫療健康」發展的鮮明態度同時,也讓沉寂了一段時間的互聯網醫院正式得到了官方認可。一時間,關於互聯網醫院的討論聲此起彼伏,但在國家遠程醫療與互聯網醫學中心暨中日醫院遠程醫療中心主任盧清君看來,互聯網醫院還是棵「新幼苗」,要建立新業態,醫療界任重道遠。

○ 作者|吳施楠

○ 來源 |搜狐健康

互聯網醫院的「地基」已經打好

在「互聯網+」浪潮的推動下,僅2016年全國就有超過30家互聯網醫院建成。去年3月,一則「互聯網醫院被叫停」的刷屏文章,讓互聯網醫院的熱度驟降,發展前景受到質疑。野蠻生長終不可取,但「互聯網+」已經滲透進醫療健康的各個領域,規範有序的「互聯網+醫療」正在悄悄影響著人們看病就醫的全過程。

在中日醫院的挂號大廳,挂號的隊伍已經不像以前那麼擁擠。大廳內的十多台自助挂號機,可以隨時為患者提供預約挂號、繳費等多種功能,極大的方便了患者。這只是「互聯網+」帶來的變化之一。在全流程預約、滿意度測評、院內急救體系建設、移動醫護等方面,互聯網技術正在發揮著越來越大的作用。

遠程醫療的旺勢正是互聯網技術優勢的集中體現,將處於不同物理空間的醫療機構和醫務人員聯繫了起來,讓醫療「觸屏可及」,讓優質醫療資源匱乏地區的老百姓享受到了不出家門就能看上大醫院專家的便利,為分級診療的實現提供了技術支持。

以中日醫院為例,作為唯一的國家遠程醫療與互聯網醫學中心,其遠程醫療協同網路被國家選定為醫聯體分級診療四大模式之一,網路已覆蓋全國所有省區直轄市(包括澳門)近3000家醫療機構。自2015年以來,醫院年平均遠程會診量超過6000例次,節約了大量的時間成本和經濟成本。據不完全估算,累計為基層患者節約綜合就醫成本約7000餘萬元。

在醫聯體建設中,開展疑難危重症患者轉診,開展遠程影像診斷、遠程教學查房、線上技術培訓等業務,都離不開「互聯網+」的幫助。而在遠程醫療的運行過程中,醫院也積累了非常豐富的管理和運營經驗,建立了醫療質量控制和醫療安全管理的規範,逐步形成了符合醫療質量要求的技術標準。這些工作的積累,都是建立互聯網醫院的基礎。

接下來,隨著大數據、人工智慧等新技術的逐步推廣應用,互聯網的連接作用會愈發明顯,再加上老百姓健康醫療需求的不斷增加,建立互聯網醫院已是大勢所趨。許多醫院和企業也都早早就開始積蓄力量,做足了充分準備。

正如盧清君所說,現階段,互聯網醫院的「地基」已經打好了,但它畢竟是個新業態,其業務體系、管理體系、技術保障體系,甚至物流供應體系、數據存儲和信息安全體系都還處於起步階段,需要在實踐中不斷完善。《意見》的發布在為互聯網醫院未來發展打「強心針」的同時,也對互聯網醫院的管理提出了更加細緻的要求。

互聯網醫院得以生存,要依靠支付制度

一個新業態的形成需要多方合力,《意見》中也明確提出,要完善「互聯網+醫療健康」的支撐體系,及時制定完善線上問診的行為規範、收費、醫保支付等配套支持政策。如果將互聯網醫院比作「一棟大樓」,那麼這些支持政策就是「鋼筋和水泥」。

在這些配套政策中,最受關注的莫過於醫保支付。因為它關係到患者的看病花費,一定程度上決定了互聯網醫院能否受到患者認可。在原廣東省衛生廳副廳長廖新波看來,互聯網醫院要想生存,必須依靠支付制度的認可。如果連醫生的價值都不能認可與兌現,互聯網醫療也就沒有生命力。

但醫保支付卻是個複雜的問題。拿時下最火的遠程會診來看,每個省市的定價都不盡相同,醫保支付標準也存在差別。記者了解到,中日醫院在相關部門的指導下,制定了11項遠程醫療項目的收費標準。其中,「非互動式遠程隨訪」的費用最低,為100元,「多學科互動式遠程會診」的費用最高,為6000元。

盧清君說,現階段,北京將遠程醫療項目定義為特需醫療而制定物價政策進行收費的,是自費項目,還沒有納入基本醫療保險。不過,湖北、新疆、貴州等17個省份和地區已經根據實際情況將不同的遠程醫療項目納入了醫保報銷範圍,提高了患者的可及性。隨著互聯網醫院的逐步發展,醫保報銷政策一定會跟上,但需要解決的問題也很多。

首先是定價的合理性,盧清君說,雖然半數省份出台了費用標準和報銷政策,但各地、不同項目的定價並不完全合理,一些醫聯體內部的遠程會診還是免費或者由醫院承擔的。過低的定價讓醫生、醫院失去了積極性,技術供應方也望而卻步。在某些地區,免費的遠程會診被錯用為虹吸患者的工具。

實際上,在遠程會診的背後,設備費用、管理費用、業務協調費用等都是隱形成本。盧清君舉例說,在中日醫院,一次普通的遠程會診,後台保障和管理人員至少需要7到13個人,這些成本支出是患者看不見、摸不著的。

此外,醫保給予報銷的前提是項目的業務體系和物價體系已經完善。就目前情況來看,遠程醫療在這兩方面的波動和差別仍然很大。「沒有確定的業務模式,物價部門就沒辦法核算成本和定價;沒有定價,醫保部門無法確定報銷政策,容易陷入『雞生蛋、蛋生雞』的循環邏輯中」,盧清君說。

為了解決這些問題,醫院首先要盡量降低系統運行成本,輕裝備、重運營。還要給出合理的物價體系。盧清君告訴搜狐健康,國家遠程醫療與互聯網醫學中心從2015年就開始著手研究物價核算機制和分配體系,並付諸實踐檢驗。近期,相關研究成果即將發表在學術雜誌上,各地可以參照國家遠程醫療與互聯網醫學中心的物價形成機制確定本地的價格。

真正建立以患者需求為中心的業務體系

一項新政策的推出往往會造成蜂擁而上的現象。但在不少業內人士看來,互聯網醫院的行業格局暫時不會有太大突破。一是因為需要依託線下實體醫療機構,提高了行業門檻,二是禁止線上初診,保證醫療安全,其業務範圍和靈活性會有所降低,三是嚴格的監管措施會讓一些藉機造勢、過度期待的機構望而卻步。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狐大醫 的精彩文章:

5000年前的木乃伊上發現最古老紋身!古埃及人是怎麼紋上去的?
人死後會有意識么?

TAG:狐大醫 |